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甘肃,我们每个人的普遍印象大概就是一个字"穷"。如果问你甘肃环境怎么样啊,脑海只会浮现出沙漠的场景。如果说甘肃唯一能被人记住的那可能就是"兰州拉面"了吧。那么兰州到底穷不穷呢?我们以最直观的GDP来说明吧。根据官方去年的统计,甘肃省的常住人口大概是2502万人左右,全省GDP产值为9016.7亿元人民币。那这样算来,甘肃的人均GDP只有36000元。但是这只是人均GDP,除去那些大企业家,有钱人,其实普通人也许根本达不到这个数字。这也确实能反应出来甘肃是真的比较穷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甘肃到底为何会发展成这样呢?甘肃穷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甘肃的历史。

想必大家听过这样一段话:"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山西,五千年历史看河南,八千年历史看甘肃。"要知道我们中华文化有记载的历史也不过是上下五千年,甘肃的文化已经贯穿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始末。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都觉得甘肃人不是汉族人,就连他们自己也会心生疑惑。那么在漫长的历史交融中,甘肃人到底是哪个民族呢?

【秦朝时期】甘肃被认为是秦人的发源地。西周末期,周幽王昏庸无能,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居然拿军事防御开玩笑,这里说的就是有名的"烽火戏诸侯"。后来,犬戎族对西周展开猛烈进攻,西周被迫向东南方后退,在撤退途中,由于秦人护送有功,周王就把甘肃这块土地送给了秦人。要知道当时秦人在周王手下不过是一个喂马的,再加上甘肃被犬戎族侵占,本来就是一块烫手山芋,但是,经过秦王六代先王不断的拼战沙场,最终夺回了甘肃,并且将自己的版图逐渐东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朝时期】汉武帝时期,出了一个有名的使者,张骞。汉武帝为了开拓西边的版图,不得不派遣一个得力的大臣前往探路,而张骞就成了当时合适的人选。为了帮助张骞顺利出使西域,汉武帝命令当时的霍去病前往护送。而当时就在甘肃这一代,匈奴非常的猖獗,一度进攻中原。但是霍去病凭借自己熟练的军事指挥能力,成功将匈奴族镇压。当时为了巩固这一地区的安宁,汉武帝将中原的很多老百姓派往甘肃与匈奴族和月氏族一起生活,为的就是达到同化的目的。

正是因为这样复杂的种族聚集,所以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甘肃这个地方一直处于战乱时代,再加上地理位置险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难以保障自己的日常生活需求。

我们都知道甘肃的地图是南北跨度长,地理形貌复杂,因此直到50年代左右交通才开始发展起来。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的铁路网、航空网。但是即便如此,至今很多地方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仍然没有铁路通过,甚至连高速路也很稀缺。比如甘南地区。

除了交通不发达,甘肃的自然资源也是分布不均匀,导致难以开发。其实甘肃的天然气、太阳能、石油、风能等资源很丰富。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处在两千米的高海拔地区。煤炭资源零零散散分布全省,难以统筹规划。

由于上个世纪人们的对于森林的大肆砍伐,造成甘肃水土流失严重,尤其它本身就处于黄河流域的范围中间。尽管我们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绿色发展,退耕还林,变沙漠为绿洲等措施很多,但是也难以在短时间恢复甘肃的生态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现在的甘肃发展已经走向了正轨。就在百年前,甘肃人们的生活简直就是水深火热。当年法国的一位摄影师在中国记录下了甘肃的珍贵画面。

上图是三个孩子背着竹筐去捡粪球的画面。那个时候我们的主要出行工具还是马车,农田干活的也是牛、驴。所以路上随处可以看到这些动物的粪便,当时和我们现在不一样,是没有环卫工人的,也不会有人去主动捡起来。所以这些孩子就担任了这一角色,并不是没事干,而是这些粪球大有作用。那时候家里是没有化肥的,所以这些粪球可以用来施肥,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来取暖。

那时候煤炭资源是很少的,甘肃的冬天也很冷,所以为了取暖,女人们会在冬天来之前制作好木炭。木炭就是木头或者树枝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不充分燃烧下形成的产物。上图就是甘肃的妇女们正在为冬天储备木炭。看得出来当时天气很冷,人们都穿着厚厚的破烂棉衣,她们身后的房子窗户纸也破了。

甘肃岷县小寨村以往有着"天下第一乞丐村"的称呼,当地的村民常年在外乞讨为生。上图就是百年前甘肃地段的乞丐,看样子也是好几天没吃东西了。穿着破烂的衣服,鞋子也没穿,不知道是不是夫妻两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甘肃最穷的时候,乌鸦都没有地方觅食,甚至一度饿死荒野。

总结:小便觉得甘肃自古以来就是各个民族融合的大家庭,这也造成了甘肃常年战乱的原因。再加上地理位置险恶,交通不便,自然资源分布不均,造成了甘肃难以发展。但是如今的甘肃已经和百年前大相径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凭借勤劳勇敢的甘肃人民,美好生活一定会在他们手中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