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逍遥镇胡辣汤的商标风波刚平息,潼关肉夹馍又被推上风口浪尖!

11月24日,有网友爆料称,潼关肉夹馍协会以商标侵权为由在全国起诉了数百家餐饮店。记者通过天眼查证实,潼关肉夹馍协会有213条开庭公告,其中80%以上为原告,起诉理由主要为集中“侵害商标权纠纷”和“商标权权属、侵权纠纷”,被告遍及内蒙古、吉林和河南等全国多个省份。

“逍遥镇胡辣汤”商标风波仍在发酵,“潼关肉夹馍”商标纠纷又将地域品牌的归属问题拉回到舆论的中心。

图片来自网络

专家:地理标志的诉讼类案件近年来时有发生

关注“逍遥镇胡辣汤”商标风波的人们或许还记得这样一个镜头:

“本来是想把家乡的东西给它带出来,然后发扬光大。”一名被迫连夜摘去店名中“逍遥镇”三个字的店主,面对镜头,眼里充满了迷茫。

“潼关肉夹馍”的店主们如今也同样面临着应诉的抉择:要么赔钱停用商标,要么缴纳加盟、授权费。

早在11月21日,就有媒体报道称,河南的几十家小吃店的商户因卖的肉夹馍带“潼关”俩字,被陕西“潼关肉夹馍协会”告上法庭,要求赔偿3万至5万元不等。如果需要继续使用“潼关肉夹馍”商标,需缴纳99800元。报道显示,多数商户认为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为被告很无辜,也不认同“潼关肉夹馍协会”的起诉,认为“潼关肉夹馍协会”不是在维权而是在敛财。

表面来看,两起事件的起因并不复杂: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注册了“逍遥镇”商标;潼关肉夹馍协会则握有“潼关肉夹馍”商标。

“在司法层面,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关于地理标志的诉讼类案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马擎宇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理名称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的主要识别部分,商标被许可使用者之外的人如果需要使用该地理名称说明商品的产地,必须举证证明其商品来源于该地理名称所指的地域产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图来自中国政府网

打造品牌的目的,不应是收取“保护费”

两个协会的维权风波,也让“地理标志产品”重新引起社会关注。

2021年3月1日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生效,这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协定,也意味着“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虽然整体来看,各地良莠不齐的“逍遥镇胡辣汤”和“潼关肉夹馍”,对两个品牌并不是好事,但两个行业协会这种粗暴的做法对品牌的损伤亦不可小觑。

没有了散落各地的小店面,“潼关肉夹馍”和“逍遥镇胡辣汤”的品牌价值也会受损;没有品牌的赋能,小店面的利润亦不能提高。在彼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大背景下,又该如何打造品牌?作为地理标志国际保护的主要推动国,法国相关经验或许可以借鉴。

以法国香槟委员会为例,这是一个半官方机构,可制定和发布各项规章制度,并负责实施和监督。在组织结构上,香槟委员会有两位主席,其中一位来自酒商、另一位则来自果农,从结构上很好地保证果农与酒商双方的利益。香槟委员会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从葡萄种植、采摘、加工到零售终端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也就是说,在终端市场上每一瓶香槟酒都有一个等级证书,证明了它被全程监管,也是其品质的保障。

地方政府应主动发挥作用

据多家媒体报道的最新消息,潼关县商业局已对此事进行开会协商。

有网友评论:两个协会如果真的立志打造成地理标志品牌,那需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是,起点决不应是“收会费”。

马擎宇认为,地方政府作为地理标志保护的执行者和获益者,首先应科学划定地理标志商品产区范围。地理标志产品之所以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源于其承载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而这些承载要素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因此,如何避免单纯的以行政区划为标准而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就成为地方政府在地理标志保护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从逍遥镇胡辣汤到潼关肉夹馍,再到各地知名的美食特产,如何从文化价值中提取商业价值,城市的相关部门或应主动发挥作用。

因此也有网友发出感慨:两个协会暴露出的不成熟,会是打造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新起点吗?

■记者 刘天瑞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