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的闵行文化公园地段

曾为娄县、上海、青浦“三邑之分界”的中心地带

这里原来有个古村落—— 号上村

就在蒲汇塘边上

如今这个村子的农民已经搬迁他处

虽然号上村已经消失

但号上村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

跟着小编一起去追寻一下

历史上蒲汇塘、横沥港古河道两岸市井繁荣,甚至可以追溯到南宋韩世忠在此屯兵,厉兵秣马。稍微有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名噪一时的《虹南作战史》的小说和连环画,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号上村原先叫“㙱(hào)上村”,这个“㙱”字很难写,是繁体字“號”底下加个“土”字,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经上海市政方面的负责人提议,为便于群众书写和称呼,遂改“㙱”为“号”,于是 “㙱上村”就成了“号上村”。

号上村原址已建成闵行文化公园

几十年后,竟然抹去了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现今只在手机地图上留有标识,令人惋惜。据查阅古文献资料发现,“㙱”字,其实就是一种用土做成的容器,类似于“釜”,有个边口。这个信息告诉我们,古代的㙱上村一定与“㙱”有关联。经过专家学者的论证,这种推测得到了证实,以前这里曾经是做“㙱”这种容器的作坊,后来逐渐演变成用这种制作工艺命名的自然村落,这就是号上村的来源。

马桥文化陶釜

马桥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有三大类:夹砂红陶类,器型有鼎、甗(yǎn)和釜,都是烹饪器具。㙱上村的“㙱”,是一种古老的盛酒容器。“㙱”与马桥文化出土的器皿是不是有某种关联?抑或是它的余脉?这些都值得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桥文化陶鼎

马桥文化陶甗

有了“㙱”这样的容器,这里的民众也就慢慢形成了酿酒的习俗。上海地区有一种“羊肉烧酒”的风俗,在一年的大伏天, 在火辣的日头之下,吃羊肉,喝烧酒,就如同重庆人夏天挥着扇子吃火锅一样,享受的就是大快朵颐的酣畅淋漓和发汗排毒的快意。这种风俗,不要说在江南地区少见,就是环顾国内,也是很特别、很少见的。“㙱”是否为这种风俗提供了物质载体也值得思考。据说,旧时㙱上村也是许多道士的集中之地,简陋的村舍茅屋,他们在此却活得无忧无虑,这就印证了 “有酒修道,无酒修佛”这句话。

号上村这片土地丰富的文化记忆,依托其历史、七宝镇的历史乃至整个闵行区的历史完整表现出来。文化最好的状态,一是继承,二是创新。空间的使用功能既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特性,又要保留过去的民居,让号上村的土地记忆真正得以延续与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闵行文化公园内景

如今的号上村土地记忆,地处大虹桥五千米的半径辐射范围之中,保留当地的土地记忆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据说,当地政府曾有意在此建造一个“号上书院”,中国传统的书院历来有讲堂、藏书和祭祀三大核心功能,因为建设闵行文化公园而消失的村落,通过建筑空间得以保留下来, 并为未来服务,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文字:区文旅局

编辑:若楠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