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温水煮青蛙”这个故事吗?

把一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加热。随着水温升高,青蛙不知不觉地被活活煮死,而浑然不知。

“蛙未死于沸水,而灭顶于温水”,这种现象就被称为“青蛙法则”。

当你对于现状越是感到麻木,你就越容易缺乏危机意识,最终慢慢让自己“走向灭亡”。

过于追求安逸的生活,只会让自己丧失应对突如其来的挑战的能力。

懂得居安思危,这就是“青蛙法则”给人的启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于安逸,是一种“慢性自杀”

孟子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个人一旦丧失忧患意识,那么他就会成为温水里的青蛙,在麻木中失去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对于个体还是组织来说,从弱小变得强大,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

否定昨天的自我,然后通过不断的历练,肯定今天的自我,这种渐变的积累,才最终使得我们变得越来越强大。

曾经的“手机霸主”诺基亚,依靠塞班操作系统,在手机市场的占有率高居世界第一,而且一占就长达11年。

起兴于2002年、爆发于2005年的智能手机,在2007年因为苹果iOS出现的时候,而走进了新时代。

直到2010年iPhone4发布,尽管当时搭载的iOS有着诸多的不足,可是颠覆于传统手机的使用方式,给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全新体验。

其后,谷歌宣布成立开放手机联盟,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也应运而生。

可惜,时任诺基亚的CEO康培凯,并没有进一步地挖掘塞班操作系统的其他可能性,依然执着老旧的操作方式;即使所谓的创新,也没有改变底层的使用逻辑。

最终,诺基亚公司开始一步一步地滑向深渊。这时才意识到,它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手机霸主的地位,悄然易主。

曾经的手机巨头,也不得不忍痛出售手机业务。

长期处于安逸状态,我们的大脑对于变化就会失去灵敏,最终陷入迟钝。

养过猫的人都知道,流浪猫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立刻逃跑,躲起来。

一旦被人圈养起来,每天都吃好住好,慢慢地,它就会丧失觅食的能力,对于外界的变化也会缺少警惕性。这时把它放归大自然,只有死路一条。

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感知,我们才能够对新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

否则,过度贪图安逸、安于现状,那么当你感到环境迫使自己不得不做出变化时,你可能已经跟不上脚步,错过最佳反应时机。

最终,让自己落得饮恨的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危机意识中前进

《道德经》说:“以不变应万变。”

很多人,都误解了这句话,觉得自己应该要固守现状,以此应对各种变化。

其实,这句话并不是字面上说的意思。

正确的解读,是事物不断变化乃是常态。我们需要以灵活的方法观察其变化,处变不惊,提前做好准备,充满考虑事物变化的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未来无法预测,人也不会每天都走好运。

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未雨绸缪,在危机到来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应对突如其来可能到来的变化。

好比每天保持运动的习惯,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就是为了减少未来出现病痛的可能性;养成理财的习惯,就是为了减少将来遇到困境时,陷入没钱可用的彷徨。

常言道:一个国家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陷入混乱;一家企业没有危机意识,早晚会垮掉;一个人没有危机意识,也肯定会经历低谷。

唐朝著名宰相魏征,为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魏征政治管理的核心是“居安思危,善始克终”,他常常以隋朝灭亡作为教训、规劝唐太宗。

他认为自古失国之主、亡国之君,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才不能长久。

后来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才会感慨道: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国家如此,企业如此,人也是如此。

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让很多人在35岁时就不得不面对“中年危机”。

突然失去工作,却发现自己除了上班下班之外,其他事情都不了解,也不懂得怎么去做。

这时才开始感到彷徨,开始产生消极心理,开始困于迷惘的生活中。

没想到,自己过去对工作、对自己的认识过于片面,认为自己取得不错的成就就沾沾自喜,好像这种成就可以伴随着自己终老似的。

长期养成的行为习惯,无形中变成了自己的绊脚石。想去改变自己,又无法痛下决心否定过去。

总在选择和担心之间徘徊往返。

《周易》说: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人生可以走慢一点,也不用为了追逐所谓的“成功”,而忽略身边的风景。

但是,只有养成忧患意识,在行走人生的过程中,才能做到进退自如,泰然对待每一个困境。

真正的强大,懂得“预警思维”

人生的经历是不断积累的;以前的所得,未必可以决定今后的一生。

只有时刻充电学习,让自己具备适者生存的能力,才能够把这些积累转化为自己的财富。

千万不要有一劳永逸的期待,告诉自己一定要有危机意识。

你未必需要跑得比别人快,可只要让自己跑起来,你才不会被这个世界淘汰掉。

如果可以,尽量让自己养成“预警思维”,就是提前为未来做好准备。

以下分享5个方法:

1. 用计划代替期望。

当你形成期望时,你就是在为失望做好准备。你可以期盼明天,但你无法控制将会得到的结果。

不要期待未来会给你一些具体的东西,而是专注于你需要或可以做些什么,来创造你想要体验的东西。

当你期盼公司不炒你鱿鱼时,倒不如提前做好被辞退的计划。想一想,自己需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应对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为不同的可能性做好准备。

要解决人生不确定性中最困难的部分,就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针对性进行计划和控制。

例如你知道人生肯定不会一帆风顺的,但你永远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我们会遭遇哪些具体的困难和挑战。

既然如此,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当前自己“顺利”所对应的问题罗列出来,然后做好准备。

例如,现在我在头条号上写文很顺利,但说不定某一天头条不再给我收益怎么办呢?或者账号突然消失了,又怎么办呢?

设想问题,然后做好准备。

3. 要对自己的应对和适应能力充满信心。

这与“期待最坏的情况”不同。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自己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困难。

当你考虑最坏的情况时,你就可以计划如何处理它。这一点,实际上已经被证明可以帮助人们控制焦虑。

问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当你面对这种最坏情况时,你有没有信心去应对?没有的话,如何提高自己应对的信心?

有了信心,解决问题就会更加顺利。

4. 专注于你可以控制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忽略去做那些可以自己生活变得更好的小事,却经常苦恼于我们不能做的大事。

我们没办法改变大环境的变化,但可以在生活的小事上进行控制。当经济不好时,减少自己的支出,养成储蓄的习惯,少购买奢侈品,就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小事。

与其抱怨世界残酷,倒不如先学会如何通过小事调整自己的身心。

如果外界不断给予你压力,你需要了解如何才能够放松自己,而不是在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越钻越深,无法自拔。

5,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每天安排时间,并坚持自己的计划。

根据自己的不足,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不管是报读课程,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还是从事不同的尝试,总是要让自己跳出舒适区,积累新的经验。

任何时候,让自己的思维和知识,跟得上时代的变化。你以前不会玩智能手机,现在你会玩了,这也是一种学习。

总之,准备、设想、、计划、学习、应对、信心,就是构成“预警思维”的核心特质。

千万不要让自己停留在只想不做的地步。将来的你,会感谢现在的你的付出的。

这就是懂得危机意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