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对于我国不少行业来说,2020年的特殊卫生事件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相当大的,其中就包括餐饮行业,作为生活的刚需,餐饮行业规模在过去的一年中出现了不小的下滑,其市场规模在2020年下跌了15.4%左右,约跌至4万亿元。

但是随着我国对特殊卫生事件的控制,餐饮行业恢复的相当不错,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2021年11月25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我国餐饮市场规模或将恢复至4.7万亿元,规模将重新达到2019年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报告中还表示,目前国内餐饮行业中的中餐、西餐、其他菜式等行业的恢复、发展速度也相当不错,其中中餐市场规模超3.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2%,西餐市场规模则稍微逊色一些,但仍超7000亿元,预计在2024年餐饮市场规模将涨至6.6万亿,餐饮行业的市场潜力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类餐饮细分领域中,有一个细分赛道相当受欢迎,那就是火锅行业,据艾媒咨询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相当大,预计在2024年火锅市场规模将达6413亿元,可以说相当火爆了。

火锅行业发展火热

那么为什么火锅行业能够如此受欢迎呢?其实一方面是因为火锅消费场景相当适合朋友聚会、家庭聚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现代人口味不断变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喜欢辣口味的消费者约占41.8%,所以以川渝口味为主流的火锅行业自然会得到消费者的欢迎。

当然,市场潜力足、消费者规模庞大的火锅行业自然也得到了资本机构的青睐,不少火锅企业都得到了资本机构的巨额融资,像巴奴毛肚火锅就在前段时间被曝或将完成高达5亿元的融资,并计划一年内让门店数翻番,非常惊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火热的火锅市场中,不少火锅行业老“前辈”的发展却并不怎么如人意,以呷哺呷哺为例,作为国内“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在2021年不仅出现上千万的亏损,还关闭了不少门店,令人唏嘘不已,同样作为“前辈”,另一个知名的火锅企业海底捞最近的日子也不算好。

市值蒸发3500亿

在2021年11月初,海底捞表示将在年内关闭300家门店,以此降低运营成本,这一消息立刻引发了网络热议,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海底捞总计拥有门店1597家,这次关闭300家门店约等于减少了20%的门店数量,算是不小的动作。

实际上海底捞此举并不算意外,自2020年以来,海底捞的市场表现就在不断下滑,虽然从财报数据来看,进入2021年之后,其营收和利润都出现了相当大的增速,截至2021年6月末,海底捞实现营收高达200.94亿元,同比增长105.9%,净利润则实现9650万元,同比增长了110%,成功扭亏为盈。但是对于海底捞这样一家庞大的火锅企业来说,扭亏为盈并不能代表什么。

相反其不足预期的净利润反而引发了市值下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海底捞的市值仅1006.66亿港元,每股股价也跌至18.06港元,相比年初时4544.75亿港元的市值,蒸发了约3500余亿,让人无语。

盲目扩张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曾经的“火锅一哥”会在2021年出现这么大的业务下滑呢?其实这从海底捞的翻台率上就可以一窥究竟,据海底捞财报数据显示,目前海底捞的翻台率为每天3次,而在2018年的时候,海底捞的翻台率曾高达每天5次,甚至在特殊卫生事件造成影响的2020年,其翻台率还为每天3.3次,可以说对于一个火锅企业来说,翻台率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业绩表现。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究其根本就是海底捞盲目扩张引发的连锁反应,据有关数据显示,在2020年餐饮行业受到特殊卫生事件影响的时候,海底捞不但没有选择收缩规模,反而大举扩张,净增加了约530家门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此举确实让海底捞的规模扩大了不少,但是不断的扩张也导致不少工作人员培训不到位,一些新店也因此出现了服务不过关、顾客不满意的情况,这对于海底捞这样一个以“服务”为卖点的火锅企业来说,是相当“致命”的。

同时大举扩张还让海底捞的运营成本、员工成本大量上升,据悉上半年海底捞增长了约9000员工,员工成本高达71.62亿元,同比增长了75.8%,占总收入的35.6%,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海底捞的利润,面对这种种情况,其选择关闭300家门店也是可以想象的了。

总的来说,如今的火锅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一味的扩大规模只会起到反作用,尤其是对于海底捞这样以服务质量为主的火锅企业来说,忽视了用户体验只能让自己遭受损失,不过关闭了300家门店的海底捞,能成功止住不断下跌的股价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