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慢综艺中的一股清流,芒果TV《大湾仔的夜》开播以来颇受热议——

时事热点,大湾区题材综艺从基因上就有社会浪潮助力;

万众期待,《披荆斩棘的哥哥》后,希望大湾区哥哥们合体营业的呼声非常之高;

优质艺人,在去流量、去偶像的,这样一个OLD SCHOOL的全实力阵容是正道所在。

占足了社会向、观众向、行业向的全方位关注度,让《大湾仔的夜》既叫好——豆瓣开分8.1,豆瓣口碑综艺top3,也叫座——湖南卫视收视三网第一,微博全端热搜30+,综艺影响力榜top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1号认为,除了上述这些显而易见的因素外,《大湾仔的夜》备受关注,还有一个底层逻辑——

大湾仔有大智慧。

行业大智慧:一档「反内卷」的慢综艺

慢综艺,已经变得越来越不「正点」了,越来越紧绷,越来越有压力,越来越「内卷」了。

《大湾仔的夜》的行业智慧,就在于它「知卷而不卷」,决定要做一档「正点」的慢综艺。

它准确地抓住了慢综艺的模式精髓,并结合着大湾区的地方特色,找到了一个关键词——

烟火气。

这个烟火气,源于「事」,大排档就是最有烟火气的一种餐饮文化,并在烟火气中滋生出人情味;

源于「地」,小店选址在东山口,坐落于街坊中,最有土生土长的地方味道;

源于「人」,像是陈小春、张智霖、谢天华、梁汉文、林晓峰这一代港星,是少数有「市井感」的艺人,既能在舞台上光芒万丈,也能在人间烟火中接地气。

所以,人、事、地,无比和谐地、自洽地交织成了一个有烟火气、有人情味、有市井腔的,地地道道的慢综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内容慢不代表节奏慢。

你会看到一条「线」——

仅仅从第一期到第二期,大湾仔们就完成了一轮「进化」:

在厨艺上,第一期试营业只有谢天华有一点厨艺功底,但也只有家常菜水平,大家们提议的港式风格的菜单也全部被否;第二期每人都学一道菜品,终于把「椒盐濑尿虾」「避风塘炒蟹」等港式经典搬上了大排档的餐桌;

在经营上,第一期弹幕里观众还在「哈哈哈哈哈」地「吐槽」大湾仔们分工不合理,四个人都在外头,空留一个谢天华在后厨;第二期就规定好必须保持两个人在后厨,三个人在前堂的「阵型」。

在他们身上,观众会在真·白手起家中看到了真·成长,这个成长历程,同样也沾染着烟火气。第一期,大湾仔们去街坊邻居做餐饮的同行们拜会取经,并邀请来招待试菜;第二期,大湾仔们又兵分两路去茶餐厅里当「学徒」,跟着粤菜师傅学做特色菜品。

所以,在这成长历程中,也自然地接入到了更多人,不只有食客,还有街坊,还有餐饮业的同行,这样一个有地方特色的人群,因此,它也就比大多数慢综艺都更扎入当地文化腹地。

还会看到无数「点」——

笑点,大湾仔们的算数,总是一个过不去的笑点。开始定价499元/人,张智霖质疑价格高了,却越报越高,越来越不实际,588元/人、888元/人,后听取同行意见开业时改成了198元/人,但结账时候又临时给客户们打了五折,变成了99元/人。陈小春还神「预言」道,按照这个趋势,「离上市快近了」。

泪点,第二期有两拨食客,坐在里屋的是一位形单影只的中年食客,他看着五个人的合影黯然神伤,说「我渴望有一份五个人的情谊」;坐在外头的是一群二十出头的年轻食客,他们呼朋唤友,好不热闹。一里一外、一冷一热,让人好不唏嘘,而这就是人生的况味。

甜点,每一期的结尾,都有大湾仔们给食客们带来的一首港式老歌,第一期唱的是《最佳拍档》,第二期唱的是《分分钟需要你》。就像谢天华说的,唱歌就是甜品,甜品就是最欢乐的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干预、不设定、不drama、不为吸睛,但正如陈小春所说,他们五个人的友谊是一天一天积累出来的,有这样经年累月的情感、默契、智慧为积淀,节目才有底气,真正地慢下来。

