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楼梦》这部小说,描写的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败史。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便同贾雨村说过:如今的宁荣二府,也已衰败了。外架虽未甚倒,内囊却也用上了。

并且,在贾府之中,还有多人预感到了贾府的衰败。比如秦可卿,在她临终时,就特意托梦给王熙凤,告知其贾府不可逆的盛极而衰,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比如贾政,中秋节众人出灯谜时,当他看见众人出的灯谜都是爆竹、算盘、海灯之类时,充满忧郁的感叹道:她们注定都是无福之人。再比如,贾珍,在中秋节同尤氏、佩凤等人赏月喝酒时,竟清晰的从墙外听到了一声叹息声,而紧接着,更是从贾府的祖宗祠堂传出了风声,吓得他连酒都醒了。

只是,作为荣国府的老太太贾母,她是否意识到了这个家的衰败呢?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1、贾母是如何意识到贾府的衰败的?

对于这一点,在清虚观打醮时,贾珍告知贾母神佛前拈的戏曲,我们从贾母的反应就能看出。

这里贾母与众人上了楼。贾母在正面楼上坐了,凤姐等占了东楼,众丫头等在西楼,轮流伺候。

贾珍一时来回:“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

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

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

贾母笑道:“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第三本。

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

贾珍在此给贾母所说的戏曲,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去庙里求签,也就是说,这些戏曲,是随机挑选的。其中的意味,也自然如我们今天所信奉的命运一般。

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在清虚观打醮时,这三出戏曲究竟说的是什么。

(1)《白蛇记》:提到《白蛇记》,或许有许多人会自然地想到《白蛇传》,毕竟娘子和许仙的故事,对于我们来说太熟悉了。

但显然,清虚观打醮所上演的第一出戏,并非如此。他讲述的是什么呢?据《史记·汉高祖本纪》所说,它讲述的是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的神话故事,大汉王朝的崛起,这正是源于这一点。

(2)《满床笏》:这出戏讲述的是郭子仪在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后,因为功勋卓绝,其子孙亲友都成为了朝廷官员。在他六十寿辰时,亲朋好友下朝到郭家为他祝寿,连上朝的笏板都堆满了一张床,由此可见,其家世的显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南柯梦》:《南柯梦》是汤显祖著名的“临川四梦”之一。与《西厢记》一样取材于唐代传奇,《南柯梦》取自《南柯太守传》。这出戏讲述了一个叫淳于棼的人醉酒后被两个紫衣使者引到一个叫“大槐安国”的国家。娶了公主又做了南柯郡太守。数十年过去,荣华富贵,娇妻美妾,儿孙满堂……但一觉醒来,却发现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

清虚观打醮,是贾元春被封贤德妃后的隆重仪式。因为元春的晋封,贾府似乎重回了巅峰时期,成了皇亲国戚,只是,在这第三部《南柯梦》这部戏中,却隐约显示出了贾府无法改变的悲剧命运,也是因此,贾母听见了第三出戏曲的曲目时,选择了沉默。

从《红楼梦》原文来看,贾母在此所体现出的对贾府衰败的感知是最明显的。但其实,除此之外,在许多地方,同样体现出了这一点。

贾母,作为荣国府最年长的老太太,从重孙子做起,历经五十多年才具有这样的地位。并且,作为贾府的见证者、参与者,毫无疑问,她对贾府的衰败,体会的是最深刻的。

比如贾元春晋封,王熙凤同贾琏的奶妈赵嬷嬷聊天,便谈到了当初的富贵生活。

凤姐笑道:“若果如此,我可也见个大世面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

赵嬷嬷道:“嗳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坊,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说起来……”

试想,连凤姐这样的晚生,赵嬷嬷这样的下人都有此体会,贾母会没有吗?

再如《红楼梦》第七十五,尤氏等人在贾母一处吃饭。但当尤氏吃的时候,贾母刚吃的红稻米粥却没有了,丫鬟盛上来的,不过是下人吃的白梗米饭。贾母见了,便作了一番议论:

贾母问道:“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

那人道:“老太太的饭吃完了。今日添了一位姑娘,所以短了些。” 鸳鸯道:“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 王夫人忙回道:“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

贾母笑道:“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

作为在贾府享受多年的贾母,或许怎么也想不到,晚年的生活,会如此拮据,连为自己准备的粥,都是按着量来的吧。而面对众人的解释,她还能怎样?也只能自嘲一下罢了。

再到《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贾府众人过中秋节,当笛声悠扬传来之时,年老的贾母,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此时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贾母伤感,才忙转身陪笑,发语解释。又命暖酒,且住了笛。

回顾刘老老进大观园时,贾母带着众人,欣赏度水而来的潇管之声时,那是怎样的畅快舒坦?而从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到《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贾府过中秋,才过了几年时间呢?

