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设计师的“烧脑游戏”,砸了。

文 | 佳璇 星晖

编 | 石灿

最新一季《梦想改造家》的B站评分还剩3.4分,大约是上一季的三分之一。

在此之前,作为地方台的常青树综艺,《梦想改造家》向来以口碑稳健著称。这是一档由东方卫视出品的家装改造类真人秀节目,开播于2014年,至今已有八季。

长久美名的崩塌,只需要盖一栋房子的时间——甚至只是一个热搜的时间。

11月21日,话题“梦想改造家的最差设计出现了”迅速冲上微博热搜榜。节目组口中所谓“甘肃农村土房重建后变梦幻田园居”,在网友看来其实是“132万改造老屋成红砖毛坯房”,其中落差引发全网热议。

登上微博热搜的《梦想改造家》

人们为什么愤怒?谁应该为之负责?

马失前蹄的《梦想改造家》,暴露的不只是一档节目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翻车”的家装综艺

造价132万的红砖房,正在掀起舆论巨浪。

11月20日,第八季《梦想改造家》播出第六期,主题为“改造西北空巢之家”。承接这一项目的建筑师陶磊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在北京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当日晚间,豆瓣小组陆续有观众发帖,对本期节目中的建筑设计提出批评意见。次日上午,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目前累计阅读量已破4亿,讨论量达6.6万。

核心矛盾在于,现在的设计结果与老人的需求初衷存在明显错位。

节目中的委托人杜兴昌,是甘肃省白银市一位68岁的农民。他希望拥有可供全家人共住的乡村住宅,理想的样貌是一座二层的乡村小洋楼。然而陶磊团队接手的结果是,最终建成的红砖房与委托人的初始需求相去甚远。

节目播出时的红砖房

更让网友感到愤怒的是,根据节目组公布的数据,这座红砖房的投入资金高达132.6万元。考虑到当地的家装市场情况,132万的价格奢侈到令人费解。

狭窄昏暗的走廊、缺失的适老化设计,种种不接地气的艺术理念引爆了网友的愤怒情绪。而陶磊的某些举措在网友看来只是自嗨,比如从北京调来工人参与施工、刻意营造光暗的视觉差异……

深陷舆论漩涡中心的建筑师陶磊,最后一条微博停留在节目播出前夕,目前已经积累了5万多条网友评论。网上流传着一张截图,内容是陶磊本人在同行交流群里解释称,目前节目展示的信息不够完整。

网传陶磊发言截图

然而这份说辞并不能平息多数观众的怒火,“退钱”“重建”的呼声愈演愈烈,节目组与赞助商也无法置身事外。

11月21日晚间,《梦想改造家》官方微博发布情况说明,致歉并表示节目拍摄时改造还未完工,节目组和委托人的子女们各承担一半费用。11月22日上午,节目赞助商立邦发布声明,将敦促节目组守住初心,妥善完成委托人对家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赞助方立邦发布声明

委托人杜兴昌与家人则回应称,房子目前还没有交工,还没有搬进去住,房子好坏等入住后才能客观评价,设计建设费的钱当时交了一些。

随着事件影响扩大,针对陶磊本人的批评不断展开。

22日,有微博网友称,陶磊在北京的住宅涉嫌违建。22日下午,顺义区高丽营镇城管执法队一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注意到舆情,执法队员已前往陶磊住宅进行测绘,测绘后会将结果上报。

另有网友表示,2021年6月,陶磊(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曾因违反《安全生产法》而被朝阳区应急管理局罚款5000元。

群情激愤之下,红砖房事件不断发酵。

22日,原央视《交换空间》主持人王小骞结合工作经历,针对此事发声。24日,话题“村民说132万红砖房不如自家5万的房”登上微博热搜,当地村民的发言被各路媒体引用传播,阅读量超2.2亿。

王小骞抖音声援委托人

与此同时,主流媒体相继发声。

央视网置评称,我们暂不能因一些未完成的照片而大动肝火,艺术源于生活,不能因前卫的理念而脱离了具体实际,不能因精英的思维而忽视了大众审美。央广网则发声表示,设计师对艺术理念可以有追求,但是设计师最重要的初心是要以人为本。

事实上,红砖房并不是《梦想改造家》第一次遭遇争议,也绝不只是单独一档节目的问题。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综艺节目有哪一幕让你看了最生气?”有人就举出《梦想改造家》中廖开民的表现,获得了1.7万点赞。

那是在《梦想改造家》第一季,当时的委托人是翻译家王志冲,他是98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译者。接受委托的设计师名叫廖开民,改造项目针对40多平方米的房子,花费了将近40万人民币,还砍去了老人家夫妇倾注心血的树木。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设计师廖开民在改造中途声称要前往西雅图,从此一去不返,给老人家留下了一片烂摊子。节目组再也无法联系上他,不得不中途更换设计师。这一出闹剧后来被观众们称作“廖跑跑”事件,影响恶劣。

