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供图

供图

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11月26日,80多岁前一天才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下称:省一院)接受了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胡老先生已经能下床走路了。胡老先生的术后恢复被加速,得益于医生运用了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其进行手术,使得手术更加精准,创伤更小,术后恢复也更快。

当天,记者从省一院获悉,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近日已正式落户该院。

手术视野可放大10至15倍

省一院泌尿外科主任肖民辉介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蒙圈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术机器人。该机器人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从医学角度讲,就是高级的腹腔镜系统,它的设计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来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其应用范围很广,可为泌尿外科、胸外科、普外科、心脏外科、妇科等多科室疾病患者提供服务。

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泌尿外科副主任余闫宏为一名50多岁的女性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余闫宏表示,和传统手术比,微创手术本身就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床位周转率高等优点,而这台手术机器人除了具备以往微创手术的所有优点外,还拥有更多更突出的优势——突破人眼局限,为医生提供更清晰、逼真的人体3D视野,并可将手术视野放大10至15倍,即使是细小血管也能一目了然。

同时,手术还突破了人手的局限,4只机械臂可旋转540度,是人手活动范围的3倍,且可过滤掉主刀医生拿刀时“手颤”的现象,避免手术意外,创口仅在1厘米左右,出血少甚至不出血。这样一来,手术的成功率得到提高,副损伤减少,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更短。

第四代手术机器人功能更强大

肖民辉介绍,省一院此次运用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结构可以用“三头四臂”来形容。拥有医生控制平台、患者手术平台、视频影像平台3个操作平台以及4只多角度灵活自由的机器手臂,外科医生在远离手术台的操控台上观察立体的腔镜手术画面并进行操控,“人”的技术和方法被系统转化为数据信息,经过处理后传送给机械臂,机械臂再根据指令具体实施手术。

据悉,与第三代机器人相比,第四代手术机器人功能更加强大。第四代机器人自带高级智能图像处理功能,超清晰3D-HD影像系统放大十倍影像,图像更加高清;机械手臂更小更轻,活动范围扩大,可实现全胸、腹腔的手术操作,可进行更复杂困难的多象限手术;头顶悬吊装置使机械臂以群组方式旋转,这为手术环境释放出了宝贵空间;全新设计的内窥镜,使用更加简单方便,一插即用,从而使得手术时间大幅度减少;机械臂摆位时,采用激光定位辅助,智能精准定位,让医生更灵活地操控外科微创手术器械,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重建,为患者提供更彻底、更快速康复的诊疗方法。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4家医院拥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省一院医务处处长邹弘驹认为,这一核心技术的引入,给医院和医生带来一个好帮手,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让广大患者受益。“这样高精尖设备的引入,对医院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医院将坚持管理先行、服务优先,用好设备,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