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就是“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其实,“群众路线”并不是共产党的首创,孙中山很早就提出过类似的思想,提出了“三民主义”,但是,真正将“群众路线”发扬光大的,还是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写道:“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

可以说,毛泽东思想就是“群众路线”的集大成者,谁掌握了这个思想,谁就能取得成功。

对于这一点,林彪就深有体会。

林彪在党的“七大”时,曾经发表讲话说:“要想真正地学习毛主席的东西,就要掌握一个的东西,就是人民立场,人民路线,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如果不把握住了这个东西,那我们碰到一个问题,一种意见,就是不知道到底对不对。”

同时,林彪还列举了我党历史上的几位领导人,比如陈独秀、李立三、张国焘、王明、博古等人,说:“在大革命时代,陈独秀就不依靠人民,而依靠同盟者,依靠冯玉祥,结果来了一个反水。陈独秀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脱离群众,就是依靠资产阶级,不依靠人民。……李立三、王明、博古等人犯的左倾错误,也是脱离群众,不依靠人民。”

最后,林彪得出结论说:“跟这些人相比,毛主席就是英明的,伟大的,毛主席提倡的依靠人民、依靠群众是真理,是科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林彪总结得还是非常到位的,后来在解放战争中他也是这么做的。

全面抗战胜利后,为了全力争夺东北,毛主席特地把林彪派去东北,主持大局,还对罗瑞卿说:“受任于乱军之际,奉命于艰难之间,只有林彪去了,才可以把东北的党、政、军、民各方面统一起来。”

不得不说,毛主席看人的眼光是非常精准的。

长期以来都有不少人认为,林彪只擅长打仗,搞政治工作、群众工作不在行,在东北主要靠政委罗荣桓。实际上,这是很片面的看法,林彪其实一直都很重视政治工作、群众工作,也深知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因此在东北期间,他并不是只管打仗,而是党、政、军、民一手抓。

刚到东北后不久,林彪就对大家说:“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扎扎实实建立根据地,先把土匪打掉,派几万干部下乡搞土改,迅速发动群众。发动群众越快越好,越深越透越好。要消灭国民党,必须要有根据地,要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只有充分发动群众。”

在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党在东北早期的工作重点就是发动群众,搞土改,建立根据地,迅速将东北的民心民力调动了起来,东北青年们纷纷踊跃参军,让东北野战军的实力迅速壮大起来。

而且,不光部队的实力得到了壮大,在后勤补给方面更是形成了源源不断的优势,根本不用担心后勤的问题,出现了任何问题,广大群众都会第一时间解决。

这就是“群众路线”的伟大力量,也是我军之所以战无不胜的秘诀所在!

据林彪的秘书谭云鹤回忆说,林彪在东北时,不管去哪里,都要让秘书带着一个小公文箱,里面装着几本毛主席的著作,林彪只要一有空闲,就会翻开看,从毛主席的著作里吸取营养。

而且,林彪不光自己喜欢读毛主席的著作,还号召下面的将领们也都来读,曾经专门给萧华、程世才、罗舜初等人发电报,说:“你们虽在战争中很忙,但仍须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弄清战略思想,必须研究毛主席战略学第五章。应将该章作为我军的战略训令。在该章内当着重研究战略退却、反攻开始(这一节中尤当着重研究三条结论)、论集中兵力问题、论运动战。对这四节应反复研究,切勿当做普通文章看过去了,而应当当胜利的诀窍来看,作战指令来看。决不可看一两遍就放过去了,应当常常拿起来看。只有这样,才能用这种思想来影响你们的实际行动,则能使南满今后的作战与局势,得到新的发展。”

(参考资料:《毛泽东与十大元帅》《解读林彪》《十大元帅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