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想去本地一家经常逛的古玩店里喝茶闲侃,结果到了后发现门头上了一个大大的铜锁,玻璃门上贴着一张纸:本店迁至某某地点......

打电话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房租又涨价了!我又驱车走了20多公里才找到新地方,原先阔气的门脸变成寒酸的老破自建房,一堆古玩就那么堆在一块,怎么看都不像做古玩生意的,倒像是收破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店主的心态倒也平和,反正早年做生意已经赚够了养老钱,现在利润抵不上房租,干脆换个清静的地方,权当打发无聊时间。在闲聊中,他说了很多当下收藏行业青黄不接的现状,我来总结一下吧。

一、硬货积压库存

硬货的成本很高,动辄几万、几十万,但利润又算不上高,开张吃三年在现在完全是扯淡。能吃得下硬货的基本就是那么几位熟客,但当下经济算不上好,熟客的资金也不敢轻易投到古玩里了,店主就积压了数百万的货在仓库,有古玉、高古瓷以及铜镜等少量杂项,只能等行情好的时候再拿出来处理了。

二、老普货利润抵不上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精品老普才卖得上价,比如康熙民窑青花之类的,其他老普货亏本都难卖。比如说店主花1万多块钱在乡下收的各种形形色色的盆碟碗罐,还有泥胎佛像、铜法铃、铜印、书籍古钱等,破破烂烂无人问津,卖了半年多才回收1000多块钱,没搞头,也绝了店主再去铲地皮的念头。

三、新手“不讲武德”

南宋·湖田窑莲瓣纹直口钵

新手逛店基本就一句话:捡漏或一夜暴富。没眼力,不懂行情,更“不讲武德”,市价15万的南宋湖田窑,直接照脚砍:“2000块钱卖不卖?”店主不拿拖把轰人就算是仁义了。还有一堆人经常跑过来说:“专家给我的祖传铜币、祖传瓷器估价几百几千万,你收不收。”店主只能翻个大白眼送客,心里嘀咕:“谁给你估的价你卖给谁去,我才没兴趣。”

四、懂行的人少之又少

几根烟的功夫,店主就说了实话:卖假货比卖真货赚得还多!为啥?跟风收藏却不懂行的人太多了。你拿一件高古瓷出来,讲历史、文化、工艺,人家才不感兴趣,张嘴就是:“你们店里有没有到代的元青花、汝窑、鸡缸杯?”店主只能说:“得嘞,应有尽有!”然后把那些从景德镇批发过来的仿古器摆出来,单价100块批发的器型能卖好几千,运气好碰到个“肥羊”能赚好几万!

五、交流会变成“吹牛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年还是照例去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交流会,现在的情况是,搞现代玉器、翡翠、油画、银元等藏品的商家,经常忙得不可开交。搞古玩的却大眼瞪小眼,边喝茶边吹牛,场面话一套套的,互相瞄了几眼对方的藏品,鼻孔里“嗤”的一声根本瞧不起,然后又心照不宣的开始拿高仿坑新手。真正的硬货却不敢拿出来,要么怕同行背后“打枪”,要么只在自己的小圈子展示。

六、后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店主说他认识一个同行,现在天天督促自己的儿子,去学自媒体经验,搞直播、微拍、群拍,怎样吸粉怎样带货,还让自己的儿媳当主播,天天在直播间里用腻得发齁的声音喊着:“哎呦大哥您来了,快来看看这件瓷器,这纹饰这胎色,买下来绝对升值。”您别说,真假混着卖生意还不错。店主心里也痒痒,后浪都会搞网络了,自己这个前浪死守着一个破门店没出路,以后儿子想接盘自己的生意,还得顺应上时代啊。

七、古玩热潮终将褪去

那些年,被鉴宝、拍卖等炒作信息吸引入行的藏友,至少一半以上都要被淘汰。这一行,终究还是有钱、有闲、有悟性的人才能坚持下去的,文化底蕴太重要了,它能让一个人真正领悟的收藏的本质:藏品先藏德!古玩热潮终将褪去,剩下来的人就是“神仙打架”,眼力才是永恒的唯一标准。

八、不要劝朋友玩古董

店主最后语重心长的说:不要劝朋友玩古董,不然你会结个仇家!真正的到代古玩,已经进入最后的“拼刺刀”阶段,高手仍然能利用信息差捡漏,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会沦为韭菜,成了各种骗子的“提款机”。在这一行没个扎实的基础,真的碰都不要碰,还不如玩玩现代精品,再过若干年也是不错的收藏品,须知只要是精品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这番讨论我总结了一下写出来,就是想告诉大家,搞收藏真的没那么简单,一个人的眼力水平,导致对藏品的认知差异巨大,但是人总有一种“自我暗示”心理,不自觉的会过滤负面信息,只往好的方面想。众多诈骗公司也就是利用这种心理用“一夜暴富”来诱导藏友,从而导致收藏行业乱象丛生。不如放下“心结”,重新打好基础,让市场越来越干净,只有众多藏友的水平和收入都提升上来了,古玩收藏才会重新热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