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7月,长江的镇江水面。大大小小76艘舰船满载1万多名英军士兵,浩浩荡荡继吴淞口战胜后沿长江上游朔行驶向镇江古城,这是大英帝国无敌的海上舰队。此行目的就是切断镇江水域内,清王朝运河漕运的命脉。进而攻击两江总督府所在地南京。

于是一场激战在镇江城下展开。结果毫无悬念,镇江守军全军覆没。都统海龄自焚殉国。其妻携儿从城墙上跃入火中自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战争的画面。如果从现在人的角度上来看,就像是在拍一部穿越剧,一边,城里约1500名守军拿着中世纪的冷兵器,和有限的土炮鸟枪。一边约7000名洋人用的是近代西洋火器。不仅人手一支洋枪而且船上装备各种舰炮就有725门。战争未打响就决定了胜负。

事实上,清朝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坚壁清野焦土抗战,因为英国人劳师袭远,后勤补给依靠掠夺以战养战。肯定求战心切,只有避其锋芒才是上策。或者可以利用7月份长江汛期做点文章,又或许可以在上游放木排下来,又或许可以学当年火烧赤壁。海船入长江实则上是龙游浅滩,可做的文章不会少 。

当然,由于镇江守将海龄不是封疆大吏,手中的资源也有限,如果是林则徐,他就可以用木排铁链锁江,招五千乡勇,再购置200门新式大炮。但无论如何,与英军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英国舰队在广东吃了林则徐的亏,于是沿海岸线上行。进长江口上游于是就有了“镇江保卫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状况是这样的,以海龄当时对英军的认识很是轻敌,他根本没有认识到西洋火器对他们手中中世纪的“冷兵器”有碾压性的优势。最终死战殉国,而英国人攻占镇江后,继续上游攻击南京,于是清政府被迫“举手投降”,最终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战打输了,守将肯定有责任,而在此战中,守将海龄当时的处境如何呢?作为副都统驻守镇江时,面对英国侵略者是战是降?没有人给他答案。

因为当时朝廷分为主战派和主降派,两派势力勾心斗角,整个朝廷暗流涌动。而地方官纷纷噤声,既不肯发声主战得罪主降派,又不肯发声主降得罪主战派。因为他们不知道道光皇帝的下注押宝偏向哪一边。

于是,在镇江这边,海龄的自由裁量权也就“膨胀”起来。这个权力“僭越”了州、道、府、县…甚至于道光皇帝。他等于代替了皇帝做了一回主,最终和英国人血战一场。

而在朝中,道光皇帝耳朵根软,一会儿主战一会儿主降。

但凡耳朵根软的人,都会成为“工具人”,成为两派争夺的工具。由于上面主张不定,到了都统海龄这一级,就决策难下。

所以,可以认为:镇江守军在应对英国舰队的战备方面。是准备不充分的。有别于时间仓促的不充分和轻敌的不充分。海龄的不充分是为了等待上级的命令而延宕失去时机。

所以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是十分重要的。毕竟一切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才能有再次拼命的“本钱”而不是以卵击石地硬碰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海龄在战前错误地认为,英国人之所以横行华夏大地是有汉人“奸细”在其中作祟。于是肃反扩大化殃及许多无辜百姓。是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仔细瓯别“奸细”就像锄草一样“锄奸”,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连草带苗一起锄了。

往事如烟“前车之辙后车之鉴”研究历史、史海钩沉是为了更好地增长智慧不致于再犯同样错误。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