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容来源|直说择校

幸或不幸,我们又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落幕!本月5日,俞敏洪发了一条朋友圈,平静宣告新东方退出学科类培训;过了短短8天,学而思也微博官宣将关闭K9学科培训。曾以“跟谁学”品牌在资本市场大杀四方的高途集团也紧随其后,于15日宣布停办K9业务。

“双减”前,各种被环境裹挟、变了味道的补课“鸡娃”,屡遭诟病;但巨头退场后,一众家长又纷纷留言表示“不舍”,因为大家知道,以后就只能靠自己了……

从治理方面,我们非常理解政策走向,支持国家对教培行业依法合规治理。不过,只要学历与个人收入、社会地位密切挂钩,又不取消高考制度,仍然必须凭借高考成绩才能拿到名校的入场券,那么家长想要竭尽全力提升自家孩子成绩的意愿就很难打消。

不过,拥有一张大学文凭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价值。比大学文凭更重要的是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思辨力,是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恰恰是传统教育较少训练的。更甚者,有很多做法和这些目标恰恰是背道而驰的。

鸡娃时代结束了,

鸡父母时代到了,

家长应如何自鸡?

除了拼父母,还有其他选择吗?

选择>努力>盲目跟风

勤能补拙是良训,我们从小听到大,但回顾这半辈子,我们不得不承认,勤奋固然重要, 但只有勤奋是没用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要选择符合时代大趋势的方向去努力,才有意义。

1992年,中国的高校毕业生大约70万人;2021年,这人数已经超过900万。如今的就业压力远远超过了以往所有的年代。

你是否想过,我们的孩子如何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最大化地实现人生的价值?等孩子大学毕业时,Ta 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在这个社会中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说的就是怕选错。孟晚舟女士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正确的选择,加上一点点天赋,我们就有可能得到人生的精彩。作为母亲,我们的责任不是为了仅仅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受到伤害,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选择一条广阔的人生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本”>“知本”>资本

养孩子有点像风险投资,目标都是如何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但是不是从小鸡娃,一路上好学校,再找份稳定的工作,孩子就可以走上人生巅峰,父母就可以坐收高额回报、安度晚年了?

“智力资本”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Calbraith)于1969年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用在教育领域,可以简单理解为父母的心智水平、认知能力、格局视野等无形资产。与常见的资金投入相比,家长的“智力资本”投入更加关键。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个故事:

一个村庄里没有水,村长就委托两个年轻人给这个村庄供水,让村民向他们支付费用。

第一个年轻人艾德,马上买了两只大桶,每日奔波于10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立即就赚到了钱。

另一个年轻人叫比尔,自从签订合同后,他就消失了。

半年后,比尔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过去半年的时间里,他做了商业计划,找到了投资,注册了公司,并雇用了项目施工管理的专业人员。之后,比尔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修建了一套从湖泊通往村庄的供水管道系统。

清水从水龙头中涌出的那个瞬间,艾德的生意被摧毁了。在比尔建设管道的期间,艾德赚了一年半的钱。

这个故事还是挺形象地解释了“智力资本”高低带来的不同结果。与其盯着孩子语数外成绩的高低,不如先问问自己,你对15年后的世界究竟有什么样的判断?如果你觉得, 让孩子维持现有社会阶层(甚至跃迁)唯有读书鸡娃这一条路,那孩子陷入内卷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面前,你可以选择闭上眼睛,随波逐流,把人生的掌控权交给命运;也可以勇敢睁开双眼,探索世界真相,做自己命运的领航员。真正的赢家只有一种, 就是在不断变迁的时代中,率先迭代自我,升级认知模式,逃离可怕的舒适区,拥有活在未来的格局。

记住,

你的认知塑造孩子的人生底色,

你的格局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快乐学习不等于“只快乐、不学习”

“鸡娃”究竟有多难?小学低年级还勉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越来越力不从心, 微博热搜里那么多“心脏搭桥”的就不提了,连北大教授都忍不住吐槽……鸡娃难,鸡自己更难,有网友说,如果那些鸡娃的父母把鸡娃的动力和勇气用在自己身上,每天起早贪黑为赚钱奔忙,他们早就成了亿万富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扪心自问,“鸡娃”不对,但“躺平”就正确了吗?“佛系”就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任吗?凡事都不能矫枉过正。我们反对的是不顾孩子成长规律,盲目超前加码的“鸡娃”;但“快乐学习”不等于“只快乐、不学习”,在学生时代,只有学会高效的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探索感兴趣的方向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为迎接未来的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某家长论坛资深版主老杠在探访数十所学校后表示,与其拼命鸡娃或者鸡自己、鸡伴侣, 还不如选择适合孩子的赛道和环境,选择一个能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学校。校舍的硬件条件、课程体系、课外活动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关键就是里面的“人”,要看创始人和校长对教育是否高瞻远瞩、初心依旧,看老师对学生是否真心关爱、一视同仁,看学生间是否关系融洽、互帮互助,最终要看孩子是否从中得到真正有益的东西。

康福国际教育董事长、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总校长刘煜炎博士在一次校长论坛上就坦言,不计代价把学生教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才是办学者应该追求的初心。学校只需要让学生愿意学,他就必将变得优秀。

刘煜炎博士就是这样一位数十年奋战在教育一线的“鸡血校长”,在学生的回忆中,有校长办公室彻夜常亮的那一盏灯,有45分钟就干掉半本教材的霸气课堂,有并肩作战、相爱相杀的申请季,还有每逢大型活动漂浮在校园各个角落的刘博表情包……

在刘博士的引领下,各个校区各个岗位的老师们也都是出了名的“鸡血”悍将,正副班主任、各学科老师、教务处、德育处、留指中心、校办、后勤行政部……老师们备课、上课、跟学生谈心、跟家长沟通、学习研讨、课程规划、开会总结、活动策划,照顾学生饮食起居等等,还得应对大大小小的突发状况。

“如果说什么东西能够媲美我们的老师,我第一个想到的是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无论时间、地点,都能风雨无阻的供给你的需求。”2021届毕业生师恩琪在高中最后一次升旗仪式的演讲中这样深情表达了对学校老师们的感恩。

“对老师们,我想说:感谢你们像朋友一样和我们相处,像家人一样给我们关心和鼓励,像复读机一样不厌其烦地一遍遍重复着那些知识点。感谢你们为了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而接受了很多批判也毫无怨言。感谢你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有了你们的陪伴,学校像家一样,成为我们会想念的地方。”

今年政府大刀阔斧地推进了一连串教育改革,这背后是国家对未来人才与人口的战略调整,是着眼长远的顶层设计,站位不同,格局自然不同。但这一届父母的焦虑也仍旧真实存在。

教育原本就没有非黑即白的标准答案,希望你能从纷繁芜杂的信息中看到教育的更多可能性,跳出鸡娃和鸡自己、鸡伴侣的怪圈,退一步海阔天空,祝你早日找到豁然开朗的感觉。

·END·

文|Camford

内容来源|直说择校;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京城教育圈”的观点和立场

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