可见,作为贾府最年长的贾母,她对这个家的变化、衰败,感受是最深刻、也是最明显的。

但在感受之余,她又为此做过什么呢?

纵观全文,我们显然可以发现,为了这个家,年老的贾母,至少谋了三条出路。

2、贾母为贾府所谋的三条出路。

(1)为贾敏择女婿,抚养林黛玉。

《红楼梦》第二回,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去世,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便说过,她是贾府老姊妹中最小的一个。林黛玉被贾母接进荣国府时,贾母还同林妹妹说过,我所爱的子女中,正有你的母亲。

对于贾敏在贾府之中所受的待遇,连时隔多年的王夫人,在同王熙凤聊天时,也不无羡慕地说道:想林妹妹的母亲在家时,那是怎样的养尊处优,娇生惯养?

而贾敏的婚姻,可以说是整个贾府最幸福的。它的幸福,在于林如海的身份,既是世袭之家,又成功求取了功名。作为前科探花,自然是既有学识又有长相的美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况且,林家人丁稀少,林如海不仅父母去世,连兄弟姊妹都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贾敏嫁到林家,等于过上了我们现代的二人世界。上不用服侍公婆,下不用照顾小姑子,同样,也没有妯娌之间的琐琐碎碎,何其自在。

当然,对贾敏的择婿,自然体现了贾母对她的疼爱,但同样,为贾敏选择林如海做女婿,也为贾府,带来了可观的政治利益。

作为前科探花出身的林如海,能成为淮扬两地的巡盐御史。这足以看出,圣上对他的重视。要知道,在封建社会,凡是同盐打交道的,都有丰厚的利润。而能担任这样的官职,也必定是皇帝的亲信。由此可见,林如海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而有这样一个女婿,对贾府而言,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了,贾敏的婚姻,何以见得是贾母做得主?难道不是她丈夫贾代善拍的板吗?当然,确实有这种可能。

但是,当贾敏去世后,她立马将林黛玉接进贾府,并且以超过三春的待遇照顾,这一点,却是贾母一人的功劳和眼光。

贾敏去世后,林黛玉真的无人照顾吗?当然不是,林如海虽然无兄弟姊妹,但小妾,必然会有的,而除了她们,林妹妹还有奶妈,她们也能照顾林妹妹,只是那样的话,她的生活质量,自然不能同在贾府之中相提并论了。

贾母对林黛玉的照顾,必然有对女儿的情意,但同样,也是希望借助他们的女儿,继续来维持这一种利益的纽带。

只是,没过几年,林如海也去世了,贾母为贾府所谋划的这条出路,终究以失败告终。

(2)捧薛宝琴。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薛宝琴一来贾府,贾母一见她,便满心欢喜,逼着王夫人认她做干女儿,还明确表示,亲自养她,并让她同自己一块睡觉。其受到的待遇,甚至超出了“二玉”。

但贾母,为何如此疼爱薛宝琴?真的仅仅是因为她的漂亮吗?要知道,她的身份可连薛宝钗都不如。

其实对于贾母的用意,在不久后,薛姨妈说出了答案。

当贾母称赞宝玉、宝琴二人雪下赏梅花的画面太美,又提起她的年庚八字时,在一旁的薛姨妈忍不住说出了一件事:那就是薛宝琴已经定下了婚约,并且是同梅翰林之子。而这段婚约,是由她父亲在时定下的娃娃亲。

对薛宝琴早已定有婚姻的事,贾母知道吗?也许,我们从王熙凤的言语中,便能体会出来。

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因贾母尚未明说,自己也不好拟定,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他从小儿见的世面倒多,跟着她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他父亲是好乐的,各处因有买卖,带着家眷,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那年在这里,把她许了梅翰林的儿子,偏第二年他父亲就辞世了,他母亲又是痰症。”

凤姐也不等说完,便嗐声跺脚地说:“偏不巧,我正要作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

贾母笑道:“你要给谁说媒?” 凤姐儿笑道:“老祖宗别管,我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如今已许了人,说也无益,不如不说罢了。”

王熙凤虽然为人嚣张,但出身于大家族的她,对礼仪却是非常讲究的,可是我们看看,在这个场景之下,她的表现是什么?