离开的廖开民

可以想象,如果“廖跑跑”出现在如今的综艺节目中,掀起的舆论风波恐怕不会逊色于今天的红砖房。

另一桩“悬案”发生在2017年初,一位曾参与《梦想改造家》第三季的业主在天涯论坛发帖,控诉房屋改造中的质量问题,表示设计与施工方面均存在缺陷。业主与节目组沟通不畅,双方各执一词,是非难辨。

业主在天涯论坛发帖

哪怕是元老级的家装类节目《交换空间》,也无法逃脱失败案例带来的恶评。荒唐的颜色主题、离奇的内饰风格,都曾在当年引发过“不如不改”的评价。

尽管争议不断,但是不得不说,家装改造真人秀始终是极具生命力的综艺品类,可谓长红多年。为什么家装改造综艺能一次次征服观众?又是怎么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装改造综艺有多“香”?

在红砖房事件之前,《梦想改造家》的节目口碑一直很不错。根据豆瓣评分,节目前三季均在9分以上,第四季至第七季也都在8.7分以上,被称为是家装改造类综艺节目的“天花板”。

《梦想改造家》过往豆瓣评分

可以看出,观众对于家装改造类综艺一直是“长情”的。这类节目可能很难成为“顶流”“爆款”,却能长期拥有核心受众的关注,和源源不断渴望加入的参与者。

在东方卫视的《梦想改造家》之前,播出时间最久、国民度最高的家装改造节目是CCTV2的《交换空间》。

《交换空间》于2005年4月播出,这也是大多数观众对于国内家装改造类节目的最初记忆。节目每期选出两个家庭,在设计师和装修团队的带领下互换空间进行装修。通过规定时间和有限预算的玩法,以二次改造的DIY过程为重点,增强节目娱乐性。同时,在装修过程中,参与者无法看到自己家庭的装修进展,在节目末尾才能收房。

《交换空间》豆瓣评分

“拆盲盒”式的收房体验,是《交换空间》最大的看点,从某种程度上讲,前面所有的内容都在为这一刻作铺垫。

节目把主持人带领选手验收房间和另一对家庭选手、设计师观看过程的录像交叉剪辑,重点突出蒙眼时对房间的幻想和摘下眼罩看到“新房”时的表情,将节目悬念推向高潮。据栏目制片人张铁忠讲述:“到最后的两个家庭收房环节时,收视率能升至0.6%-0.7%”。

那是属于《交换空间》的“黄金时代”。开播之后,该栏目收视率节节攀升,迅速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财经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仅一年后节目首播时间就被调整至每周三19:30的黄金时段。

历经数年的创新和维护,《交换空间》成为央视经济频道的品牌栏目,收视率曾达到生活服务类节目从未达至的0.62%,单期收视率高达1.95%,广告有效收视率在央视经济频道排名第一。

2019年10月,改版后的《交换空间》最终停播,但属于国产家装改造类综艺的故事从未结束。

在《交换空间》之后,《梦想改造家》是家装节目垂类里第一个做出声量的“入局者”。第一季节目于2014年播出,此时距离《交换空间》首播已有近十年之久。

和倡导自主动手、轻装修重装饰的《交换空间》不同,《梦想改造家》聚焦于与住房难题息息相关的家庭故事和人物命运,通过颠覆性空间布局重置,细致入微的人性化设计,突出“设计改变人生”的情感主题。

陈陈是《梦想改造家》的忠实观众,从第一期节目关注至今。她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在节目中,我最喜欢奇葩户型、小面积空间、老洋房改造这几种类型。”

《梦想改造家》部分节目标题

这也是《梦想改造家》最鲜明的节目特色。奇葩的房型、狭小的空间、昏暗的环境,看似无法解决的居住困难,都由设计师在有限资金、有限空间里根据委托人的特殊需求进行彻底改造,真正解决委托家庭的住房难题。在这种情况下,观众看到的节目标题多为《上海13平方逆天挑战,4室1厅巧格局》《独居老人便利房,30平当120平用》《胡同25天梯房变“积木”别墅》《不舍的老房子,“昏房”变婚房》等等。

这是一场以设计师为主角的“烧脑游戏”。在一个难度颇高的“命题作文”下,设计师如何做到完美扣题,甚至超纲完成任务,将改造价值升华,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是节目能否收获高收视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档节目而言,阅卷老师不只是委托人,还有播出后面向的上万观众。

为了解答好这些难题,节目组必须选择拥有过硬实力、挑战欲浓厚、同时和房屋问题匹配度较高的专业设计师。不少设计师因出色的“解题能力”得到大众的喜爱,比如被网友们调侃为“老倒霉蛋”的设计大师赖旭东。在这档节目里,他时常拿到让观众直呼“头秃”的题目,不仅改造难度大,预算也少得可怜,因此不得不使出“十八般武艺”完成任务,其温柔谦和的性格也让他收获大量年轻粉丝。

