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不久,此时正值寒冬,在湖北省红安县的一个小农村里,来了两个陌生人,是一位开国将军和随行的警卫人员。将军刚毅的脸上布满了威严,腰杆也挺得笔直,脚步非常匆忙,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此次就是为了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探亲。

随着村子越来越近,将军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纠结,眉头也紧皱起来,这一转变来得太快,身旁的警卫员还以为出了什么事,紧张地询问道:“将军,您是哪里不舒服吗?”将军摇了摇头,眼神坚定地大步向前走去,很难想象久经沙场的战将,此时内心却浮现出害怕的情绪。

乡亲们此刻已经聚集在村口,看见两人后惊呼起来,村子里到处都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将军看到众人,微笑着和大家挥手,热情地打招呼,但笑意不见眼底,他四处张望,像是在找某个人,直到他看得有些累了,却始终不见那人,心情不免有些失落和担忧。

等到乡亲们的欢迎仪式结束,他带着警卫员来到了一处小院落,不少乡亲们也跟在后面,人到门前,却不敢进入,心中那股忐忑剧增,小心翼翼推开那扇因年久失修而发出咯咯声的大门,声响很大却未惊动里面的人,这里住着一位老人,正是将军的老母亲。

图|衣衫褴褛的老妇人 (非将军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进院子,眼前的景象让将军鼻头一酸,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下来,不远处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也感觉到了什么,回过头来,一大群人中她只看见了将军一人,顿时热泪盈眶,两人看着变化都很大,但血亲之间的感应不会错,将军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哽咽道:“我回来了!”

老人没有回话,一直盯着将军的脸庞,情绪肉眼看见的激动起来,随即怒扇他一耳光,这一巴掌打懵了将军,也看懵了众人。之后,老人一头扑进将军怀里,母子二人相拥而泣,要想知道这一巴掌的缘由,还要从他年少时一个“谎言”说起:

少年时骗母参军

这位被打的将军叫做贺健,是战场的一名悍将,曾立下过赫赫战功,且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贺健生于1911年,湖北红安人,在当时那个军阀混战、局势动荡的年代来说,穷苦百姓只有无尽的灾难,运气差点儿,不仅饱受战乱之苦,还需要遭受连年的饥荒。

贺健就出生在一户农民家庭,好在父母精明能干,只需要天天下地干活,一家人的吃喝就不用愁了,就当时的情况而言,也没有达到食不果腹的程度。随着贺健慢慢长大,他变得调皮好动起来,经常会给家里惹一堆麻烦,父母多番说教,甚至是打骂都无济于事。

一来二去,只要做的不是很过分,父母都懒得浪费口舌了,渐渐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贺健的顽劣行为,让一家人着实头疼,特别是让他在家学习种庄稼的时候,好说歹说就是不愿意,父亲也是个暴脾气,抓起一旁的棍子就要打他,幸好被母亲拦住了。

见儿子态度坚决,且不会轻易改变的模样,父亲选择了妥协,说道:“你不想种田,我也就不逼你了,但你总要学一门手艺吧,你说说看想学什么,我想法子送你去。”当听完贺健的回答后,慈父形象立马转变成严父,抡起棍子就要打他,这回母亲也没有阻拦。

贺健说:“我想闹革命,想去参军,想要救国家于水火。”“参军”二字立马就成为了导火线,父亲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边追着他打,嘴里边念叨:“什么活计要命你就要干什么是不?是不是嫌自己的命不够长?小兔崽子,还想着去当兵,多少人参军了回不来你不知道?”

图|红军部队的战士

此事过后,贺健被家人严加看管,因为此时红军部队已经到这附近了,他空有一腔热血,却因家人极力阻拦,迟迟没有找到机会。直到一次,他和家人闹脾气,冲出家门来到街上闲逛的时候,无意间看见了一张征兵告示,不到一秒他就决定参军,投身革命事业了。

虽然对家人心怀愧疚,但此时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国家正处于危难存亡之际,自己的满腔热血和报效祖国的决心,谁也不能阻拦,即便是至亲父母,也无法改变他的决定。另一边的家人,还不知道儿子已经参军的事情,对孩子的叛逆非常生气,没有去找他。

可时间一晃几天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家,此刻再大的气也消了,他们心急如焚,四处打听贺健的踪迹,一天下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夫妻二人十分自责,后悔没有第一时间找孩子,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在军队工作的老友找到父亲,称自己在军队看到过这孩子。

