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周年了,2011年电视剧《甄嬛传》一经播出就红遍大江南北,不论是跌宕起伏的宫斗剧情、考究标准的古代礼仪还是好看养眼的服化道,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这种火热的关注度历经十年从未停止,堪称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甄嬛传》的编剧是少年成名的流潋紫,据说当年还在读大学的她,励志创作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历史小说,且要打破专注前朝风云的历史叙事惯例,转而聚焦以女性群体为主的后宫。原著将历史背景架空,即没有指明具体哪朝哪代,但是导演郑晓龙将小说搬上荧幕时决定将历史背景设定在清朝雍正年间,于是便有了一系列跌宕起伏、血雨腥风的雍正帝后宫风云。然而,历史上雍正帝的后宫真的如此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说《甄嬛传》某种程度上很好地映射了现代社会的职场生态,但是它却没能真实地反映历史。有专家研究,雍正帝的后宫非但没有宫斗(至少没有明显的宫斗),而且还是清十二帝中最和平安宁的后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后宫主角来看,首先皇后乌拉那拉氏,史料记载其“逮下为仁”,意思是她对待下人特别仁慈,死后被赐封号“孝敬”,“孝敬”二字足以说明其一生品行绝对不是电视剧中乌拉那拉氏那般阴险毒辣。其次是年妃,也就是《甄嬛传》中华妃的原型,电视剧里的华妃嚣张跋扈、独断强势。而历史上真实的年妃谨言慎行,据说宫外寄来的家书都要先请雍正过目后才敢看。另外,据史料记载,年妃身体不好,雍正就说过她"素病弱" 。并且在雍正三年时薨逝于圆明园,要知道雍正在位才十三年,而雍正三年便去世的年妃甚至都没有时间去宫斗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是大主角甄嬛的原型——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钮祜禄氏在雍正元年生皇四子弘历(后来的乾隆皇帝),即被封为熹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和年贵妃。后雍正三年年妃去世、雍正九年皇后去世,熹妃顺理成章成为后宫头号人物。加之之前年妃体弱早逝、皇后仁慈待下,可以说钮祜禄氏就算想斗也“师出无名”呀。

从雍正帝的角度来看,在经历过康熙朝的九王夺嫡之后,雍正继位便创立了秘密立储的制度。秘密立储就是将未来的皇位继承者的名字写在纸上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并且秘而不宣。这样对于所有的皇子来说人人都有机会,也不会有谁因为树大招风,成为众人宫斗的目标。秘密立储制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众皇子的焦虑以及竞争的压力。古代的女人自然都懂得母凭子贵的道理,皇子们不用争了,皇子的母亲们自然也就不用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据史料记载,雍正帝特别勤政。康熙晚年朝政不稳,雍正帝上台以后日理万机处理政务。雍正元年,雍正帝批阅奏折10498件,日均29件。雍正二年,批阅奏折13327件,日均37件。要知道,批阅奏折是在处理军国大事,不是简单阅读即可。不仅要看,还要思虑、斟酌,最后还得慎重批示。试想让一个普通人每天看30篇800字(高考作文字数标准)的文章并坚持一年,又有几人能做到呢?就连雍正自己都感慨:“朕自朝至今,凝坐殿室,批阅各处奏章,日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千数百言。”日夜操劳的雍正心思都在军国大事上,哪还有时间进后宫?这一点恐怕是《甄嬛传》最尊重历史的部分了。雍正帝在位十三年,只有25位嫔妃,育有16个孩子,其中皇子仅10人。远不及其父康熙帝,也不如其子乾隆帝。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宫斗皆因雨露不均,倘若众人雨露皆寡,又何必去斗呢?

电视剧《甄嬛传》是史料的再加工,且不论其有几分真几分假,能荣获十年好口碑就实属不易。电视剧里甄嬛曾经感慨地问端妃:“在这宫里,不争斗就不能活吗?”答案是当然可以,被你们篡改得面目全非的雍正帝后宫不就是一派祥和安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