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读书的时候,唐诗宋词是很多人的噩梦吧,背,背不过,默写,写不对,恨不得和诗人、词人来个当面对峙,你怎么那么能写啊?诗句还好一些,分行分列,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关键是字少!

词就不同了,词一般分两段,平仄押韵,样样不同,而且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相对来说,在“词”这一领域中,现在知名度最广的当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了吧,他的著作好多都是中学时期的必背词句。

但是这位豪放派的著名词人,也有被难倒的时候,而难倒他的人便是王安石。为了教训苏轼,王安石曾经出了一个上联,结果不仅苏轼没能对出来,到千年之后的现在,还没有人对出来,堪称千古绝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王安石的官场沉浮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生性豁达,为人真诚,爱交友,喜好美食。也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李志敏也曾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有意思的是,与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他的仕途,为何会有这么一说呢?

回首苏轼的仕途经历不难发现,他屡遭贬谪,宦海沉浮。难得的是,他还能在贬谪中保持了他豁达的心性,比如贬官黄州时,全家饥寒交迫,后来有一个书生替他向官府申请了一块荒地,苏轼亲自耕种,这块地就是“东坡”,而他自称“东坡居士”。

在此地,苏轼做了很多的诗词,《东坡八首》便是这里的产物:“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这种清新的诗句,体现了苏轼对生命的热爱,就是这种脱离世俗功利和肉体痛苦的生命活动,才会让他在被贬岭南时,做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篇。可以说,他的文学成就是伴随着官场起伏逐渐发展起来的。

王安石,同属“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北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在政治上,他为后人熟知的,就是“王安石变法”。

当时,王安石已官至宰相,为了改善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进而富国强兵,开始主张变法,但是这一举动触及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

宋神宗初时还支持变法,但在曹太皇太后、高太后向神宗哭诉“王安石乱天下”后。神宗对变法也产生了怀疑,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

一年后,王安石起复,继续实行变法,但在宋神宗去世后,后宫妇人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把持朝政,变法宣告失败,王安石也跌落谷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86年,王安石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8年后,宋哲宗亲政,支持新政的章惇执政,王安石才得以配享神宗庙庭、谥号“文”。

政治上的势同水火

现在,虽然王安石的知名度不如苏轼广,但是在当时,王安石的地位远在苏轼之上。彼时,王安石为北宋宰相。

现在,王安石也是历史上公认的政治家,列宁就曾评价他:“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那时,苏轼虽然也当过官,但是却没有王安石那样大的成就。

另外,前面我们提到的苏轼遭到贬谪,其中也有王安石的手笔。当年,为了富国强兵,抵御外敌,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王安石开始大刀阔斧地实行变法。

变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变法政策的实施,官员之间的分歧也不可避免,苏轼就是在这个时候和王安石对上的。

在财税政策改革上,王安石觉得应该在租税、差役、兵役等进行货币化改革,同时给农民提供小额贷款。

而苏轼则主要保留出劳力代役等传统形式,认为政府不应该在小利上与百姓计较太多,两人结下了“梁子”。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轼与王安石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后来,苏轼上书谈论变法的弊端,引起王安石的不满,于是,王安石设计,让御史在圣上面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没办法,只能离开京城,去外地上任(就是被贬了)。

在政治上,两人针锋相对,可彼此心里都明白,对方都是为了国家好。同时,他们的品格也比较好,称得上是谦谦君子,彼此间相互钦佩,对对方都赏识不已。

王安石对苏轼评价称:“不知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而苏轼在读完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也不由赞到:“此老乃野狐精也。”也就是在这份友谊中,两人才留下了一个千古绝对!

品格上的惺惺相惜

苏轼曾牵扯进“乌台诗案”,原因是苏轼到任后,按规定给皇上写奏折,在《湖州谢上表》中,苏轼写到:“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

“生事”原来是司马光写给王安石的信里的,称“变法”就是生事,而“新进”是苏轼另一篇奏折中提到的,认为提拔年轻官员就是新进。

于是,当时的变法者抓住这个理由,认为苏轼在攻击朝廷,借此向宋神宗施压,要将苏轼处死。此时,王安石已经卸任,虽然他已经退隐了,但是宋神宗给了他一个特殊的奏事权。

在之前他从来没用过,甚至他的亲兄弟王安礼遇到政治困难,他都没有用过。然而,当苏轼遭遇此劫难时,王安石上书:“岂有盛世杀才士乎?”

于是,“乌台诗案,上以公疏入方决”,宋神宗将苏轼贬到黄州。大约在1084年,苏轼路过江宁,特意去拜访王安石,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安石听闻欣喜异常,还穿一身与钟山农民没有多大区别的衣服,骑着一头毛驴到江边亲自迎接苏东坡。来不及冠带的苏东坡慌忙出船长揖而礼:“轼敢以野服拜见大丞相!”王安石则笑:“礼岂是为我辈设?”

其实,早在此之前,王安石就一直关注着苏轼的诗文写作,每当苏轼有一篇佳作传来,王安石就高兴地不得了。当初,苏轼遭贬的时候,王安石还出来送他,并给他出来三个上联。

这三个对联苏轼对上了两个下联,但是另一个抓耳挠腮也想不出来,王安石说不用着急,回去慢慢想,可是等到王安石去世,苏轼也没有对出来,这第三个上联就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这个上联难在什么地方呢?七里的一半是三里半,山塘的一半是半塘,而且半塘还是个地名,还要求合辙押韵。其实别说王安石去世后了,就是千年后的今天,也没有人对出来,千古绝对实至名归。

然而,在苏轼与王安石的友情渐入佳境、成为彼此的知音不久后,王安石去世的噩耗传来,苏轼悲痛不已,还作《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

“秋早川原净丽,雨余风日清酣。从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表达了对已逝故人的怀念之情。

苏轼与王安石,虽然在前期因为政见不同而针锋相对,但二人行事光明磊落,即便是有矛盾也是为国为民。正如陆游在《跋东坡谏疏草》中说:“天下自有公论,非爱憎异同能夺也。”也算是“文人相亲”的典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