人生大智慧:一家理想餐厅「饭的哲学」

所谓,「饮食男女」,食物是最能打开一个人的方式。

所以,《大湾仔的夜》开的,并不是一个对标职场现实的餐厅,而是开一个人生理想的小店。借由着「饮食」这个切口,说说自己的理想人生。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理想——

三五好友共同开店,没有大哥、没有领导,互相尊重、互相体谅,开开心心开店、轻轻松松生活,不是忙忙碌碌、碌碌无为,而能有灵魂去工作,有心地去生活。

这就是1号认为《大湾仔的夜》高口碑的原因,因为这个很多人心中的理想,在这里被实现了:

这里没有领导,大家轮流抽签当店长,今天是谢天华,明天也许是陈小春,后天也许是张智霖;

这里没有逼仄,大家互相分担,看到谢天华过于劳累,陈小春心疼兄弟却有点好笑,「谢天华煮的眼袋都掉下来了」。

同时,这也是1号所见节目之中,最有价值观表达的一家店:

「半熟」概念是价值观的表达,「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没有完美的火候」;

餐厅的slogan是价值观的表达,「大湾仔有粥吃粥,大排档有饭吃饭」;

墙壁上的装潢是价值观的表达,「做人最紧要系开心」;

每一期的主题是价值观的表达,第一期「当理想照进现实」,第二期「叹气是最浪费时间的事」;

每一期的歌曲是价值观的表达,《最佳拍档》唱道:「咖啡你冲水 我加奶落糖,你洗衫我将啲衫烫,我帮你搵钱 你帮我清仓」,《分分钟需要你》唱道:「有了你开心也都称心满意,咸鱼白菜也好好味」。

然而,大湾仔们该开玩笑时玩笑,该认真时认真,第二期,当堂前点单与后厨做菜出现交接失误,林晓峰给食客多做了一道没有点的皮皮虾时,他特地跟食客郑重道歉;谢天华的炒蛋没有做好,绝对不敢拿出来糊弄食客,必须重做。

这就是《大湾仔的夜》借着这样一家餐厅,传递的一种正确的奋斗观——

乐观开朗、团结一心、努力上进,但不逼仄,不倾辙,不内卷,而是有灵魂地工作,有心地经营人生。

这样的奋斗,这样的人生,才是有大智慧的。

时代大智慧:一个大湾区的交互枢纽

《大湾区的夜》之所以受关注,因为它可能是地方特色最浓郁的一档国民综艺:

人是粤港澳的人——一群港星大湾仔;

菜是粤港澳的菜——一个港式大排档;

地是粤港澳的地——一处东山口街巷。

这么一个不管是人、还是景、还是物,都有地方特色的综艺,在国产综艺中是凤毛麟角的。而厉害之处在于,这么有正点粤港澳风味的节目,竟然出自湘人。

正是在这一个湖南视角的粤港澳风综艺中,我们才知道,粤港澳一体化早已流通起来:

第二期中,来了好几拨的食客,其中有两拨人,都是香港来到广东闯荡的人,一波是中年人,2000年就来到了这边,算起来已经有超过20年;一波是青年人,说,「我希望更多香港青年跟我们一样,来到大湾区这边,改善自己的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大湾仔的夜》其实是一个交互枢纽,它既是做给内地朋友们看的,让大家看到,既看到当下粤港澳大湾区的火热,也看到这个火热其实由来已久;

也是做给港澳朋友们看的,就像陈小春在节目中说的,从港澳到粤,人更多,天地更广,要走出来,世界观才没有那么窄。大湾仔的五位哥哥,都在港澳文化圈中有比较大的影响力,他们本人其实也是打开世界、出来奋斗的一批人,40岁、50岁的前辈们尚可到天大地大的大湾区中奋斗、创业、白手起家,何况20岁、30岁的青年人呢?所以,他们也是一个榜样的力量。

而这,则是一个有时代格局的大智慧。

1号结语

对一档好节目,1号从来不吝啬夸奖。

《大湾仔的夜》就是一档值得夸奖的好节目。

它的好,好在它不是喧哗地、招摇地、用力地证明自己好,而是在咸鱼白菜中、在平平淡淡中,让你感受到一层一层的大智慧。

它先立好了自己的「本」,让节目本身就是一个在行业意义上有智慧的节目,才有这份智慧,去传递更多的人生哲学、时代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