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文山

小时候我以为我喜欢的是周杰伦,长大了才发现我喜欢的是方文山。

——佚名

没想到,方文山也玩起了跨界,开始办展览、卖课件。

在王力宏第二场直播观看数达439万次,《作词克》销量仅37份时,次日冲上微博热搜的是 “方文山正在给周杰伦新歌写词”。

比起周杰伦的新歌,广大网友显然对学习怎么作词没什么兴趣。

过去一批作词人从幕后走到台前,是词人江郎才尽还是转型苟活?

是否真的应了这句—— 周杰伦之后再无“流行天王”,方文山之后也没再出现“词坛旗手”。

01

1969年,方文山出生于台北花莲一个普通的蓝领家庭。

方文山如果不开口说话,你很容易把他当成送快递的,事实上,他不但做过快递,还送过报纸、发过小广告、做过机械工……

身世不坎坷,家庭健全,父母都在,也没有颠沛流离。对方文山来说,与其他在娱乐圈的人唯一不同之处,就是没有当编辑、搞艺术的爸爸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学毕业,方文山跟其他没考上大学的同龄人一样,去服兵役。不需要天天执勤,更是开启了“开窍式”的读书模式。

从古典文学、台湾新诗、文化观察到史学,均是方文山手不释卷的对象。他没想过它能在后天转化成知识的养分或是赚钱的工具。

退役后的方文山在纺织厂做机械维修工、百货物流送货司机、防盗系统安装工。工作间隙,掏出小本子写上一两句,不到一年累积了100多首。

就这样,似乎每一条道路都与如今他身上加持的标签背道而驰,就连那时自己的最大志向都是电影,而命运却偏偏在这时转了弯。

“人家十五六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十七八岁就知道自己该考什么学校。我什么都晚熟,连谈恋爱都晚。”

23岁的方文山定下了人生第一个理想:当编剧。

他报了两个编剧班,白天打工,晚上上课。

“我不是喜欢作词,我是喜欢创作。”

1994年,方文山发现唱片业遍地黄金,方文山决定转弯写歌词。

02

一百多首歌词全部收录在《歌词工厂》。

加了目录,标了页码。按照CD背后列出的地址一一寄去。

100多封信, 只得到了一个人回复。

1997年7月7日凌晨,方文山电话响起,对方自称是吴宗宪。

方文山说: 你别说鬼话了,我才不信。

后来两人交谈了一会,方文山听出语气像吴宗宪,他终于相信这是事实。

放下电话,他带上自己的作品去见吴宗宪。临行前,他想了想,去买了一张吴宗宪的专辑找他签名。

进到录音棚,便火速定下了签约时间。

那一年,方文山28岁。最爱跟别人说的一句话是: “我是宪哥的人。”

03

方文山非常清楚,偏离了大多数人按部就班的大道,就意味着面临无数池塘与沼泽,必须仰仗自身后天来找补。

《奇葩大会》43岁的马东问42岁的方文山,为什么蓝领家庭的环境可以培养出乐坛的一代文学才子。

“我觉得我那些作品,应该是来自于早期阅读的一些经验,跟家庭的背景没有太大的关联。”

方文山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自小家徒四壁,没有上过一天的才艺班,什么学钢琴、绘画、书法,还有补习英文等,甚至连幼稚园都没有上。

但这并不能阻止他对文学的热爱,成绩很差唯独作文写得好,写得快。自己写还不够,还要帮同学写才过瘾。

“我才发现原来语文课可以不那么硬邦邦的,可以变得有律动有流转。”

于是,他在汗流浃背的下班时间广泛涉猎,在昏黄的灯下读宋词。李煜、李清照的词,为他打开了另一扇世界的门。

苏轼有一首词叫《京口得乡书》,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这成了方文山后来作词《东风破》的灵感。

04

成为“宪哥的人”那一年,才发现现实和想象的差距实在太大。

签约之后整整一年,没有任何收入,没有发表任何作品,完全没有。只有唱片公司买你的歌词才会有收入,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靠自己努力。

那种日子有多苦没人知道,偶尔去肯德基吃个汉堡鸡翅就是对自己最大地犒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生存的唯一办法就是比稿。

“比稿”的概念是,一首曲,同时给所有写词的人,大家要求一样,最后从交上来的作品里挑一个出来。

方文山的生存秘诀是 “物以稀为贵” 。

当大家的歌词里面强调情绪时,我就突出画面感;别人用形容词时,我就加强背景的渲染;有别于他人的东西,又能准确的表述就会被大家认可。

他研究别人写词的技巧:

“我研究过上百首歌词,总结它们的结构、记忆点、画面感,我不断地尝试,甚至用写小说的全知观点去写歌词。”