父亲一听怒火中烧,马不停蹄赶到了县城部队,抓了贺健一个现行,直接逼他退伍回家,胳膊肘拧不过大腿,无奈之下,只能遵照父母意愿。回到家,父母心平气和地跟他讲道理,告诉他战场上危机重重,村里那些参军的少年郎没几个能回来,一家人平安才是最重要的事。

但这次短暂的军旅生涯,像是点燃了贺健躁动的内心,对参军、上战场、杀敌人充满了期待,经过此事,他不仅没有按照父母所期待的那样,在家安心务农,反而期待起下一次当兵。他不想每天过着按部就班的日子,革命的种子在他心中深深埋藏,等待时机发芽开花。

终于在贺健年满18岁时,红军部队又来到了湖北,刚好在红安村停了下来,再次得到征兵的消息,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那股热血了,这一次他必须参军,但母亲强硬的态度是一大阻碍,母亲对自己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平凡地活着,但这一愿望在战场上属于未知数。

当时,革命之火逐渐点燃,不少有志青年都认识到了革命的重要性,纷纷不顾危险投身革命,贺健又怎甘心永远在母亲的羽翼下沉溺,他宁愿变成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此次参军势在必行,母亲那边他只能编造一个善意的谎言……

那天,他对家中母亲说:“我要去外地当铁匠,学成归来之时就可以养活自己了!”家人对他有这番觉悟很开心,支持他的想法,也许是母子连心,母亲总感觉事情不对劲,就好像这次分别再也见不到一样,紧紧握着贺健的手,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满脸担忧的母亲,贺健迟疑了片刻,便背上行囊离开了家,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会活着回来!”自此,贺健如愿参加了红军部队,成为了一名战士,展开了他的军旅生涯。

不顾危险,舍生护领导

投身红军部队后,贺健作为一个新兵蛋子,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通讯员,战争接连打响,他几乎没有时间休息,隔个几天就要上战场。虽说贺健是一名新兵,但在战场上却毫不胆怯,彻底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以及机智勇敢、胆大心细的特点。

不论是什么战斗,他永远都冲在最前面给战友们打掩护,远距离射击、近距离搏斗他样样在行,在部队中表现非常出色,部队指导员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觉得他一定前途不可限量,便将他列入了培养党员的名单中。

贺健在多场战斗中,很快就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于1930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也从默默无闻的小兵,不断开始蜕变,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贺健从通讯员、副班长一路上升,当初那个毛头小兵,现如今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了。

1931年初,上级找到贺健,说要给他指派一项重要任务,但没有说清楚具体情况,直到徐向前的到来,他才知道原来是给领导人当警卫员,但这项任务艰巨,自己并无一技之长,顿感失落,不认为自己能将这件事情做好,找到徐向前告知了自己的想法。

徐向前听完,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不用想太多,好好干就行!”从这以后,贺健恪尽职守,寸步不离地跟着徐向前,尽全力保护他的安全,曾救徐向前于危难之际,很难想象当时没有贺健的拼死相救,结局将会是怎样?

那年,“潢光战役”打响,主要指挥官徐向前和陈赓同志来到了前线,指挥将士们作战,战场上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贺健形影不离地守着两位领导人,时刻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前线充满了炮火、炸弹、机枪的声音,而此时,危险也在慢慢靠近。

徐向前和陈赓二人为了更好地观察敌情,冒险跑上了一处高地,正当聚精会神观察战场局势时,对面的敌人朝二人发射了一枚炮弹,可专心研究战局的两人丝毫没有察觉,更没有时间去躲闪,当身后的贺健发现之际,已经来不及提醒了,炮弹的速度飞快,可贺健比它更快。

图|徐向前

他奋不顾身朝两人扑了过去,将两人推至土坡之下,徐向前他们还不知情况,正准备发火,下一瞬,他们刚才站的位置发出“轰”地一声巨响,贺健因为躲闪不及被爆炸的气浪掀翻在地,浑身上下血肉模糊,两位领导人极其震撼,快步上前一遍遍喊着贺健。

此时贺健早已经昏死过去,在巨大的冲击力下,他的肋骨断了好几根,后背也被弹片击中,等他醒来的时候,人已经被送到了医院,可他的第一句话不是关于自己,而是询问两位领导怎么样了,从警卫员本职工作的角度出发,他无疑是出众的,不少领导对此都有实际体会。

