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老师,他写道自己曾经带过一个学生,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但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那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成了让人头疼的问题。虽然那个孩子每天都按时去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也没有无故不完成作业,但成绩却越来越差,家长给他报了辅导班也没什么起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老师教他的时候已经是初一了,新的环境,这个孩子还比较受欢迎,也结交了几个朋友,可是随着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他的成绩垫了底,那几个要好的朋友也跟他疏远了,结果呢,他就开始厌学,甚至逃课了。结果他就破罐子破摔,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

这位老师对这个孩子的成绩进行了分析,无非也就是父母期望值过高、孩子的压力过大、家庭教育的缺失等等,都是些老生常谈,但是这个孩子的遭遇却让我觉得痛心。我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一个原本聪明活泼的孩子最后成了学渣?想来想去,大概是因为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动力,就心理学而言,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或者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一个人优先对一定事物产生注意的倾向。由此可见,想让孩子学习扎实、成绩进步,首先就要提高他对学习的兴趣。

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这本书里,介绍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

所谓的五顶学习帽,指的是孩子学习的五大动力,分别是学习内驱力、情绪自控力、习惯自控力、学习竞争力、学习抗逆力。

比如学习内驱力,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具体做法是:和孩子一起找一件他感觉最成功或者最失败的事情,让孩子陈述这件事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如果失败了,是否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某方面的能力,从而获得成功?如果成功了,是否还可以挑战更有难度的事情,怎样才能不断的获得新的成功?通过了解孩子对成功和失败的看法,以及以后是否在思维和行为方面有新的改进,就可以判断孩子在对待这件事情上是成长型思维还是固定型思维。那么家长在接下来的教育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激发孩子的潜力,培养学习内驱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可以从小就为孩子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不管是家长讲故事,还是广播里播放的故事,他们总是专心致志地听。家长可以利用这一时机因势利导,适当教孩子认认字,不要求孩子写,更不要求孩子记,只要他们认识,能把一个小故事读下来就行。孩子听得多了,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能掌握这些字。有一天,家长会发现,孩子已经能很连贯地把书上的故事琅琅上口地读出来。当孩子在阅读课外书刊时,家长可利用读物内容,作为与孩子对话的内容。这样,孩子在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可以不时地受到启迪,并逐步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与习惯。

一旦孩子小时候就培养出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长大后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这本书里,作者介绍了很多实操性很强的办法,通过各种案例让家长们对号入座,学习到各种相应的方法,促进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总的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是教育孩子的一个根本着眼点。有了兴趣,当然就不愁孩子的成绩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