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卓楠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

在经历“官司纠缠”和“视频停更”风波下,李子柒现身广州,畅谈优质内容创作。11月27日,2021亚洲青年领袖论坛在广州南沙开幕,李子柒身着一身白衣现身,在“优质内容和热点传播”平行对话中,她讲述了自己6年短视频创作之路背后故事,也谈及了自己目前的状态和未来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7月14日发布了“一物一生”系列之“盐”的原创短视频后,李子柒短视频已经停更近5个月。论坛上,李子柒透露,自己近期在研究很多“高难度”的技艺活,如蜀绣、羌绣等,“视频一直在拍摄中,不会停更,内容要保密,大家敬请期待吧!”

从2015年开始试做短视频,六年过去,李子柒已经成为海内外的“网红”,微博粉丝近2800万,多条短视频点击量过亿。她的作品或是呈现中华美食,或是传播中国传统技艺、非遗文化,视频投放到海外社交平台后,圈粉无数,被众多媒体称为“中华文化传播的奇迹”。对于这些走红的标签,李子柒表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创作者,做得也是最普通的事。

论坛上,她回顾了自己6年视频创作的背后故事。“2015年我开始做短视频,买了一台佳能70D的相机,但最开始我是连相机操作都不懂的‘小白’,就上网百度学习,拍摄都用自动挡,每天背着三脚架上山下河,自己拍自己剪。”李子柒说道。

从最初的“用葡萄皮汁做裙子”“自制兰州牛肉面”“做秋千”到后来的“年夜饭”“一物一生”系列,李子柒的视频变得越来越精致,内容也更专业化,这背后改变和成长的原因是什么?李子柒介绍,在2017年5月的时候,她有了第一个摄影师“舅舅”,在“舅舅”的帮助下学习了很多摄影剪辑专业知识,再后来有了助理、摄影等团队,加上网友的助力,内容也就更加专业化和精致。

“很多视频内容创意的点子不是我想的,是来源于网友!”李子柒举例,比如“一物一生”系列的创意来源就很“偶然”,在网友的评论中看到有一位老师留言,老师说自己的学生不知道水稻是怎么长成的,还以为是从树上来的。“我一听这个评论就‘不干了’,水稻怎么能从树上来呢?”正因此,她萌生了创作想法,想让孩子们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知道人与自然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稻、番茄、油、辣椒、醋、盐......从胚芽到果实,再到餐桌上的美食,“一物一生”系列短视频推出后,迅速走红,点击率过亿。“这类时间跨度较长、较复杂的视频都是没有脚本的。我会计算每一个植物的发芽时间、生长速度等细节,然后预估到了时间点,就架着机器去拍。我的电脑里有很多文件夹,素材非常多。等到拍完后再筛选剪辑成片。”李子柒表示,优质内容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快速获得的,社会需要“快餐类”的东西,也需要“满汉全席”,好的内容需要时间去打磨和沉淀,也需要团队的合力,“用一句比较俗气的话说就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当然我也是很努力哦!”

在李子柒走红后,涌现了很多类似的内容创作者,有“东施效颦”,也有真正的优质创作者。对于优质内容创作者,李子柒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她说,这条路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在展示自己想要做的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不单单是拍摄等专业问题,还有周遭的诸多“困难”,“但我觉得,无论发生什么困难,无论在高处还是低处,都要自己扛过去。高得时候不要得意忘形,低的时候也不要难过,按自己到的节奏慢慢走就好了。”(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詹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