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刑辩大律师收到二审辩护委托

轰动一时的北大高材生弑母案,在走过了数个年头之后,迎来了一审宣判结果。吴谢宇因为触犯故意杀人罪、虚假身份证明文件罪以及诈骗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

意料之中的判决结果,令人唏嘘,吴谢宇父亲的亲属第一时间提出上诉,认为宣判过重,希望法院改判。

且不讨论二审改判的可能性,近日,法律界一则新闻又引起了关注此案的人的好奇心。据称,一位邢辩界的大拿级律师收到了吴谢宇从看守所中转送出来的信件,信件的核心内容,是他希望由这位法律界大神出山,担任他的二审辩护律师。

律师最终是否接案,我们尚不得而知。此案证据链条完整,从刑事诉讼的角度看,似乎二审律师能突破的点并不多。但是根据中华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嫌疑人,如果没有辩护律师的,法院会指定辩护律师为他免费辩护----换句话说,只要吴谢宇案上诉了,他一定会有一位律师替他辩护,维护他应有的合法权利。而对这个举动,吴谢宇本人对法庭和新闻媒体都曾明确表示:希望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他愿意余生用他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回报母亲。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重新审视这起离奇悲悯的弑母案,在法不容情的严酷程序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本来有大好前途的年轻人陨落,活在自我世界里的高材生,最终以这样可悲的形式,走出了他自己的世界,拥抱了正常人的感情、伦理和认知,却同时,要面临着最严厉的惩罚。

活在自我认为的世界中,是吴谢宇与其母亲双重悲剧的缘起

作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吴谢宇,拥有着令其他父母羡慕的好成绩,这种外在的光环掩盖了他自身心理上的问题:对人和人的关系存在错误的认知,以至于长久以来,他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和真实的外部世界脱轨了。

在庭审中,当检察官问吴谢宇问题的时候,他针对几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显示出了这一缺陷。

问:你是出于何种目的骗取被害人钱的? 答:我以为他们对不起我们家。请大家注意,这是我以为,因为这不是事实,是我自己瞎想出来的。我以为,我爸最后放弃治疗回家等死,那是在09年下半年,我以为是因为没有钱治病,而我想着说,作为亲朋好友是否应该倾尽全力帮助。我以为他们没有错,我以为我们家走到最后一步,他们有责任,都是我以为的,一切都是大错特错,不符合事实,完全不符合。

从流传出来的庭审记录里面,这连篇累牍的我以为,不难看出,吴谢宇对他父亲的去世,很痛苦,这种痛苦转化成了一种愧疚,愧疚最后转化成了恨意。有过至爱亲朋去世经历的人都有类似的体会,痛苦会让人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认知混乱,大部分人会将痛苦转化为愧疚,认为自己没有做好,没有照顾好,没有付出足够多,等等,造成亲人离开的遗憾。当然,大部分人也都会止步于此阶段,并被时间慢慢治愈,即便有人长久的走不出这种痛苦,也会把愧疚转化为恨意----对于命运不公的恨意。

一个聪明的、敏感的、高智商的孩子,恨意却被扭曲了------本该是对命运不公的恨意,却被扭曲为对亲朋的恨意。吴谢宇反复表达了他错误的想法,他认为父亲的死,这些人都有责任----所有人都对不起他们家,都对他父亲的去世有责任。

这些人里,责任最大的,毫无疑问是他的母亲,尽管他此处没有提到。

他可能憎恨过自己的无能,无法留住父亲的生命,并将这种憎恨,转移到了母亲身上。

如果母亲谢天琴足够聪明或者足够敏感,也许她可能发现儿子的错误认知,从感情的角度出发,她的及时纠正,或许能避免这一结局。然而,事实肯定不会这样发生。媒体报道中的谢天琴,是一个严肃认真乏味不擅情感沟通的母亲,她很爱她的儿子,但她并不善于捕捉儿子的想法。从她的角度来说,她也是受害者,且并没有做错什么,命运的毒打暴击,对她的伤害,绝对不弱于她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可能从来都没有发现过儿子对她的恨意,或许发现过,也忽略了。毕竟,当检察人员询问吴谢宇,父亲生病期间,母亲对他有没有照顾,如何照顾时,吴谢宇的回答非常正常。