说来也奇怪,贺健这次伤得非常重,起码得休养好一阵儿,可他的伤口却恢复迅速,身体痊愈后,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陈赓同志听闻后,特地前来看望他,见他又能生龙活虎了,打趣道:“上一次还好有你在啊,要不是你出现及时,我和徐向前就得去见马克思了。

陈赓这番话是对他英勇无畏、舍己为人的最好肯定,除此之外,他给许多领导人都当过警卫员,负责他们的安全问题。同是警卫员,有些警卫员都不敢离那些领导太近,只有贺健会寸步不离地守着他们,遇到危险时,也是第一个冲出来,让不少领导都对他印象深刻。

1932年,距离贺健参军已经有几年了,这期间他从未给家里写过一封家书,担心家人会担心他,便给母亲写了一封信,信封里还装着他的照片,最起码还可以睹物思人。接到儿子的家书,母亲忧愁万分,心中愈发肯定儿子去当兵了,心痛到难以呼吸,却也没有办法挽回。

当时,贺健老家这边已经沦为了白区,一旦被发现有亲属加入了红军,家人将面临悲惨的下场,母亲也不知道孩子何年何月回来,担心这种照片会生出事端,拿出针线,用硬纸壳把照片缝了起来,并装进一个皮夹子里,最后裹上油布,塞进了墙缝里,心中还是有些放不下。

身经百战铸忠魂,敌人闻风丧胆的“活阎王”

1934年10月,贺健跟随红军部队开始长征,在队伍中多次负责护送领导人的任务,每一次他都会只身一人去前方探路,确认无危险后才继续护送领导,他的这份细心、负责,让不少领导十分满意,上级也开始注重对他的培养,警卫员也逐渐变成了他的“副业”。

有时候护送路程较远,中途必须找地方过夜,为了保证首长的安全,他会第一时间研究沿途的路线,一路上对待任何情况都小心翼翼,减少了许多安全隐患,确定了留宿地点后,他总是反反复复地检查,力求做到每个角落都不放过,夜间也不休息,在首长门外来回巡逻。

凭借着无比细致、负责的态度,和灵活的头脑,一次次圆满完成了护送任务,得到了首长们的一致认可,做好警卫员工作并不在他的长期打算内,他心心念念的地方是战场,想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将敌人打出我国领土,他清楚知道自己文化、军事水平都不过关。

因此便向上级提出了想学习的想法,上级立马就答应了,就怕他对学习没兴趣呢!在红军长征结束,部队到达延安后,贺健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进入了红军大学学习,他如饥似渴地吸取 书中知识,有时还会用实践的方式达到记忆,成绩也属于优异,众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从红军大学毕业没多久,“七七事变”爆发了,自此抗日战争开始,他与凶残的敌人斗智斗勇,多次让敌人吃了大亏,沉重地打击了敌方的气焰,而贺健的军事才能也逐渐展示出来,感受最深的就是那群日军了,因表现出色、指挥有方,他被提拔为晋西独立支队二团营长。

在后来的战斗中,贺健凭借一身出色的本领,在军队中建立起了威望,本人也越来越优秀,接到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他屡次和敌人正面交锋,多次瓦解敌人的阴谋,深得首长信任。

1940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这天首长交给了贺健一个更艰难的任务:护送爱国志士前往延安。与此同时,贺健一行人正在山西,山西距离延安距离可不近,途中很有可能会遭遇敌人袭击,许多爱国志士都是青年,压根不会拿枪杀敌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们却关系着延安能否发展起来的问题,敌人早已经在暗处对这群有志青年虎视眈眈了,恨不得立即上前撕碎他们,阻挡了延安发展,他们的胜算才会多几分。贺健十分谨慎地护送这群青年,无数次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他们,可以说只要由他执行的任务都会转危为安。

就是这样一个不怕牺牲、舍生忘死、为革命事业尽心尽力的贺健,在临近三十都未能找个伴,革命虽然重要,但人生大事也是重中之重,他的战友和首长都为此事焦急不已,但他自己却不急,总是想着再拖拖,拖到政委都想给他介绍对象了。

事实上,别看贺健在战场骁勇善战,军事才能上极具天赋,其实战场上和私下是两副面孔,面对大家的催婚,他曾经说:“我平时不爱说话、脾气又大,军中姑娘看到我都怕,恨不得绕道走,哪里还会有人看上我呢?”众人听后,连连安慰,一人一句,贺健心里暖极了。