他把之前那一百首歌词都拿过来重新写一遍,因为他现在觉得之前那种层次实在太水了。

就这样,他在唱片公司又呆了将近一年,终于发表了第一首歌,叫《落雨声》,这是方文山妈妈最喜欢的一首歌,在她去世的时候,方文山在她的葬礼上循环播放。

05

对于大多数幕后工作者来说,他们时常要面临“听众只向演唱者献花”的尴尬。

28岁的方文山和19岁的周杰伦,就像俞伯牙遇到了钟子期。

两个怀才不遇还屡屡碰壁的人,刚见面时,没有惺惺相惜,反倒火药味十足。

周杰伦觉得方文山,忧郁男,天天一副不开心的样子,打扮这么土,不像搞音乐的。方文山则认为周杰伦,歌词都写不明白,还拽的不得了。

最初,方文山接到周杰伦要求修改歌词的电话时,方文山态度不佳,当时他以为签约了就能发表, “爱用哪首自己挑就行,还打来干嘛”。

两个人碰撞了一番后,突然发现对方竟然有这么多优点。一来二去就开始合作。

周杰伦看到别人不唱自己的歌曲,就决定自己唱。

一开口,风靡全国。

2000年,第一张专辑《Jay》面世,唱片大卖。31的方文山也因此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

在两人的互相成就之下,周杰伦成了“天王”,方文山成了“词圣”,并被冠之“周杰伦御用金牌作词人”。

两人名字就此被“牵扯”在了一起,形成一种令人期待的、解不开的“羁绊”。

06

成名后的作品,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事。

此后,方文山获得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最佳歌曲或最佳作词人奖。

有人说他是作词界的蒙太奇大师。

他可以把极具简单的字眼,注入脱俗清新的灵魂。

在满是情歌的音乐世界里,他算是个另类。

吴宗宪曾“歹毒”地说: “看看他的词,再看看他的脸,你才明白,原来上帝是多么公平!”

电影圈里有鬼才导演徐克,而方文山,就是音乐界里的鬼才词人。

从来不拘泥于某种内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的句子用专业的说法还是种病句。

高晓松在《奇葩大会》里曾说: “用中文写歌词,纯以美来说,方文山是第一。”

尤其是《珊瑚海》中那句“海鸟和鱼相爱,只是一场意外。”

灵感来源于方文山曾经的女朋友,女友家境优渥,自己却是个“三无”穷小子。家境的悬殊导致两人分了手,方文山便作词来缅怀曾经。

后来,他邀歌不断。为歌后李玟写了《刀马旦》;为容祖儿写了《小小》;为蔡依林写了《布拉格广场》;为林俊杰写了《醉赤壁》……

很多人都说2000年后的音乐时代是周杰伦的时代,殊不知也是方文山的时代。

本以为唱了《东风破》已经无人能敌,谁知方文山又给了《发如雪》。

当《发如雪》自觉无法超越时,他又写了《千里之外》。

当以为《千里之外》是巅峰之作后,他又创作了《青花瓷》。

青花瓷里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句话看似平平无奇,实际上是在讲:

“古时候烧窑,只有烟雨天气才能烧出天青色的釉,而烟雨天气只是偶然事件,就像我等到你一样,同样是偶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及方文山,周杰伦找不到形容词去形容他的才能。

过去,很多人对方文山的认识是从周杰伦开始的:周董音乐背后的男人,那个最会为周杰伦写词的人。

事实上,抛开方文山优秀作词人的身份,他同样也是“传统文化背后的男人”。

07

作品超过400首的方文山已经足够优秀,优秀到可以把角色任意转换到台前。

2008年,他创作的《青花瓷》同时选入山东、江苏两省的高考试卷,一个以歌词作为题引,另一个则展示了青花瓷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江郎才尽”几乎已经成了方文山现在不写歌的一种声音。

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方文山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太多至今仍然不过时的优秀作品。

有些歌曲的生命周期是短暂的,但你不会因为还在听他写的词而感到过时。像是当下方文山对大众的一种回应, “只要我想,我的技巧依然可以碾压”。

如今的方文山已经年过50,仍在叙述“未来的不可知”。他在思考,假如歌词脱离了音乐,它将以何种面目存在?

这样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方文山琢磨了好几年。

轨迹可寻。2013年,方文山发起“西塘汉服文化周”,并执导电影处女作《听见下雨的声音》,他的身份已不再局限于“作词人”甚至“音乐人”。

疫情期间,他开始动手实践创作出三大系列逾百件艺术品。

自谦难入文学圣殿的方文山,其实早已站上文化传播的新风口。

一切如他所言,古代难回,古典易复,那类超然物外的雅趣闲情,无疑是现代生活的最佳调剂。

三十岁前的众生牛马,换了三十岁后的诸佛龙象。

有人说他是个天才,其实在我看来他只不过是一个勤奋读书,热衷写作的普通人而已。

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左手生活,右手梦想。

一边是汗流浃背的打工生活,一边是阳春白雪的诗词歌赋。

如同网友那句, 小时候我以为我喜欢的是周杰伦,长大了才发现我喜欢的是方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