没等薛姨妈说完,便抢话了,这样的行为合乎规矩礼仪吗?长辈说话?哪有晚辈插嘴的。尤其是,打断长辈的话,更加显得失礼了。

而凤姐为何如此?想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贾母对宝琴的婚事,早已知道。所以当薛姨妈如此提起时,凤姐才会出言打断。

而贾母是如何得知的呢?这其实也好理解,自然薛宝琴的父亲健在时,同四大家族也有过来往。对于这段婚姻,如王夫人、王熙凤,应该都有了解。她们之间,闲言碎语之间,偶尔提起,也很正常。

再者说,从众人来贾府的用意之中,也同样有所表露。试看,李玟、李琦前来,是随母亲来的,她们是冲着李纨来的,并且并没有打算在贾府住下。最后还是因为贾母等人的劝说、极力挽留,她们才留了下来。

而邢岫烟一家来贾府,目的更加明确,是来投奔邢夫人的。只是,薛蝌带着妹妹薛宝琴来贾府,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攀附薛姨妈一家吗?可是他们都是在贾府做客呀。

所以说,即使是从这一点来看,也能看出他们的不寻常之处。

而若贾母真的知道他们二人的目的:薛蝌是带着妹妹上京完婚的,我们更能明白贾母为何力捧薛宝琴了?

试想,作为女方的薛宝琴,为何会主动上京来找男方完婚?自然是因为梅翰林一家,已经看不上这个儿媳妇了。而贾母力捧薛宝琴,认她做女儿,贾府祭宗祠时还特意让她参与。这显然都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好促成这段婚姻。

而一旦宝琴同梅翰林一家完婚,梅家与贾府之间,也会在无形之中产生了联系。

只是遗憾的是,薛宝琴尽管有贾母的力捧,梅家似乎并没有改变他们对这段婚姻的抗拒。

(3)贾母提前举行的八十大寿。

年老的贾母,在最后的时刻,还用了她的余热,为贾府谋出路,这便是贾母提前过八十大寿。

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同贾母见面,便说了她的年龄,今年七十五了,而贾母听了,是怎么说的?比她大好几岁。好几岁是什么概念?若仅相隔一两岁,自然用不上这个词。所以从年龄上来看,此时的贾母,至多在七十岁左右。

而从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到贾母过八十大寿,有十年吗?显然没有。

同时,在宝玉生日时,探春同宝玉等人讨论贾府众人的生日时,也明确说过,: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她们娘儿两个遇的巧。也就是说,贾母的生日是在正月,元宵过后。

但在《红楼梦》第七十一回中,贾母八十大寿时,贾母的生日却变成了八月初三。

因此,无论是从年龄上,还是从时间上,贾母的八十大寿都是不符合其年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贾母为何要提前过生日呢?

对于这一点,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贾母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她知道自己为时不多了。所以才提前过了八十大寿,借着这个机会,用自己一品诰命的身份,最后为这个家做贡献:推销贾府的小姐。

正如当南安太妃、北静王妃等贵妇同贾母相聚一起,当南安太妃提出要见贾府小姐时,她所做的安排一样。

上面两席是南北王妃,下面依叙,便是众公侯的诰命。左边下手一席,陪客是锦乡侯诰命与临昌伯诰命,右边下手一席,方是贾母主位。

南安太妃笑道:“既这样,叫人请来。”贾母回头命凤姐儿去把史、薛、林带来,“再只叫你三妹妹陪着来罢。”

相信有不少朋友看到这里,都会很疑惑,明明贾府有三个小姐,为何贾母仅推出贾探春?其实,若我们站在贾母的位置去思考,就能明白,这正是她的良苦用心。因为在贾府的三个小姐之中,探春最优秀,并且在她身上,更有一份最为难得的情义:那就是心系这个家。

正如她在代理荣国府期间,所做的兴利除弊一样。因此,一旦她被贵族看中,才最有可能会帮助这个家。很显然,贾母推销探春,是她最后的机会,也是她的孤注一掷。

小结

对于许多朋友而言,常常会觉得,贾母太过享受了,还经常,搞各种各样的家庭聚会。只是,我们往往会忽略一点,那就是,贾母贵为一品诰命夫人,其生活是有着严格的标准的。再者说,贾母同贾府众人所吃所喝的,能花多少?

而比起贾府子弟的没落,不求上进;比起邢、王二夫人的自私自利,钩心斗角,贾母显然对这个家要用心的多。只可惜,无论她怎样为贾府寻找出路,贾府的命运,却依然没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