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所有含糖的水果都能用来酿果酒,而市场上,果酒品类也不在少数,荔枝酒、青梅酒、桑葚酒等等......,但唯独葡萄酒,单独立名,与黄酒和啤酒并称为世界三大酿造酒。它,凭什么?

与啃树皮也能生存,为什么还要研究柴米油盐酱醋茶同理。不是能吃饱就行,酿酒,也要考虑综合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风味

喝什么像什么,未免略显寡淡。喝荔枝酒就荔枝味,喝梨子酒就梨子味,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但唯独葡萄,天生含有更多的芳香化合物,酿造出的葡萄酒,能带出自身没有的香味。

譬如凯仕丽的拾梦干白葡萄酒,采用霞多丽的全葡萄原汁酿造而成,却带有西柚、青苹果、柑橘、黄桃等果香,并伴有清淡的矿物质香气。这种风味上的独特与深度,是其他果酒无法比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口感

相对其他水果来说,葡萄所酿的酒,酸度、单宁与酒精度会更加平衡。既不像柠檬、李子等水果,酸度过高掩盖香气;亦不像野生浆果般单宁过重,造成入口发干苦涩。适宜的含糖量使得酒精度不会过高,大部分葡萄酒酒精浓度控制在10%至15%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生长条件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果的生长受地域和气候环境的影响非常大。首先是生存问题,像荔枝,基本只生长在南部地区。但葡萄却是可以全球广泛种植的水果,葡萄酒因其原料易得性而更容易流行起来。

根据葡萄生长的水土气候环境不同,所酿造出的酒液还能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像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葡萄酒,更具有“甘润平衡”、“细腻优雅”等典型东方风格特点,部分还会带有特殊盐碱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酿造技术

在酿酒技术还没发展成熟时,没有人工酵母,酿造果酒只能依靠果皮上的天然酵母。相对于桃子、李子等水果,葡萄显然更容易破皮压榨,且出汁率高。而葡萄单宁相较于其他浆果类水果来说又更为稳定,能实现葡萄酒的长期保存与运输。酿造难度低、出产率高、可陈年,千百年来成为人们的果酒酿造首选,无可厚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文化传播

现代酿酒工艺发展至今,酿什么都简单,而葡萄酒仍能经久不衰,要归功于文化的传播。普通的果酒至今并没有发展出有相当受众的独特文化,而葡萄酒却起始于汉魏,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随着市场商业化和商业全球化,葡萄酒已逐渐成为了文化传播交流的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