他说: 我妈为了照顾我和我爸,她付出了她的一切。我知道这个,我从小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我妈更好的女人(哽咽)。也没有比我妈更好的妻子。没有比我妈更好的妈妈。我妈妈每天都做家务,然后照顾我爸吃药,带他去医院。她从早上五点钟就忙,忙到晚上九点十点才睡觉。累,她只是偶尔,没有抱怨,没有,她只是显得有点累而已,没有抱怨。

吴谢宇坦诚,他看着母亲的辛苦和劳累,他认为母亲扮演了一个好妻子好妈妈的角色。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而父亲带给母亲的,只有累和想念。那么,他觉得这种生活没有意义,他觉得母亲会和我自己想的一样,他想母亲和他一起‘回家’。

直面死亡,可能让这个高材生开始思考深邃的哲学问题,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的价值等等。失去的感觉让他承担不来,父亲再也不在了,这个缺憾无法弥补,只有死亡,才是最终的团聚。

这种负面的思维,吴谢宇应该从来没有和母亲沟通过。庭审中他也表示过,这一切都是他自己认为的。显然无论生活如何辛苦,谢天琴都不曾想过自杀,在她的认知中,生活辛苦却也充满了希望,毕竟丈夫虽然去世,优秀的儿子却成长起来了,还获得了令无数人艳羡的好成绩呢。

身为教师的母亲却不是心理咨询师,她没能从儿子那看似正常的生活中读懂他对于生对于死对于失去的困惑和挣扎。或许,即便读懂,她也未必有能力解决这样的问题。生死是一个终极的哲学问题,古往今来,无数聪明人浑浑噩噩的过一生,都未能给这个问题以终极答案。

逃亡期间的吴谢宇更是彻底迷失了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了明天的人,手握着诈骗来的巨款,肆意挥霍着自己迷茫的恨意,他花掉巨额的资金用来买彩票,而且给同居女友花钱也是毫不吝啬。夜晚时他在酒吧里,灯红酒绿紫醉金迷的打工,挥霍人生。可以想见,弑母和诈骗钱财都没能让他的恨意消磨掉一点半点,他更加彻底的活在自己崩塌了的世界里。被捕反而是一种救赎,起码在看守所,吴谢宇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的认知。

庭审结束最后,吴谢宇为自己辩护,他说,公诉人说的非常好,因为他指出了我最根本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自以为是。任何理由都不能够成为犯罪的理由,是的,像我当初,觉得出于某种目的,可以无视其他一切,包括法律,为了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做的事情,就什么都可以做。

聪明如吴谢宇,已经在这几年非正常的生活中,认识到了真实的自己----一个活在自己混乱逻辑里的人,自以为是的认知,与正常的世界格格不入。严肃而控制欲强的母亲,甚少与他进行心理上的交流,只会给他提世俗认可的要求让他达成。寻找不到终极答案的孩子,最后举起屠刀,杀死了自己和这个世界最深切的连接。

活着会比死去价值更大?不管事实如何,这都不会成为律师辩护的理由

吴谢宇案引起的关注是非常广泛的,青少年时期本来就是一个人塑造个性,从家庭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重要时期。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家庭变故,学业压力,甚至两性困惑等,都可能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改变人一生的轨迹。弑母是极端的恶性犯罪,但在逃亡的数年中,吴谢宇又再未曾有过杀人越货的恶劣行径,他与父亲和母亲之间,纠缠奇怪的感情关系,也是媒体关注和大众议论的焦点。

杀人偿命,历来是国人最为认可的信条,但消灭一个人不是目的,挽救才是核心。吴谢宇在杀人之后,曾想过的自杀,统统在被捕之后,转化成了强烈的求生欲,最后写信给著名律师,希望求得生机。

不管活着还是死去,不管高材生对社会对监狱还能创造多大价值,这些说辞是不会成为律师辩护的理由的。生命无价,没有谁比谁的生命价值更高,被害人的生命是一去不能复返的了。保留死刑,也是希望死刑的震慑力,能让所有人在举起屠刀之前,想到这一点,在关键时刻放弃,因为生命无价。

但此案留给大众的思考,绝不会随着二审宣判结果而消失。无数在课堂拼命读书学习的孩子们,面对着人生一个又一一个的关口,究竟心理是怎样的认知,怎么能在下一个聪明的吴谢宇产生犯罪念头之前,就被正确的认知熄灭犯罪的火苗,这,才是这个案子留下的最大的思考。(■ 文| 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