第一次分享了自己的心事,其实在军中他有喜欢的姑娘,担心人家不喜欢他这样的,便迟迟没有表达心意,只能将这份心思埋在心底。现在好友都知道了,那必须得帮朋友一把,政委也表示愿意问问人家姑娘的想法,一问才知,这姑娘对贺健是又喜欢又害怕。

害怕他会发脾气,又控制不住那颗小鹿乱撞的心,本人也是处于一个比较纠结的状态。贺健这边知道后,惊喜到不知道说啥,原来自己不是单相思啊!既然双方都有意,那便不用再拖拖拉拉了,在贺健的再三保证不会发脾气下,二人喜结良缘,军中终于迎来了大喜事。

婚后,就像贺健保证的那样,从来没有对妻子发过脾气,生活那叫一个幸福美满,现在他身上的担子又重了,如今他是一个有家庭的人,需要顾忌的东西更多了。特别是随着两人的孩子出生后,战争也进入到紧张阶段,忙于战事,使得他分身乏术,无法照顾妻子和孩子。

出于安全考虑,贺健命人将妻儿送回了娘家,自己则专心研究战事,此时他已经三十有余了,可却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贺老头”,对敌人而言就是闻风丧胆的存在,虽然对他恨之入骨,却又十分畏惧。关于这点,通过一件事情你们就懂了。

妻子被送回娘家,本以为就安全了,但却被附近的伪军捉走了,心里还在窃喜,终于抓到了一个八路军,可以向长官邀功领赏了,长官见后惊得魂都要出来了,怒斥道:“你们好大的 胆子,知道她是谁吗?是‘活阎王’的妻子,还敢把人抓回来,不要命了!

伪军一听到‘活阎王’三个字,顿时吓得双腿发软,恭恭敬敬地将人送了回去,路上一个劲地道歉,就怕贺健会来找他们麻烦,由此可见,他们对贺健的恐惧不是一星半点儿。

又比如说1944年莒()县战役打响时,时任野战军五师二旅四团团长贺健,接到了攻打临沂()方向敌人增援部队的任务,当即作出了“兵分两路”的战略部署,他主要攻打的地区便是李家庄据点,前进途中遭遇了敌人多次伏击,在他的指挥下,均被我军打得溃败而逃。

在路过一座碉堡,我军即将发起攻击之时,自知没有可比性,敌人立即在碉堡上扬起白旗,索性投降算了,最后还能留一命。这个小插曲就这样过去了,部队继续前进,直到深夜降临,部队才到达了目的地——李家庄据点。贺健当机立断,指挥部队趁着夜色偷袭敌人,战士们匍匐前进,靠近时,对着敌人火力全开,漆黑的夜晚陷入了混战之中。

因事发突然,敌人毫无准备,被我军打得所剩无几,到这时仍旧苦苦支撑,他们最大的仰仗就是不远处日军修筑的防御工事。一时间随着防御工事启动,我军部队寸步难行,伤亡也在不断增加,见此情形,贺健不顾危险,拿起一挺冲锋枪走在最前面,带领战士们冲向敌营。

很快,在战士们齐心协力下,防御工事被我方成功炸毁,敌人毫不犹豫就开始逃跑,贺健不给他们这个机会,我军部队乘胜追击,一举歼灭所有敌军,此战过后,贺健名声大噪……

忠孝两难全,一别二十载

随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贺健心中想起了那20年未见的母亲,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到故乡,看望母亲。但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他一时走不开,等到终于将事情处理完时,便立马安排了回乡探亲的事宜,也就是开头那一幕。

图|贺健将军

时隔20年再次见到儿子,母亲内心百感交集,更怨贺健这么多年来就寄回一封信,让她饱受思念之苦,时时担心他在战场上的状况,当即就给了他一巴掌。

众人事后得知原委后,无不为之动容,贺健这次探亲在家没待多久就要走了,临走前母亲对他说:“好好带兵,照顾好自己。”言毕,母子二人相拥在一起,自古忠孝两难全,他对母亲是愧疚万分的,这么多年都没有给老人家尽过孝道,可没有国哪有家呢?

1955年,贺健被授予少将军衔,此后一直在岗位上散发余热,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直到1983年因身体原因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