赖旭东改造“绝无仅有的家”B站弹幕

除此之外,“最奇葩空间的魔术师”王平仲、“最有人情味的设计师”谢英凯、“最长情的陪伴”史南桥、“最文艺的细节控”青山周平等等,在每一季节目中,观众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梦想改造家》更是设计师向大众展示个人品牌的舞台。据经济观察报报道,设计师青山周平因在节目中走红,在C端和B端都积累起足够的口碑,互联网巨头百度邀请他设计展厅,万科、中粮、阳光100以及链家等大牌房地产公司更是奉他为座上宾。

节目组、设计师、委托人,还有不可忽视的赞助商,最理想的结果是让四方在《梦想改造家》中实现共赢,为节目“常青”带来源源不断的活水。而实现这种共赢的前提是:观众对节目买账。

谁来为翻车“背锅”?

市场对家装改造类综艺保持着高昂的热情。

据娱乐独角兽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上线家装改造类综艺超过17档。尤其自2016年以来,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崛起,家装改造类节目数量呈井喷趋势。三年内,市场涌入了10档家装改造类综艺。这些节目的内容形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改造素人房屋、二是明星家装改造。

对于改造素人房屋的节目类型,表面上看设计师与素人之间是甲乙方的委托关系,实则隐藏着特定节目模式之下,设计师、节目组与素人之间的话语权隐患。

从“翻车”情况上看,《交换空间》中业主不满意改造结果的案例更多,但由于参加节目的业主并不承担装修费用,赚到了装修资金和设计方案的“便宜”,对于失败结果的宽容度自然随之上升。《梦想改造家》则不然,由于素人也要承担部分费用,双方的委托关系加强,对于改造结果也会有更明确的期待。

红砖房公布的装修费用

与此同时,案例的困难程度和设计师的能力及“咖位”,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这种风险。毕竟在节目之外,大多数普通家庭很难拥有让知名设计师亲自操刀改造的机会,何况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

这类改造素人家装的节目模式,赋予了设计师强主导权,给予他们传达个人设计理念和进行艺术审美表达的空间。

《交换空间》的制片人张铁忠曾表示,真人秀其实不是《交换空间》最吸引人的地方,实用性和服务性是节目的基础。同时他也提到,节目的另一大价值是为平时工作繁忙的设计师提供了一段平时难遇的自我时间和设计对象——他们几乎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理念进行设计。

“正因如此,我们节目中的设计师几乎完全把设计对象当作个人的一件艺术作品来完成。”张铁忠说。

经常跟随《交换空间》栏目组外出录制节目的编导杨晓正说,在节目特定情境中,设计师和业主的地位几乎完全翻了个个:生活中,是业主设计好了房子的装修结果让设计师等人来完成;而在节目中,设计师是主角,许多精妙的设计理念往往让业主惊喜连连。也因此,在节目录制后,业主和业主、业主和设计师往往成了好朋友。

同样,在此次《梦想改造家》红砖房“翻车”事件中,设计师几乎占据着绝对主导权,节目组只承担观察者和记录者的角色。素人虽然在前期提出改造需求,却并不能参与或监督改造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对于素人需求的理解程度、设计理念和创意将成为改造结果的决定性因素。

这期“西北空巢之家”题目的宽泛度,让改造过程“雪上加霜”。对比《梦想改造家》过去的经典改造案例,大多局限在低预算、小面积、怪布局等苛刻条件之下,设计师的重点在于解题,需要“带着镣铐跳舞”。

然而,在“红砖房”的设计过程中,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出,设计师对于整体方案的态度相对坚定,与委托人的审美需要发生矛盾。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与设计师过往设计经验和审美习惯有关。同时,前期项目整体预算的规划、对于当地建筑材料和人工技术水平的了解,也呈现出相对失控的状态。

设计师与委托人之间部分想法差异

限制更少的情况下,建筑师反而走向了失控的一端。节目组在设计阶段缺位,但面临着节目上线的硬性要求。由于综艺节目周期受限,交房阶段的拍摄节奏变得格外急促,况且疫情还在客观上耽误了施工进度。对业主收费的设置,更是将失控后的舆论风险放大到极致。

种种失控的后果被数度叠加和扩大,最终造成了这略显荒诞的一幕:价值132万的半成品。

2016年秋天,《梦想改造家》栏目组曾策划出版了一套图书,收录了节目中的内容,为大众提供灵感。面对难题的挑战欲和贴近生活的参与感曾经是节目热度的关键所在。

《梦想改造家》衍生图书

但是今时今日,当节目内容挑战了观众心目中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平衡,大众便成为场外的裁判。即便委托人一家在镜头下露出满意的笑容,观众也有权提出朴素的质疑,有权凭借生活经验做出反抗。

红砖房风波之后,《梦想改造家》们或许需要重新思考,节目组的定位在哪里?角色是什么?最终,他们如何承担起造梦的责任?

参考文献

焦点房产网: 《<交换空间>——一个节目的蹿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