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里滕豪斯被陪审团判定五项罪名均不成立,当庭予以释放。他的无罪,标志着一些媒体和一些人将会遇到麻烦了。

哪些媒体呢?就是在新闻报道中歪曲事实,抹黑凯尔的人;那些人呢?就是说凯尔是种族主义者、白人至上主义者的人,其中就包括拜登。

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的时候,凯尔称拜登侵犯了他的名誉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题是:凯尔可以起诉拜登吗?

答案是可以的,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在任期间有刑事豁免权,但是没有就民事方面做出规定。要厘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两个最高法院判例。

第一个判例是1982年的尼克松诉菲茨杰拉德案(Nixon v. Fitzgerald。但是最初,这个案子是由作家菲茨杰拉德在1968年提起诉讼的,时任总统尼克松等人被列为被告。尼克松认为:作为总统,他享有不受起诉的权利。但是他的这个观点在联邦地方法庭和上诉法庭中都没有被采用。

于是尼克松将案子上诉到了最高法院,案子就变成了尼克松诉菲茨杰拉德案。1982年,最高法院作出了有利于尼克松的终审裁决,最高法院认为:总统在履行职务期间,对其行为产生的民事后果,享有不被起诉的权利。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认为,那凯尔无权起诉拜登啊。

可是,最高法院裁决说的是总统在任职期间、履行职务时的民事行为后果,享有不被起诉的权利。

但是,如果总统的民事行为发生在他任职前呢?

这我们就需要知道最高法院的第二个判例了。

1997年,最高法院就时任总统克林顿起诉琼斯一案(Clinton v. Jones作出了判决,所有大法官一致认为:对于发生在任职前的民事行为,总统没有豁免权;对于发生在任职中,但是却与总统职务无关的民事行为,总统没有豁免权;最高法院还判定:针对在任总统的各项民事起诉,只要符合前面的两项条件,联邦法院都不得推迟审判,不必等到总统卸任后才审理。

拜登正是在去年大选前,在一条出现了凯尔·里滕豪斯的视频推文中,提到了“白人至上主义者”这个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拜登完美符合最高法院在1997年判例中定下的条件,他可以被起诉,而且联邦法院也不必等到他卸任后才审理。

就看凯尔要不要起诉拜登了。

凯尔在接受采访时,还提到了actual malice这个词,这说明凯尔是有备而来。actual malice这个词可以翻译为“实际恶意”,这个词在美国的最高法院判例中占有重要地位。哪个判例呢?即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

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的裁决中:最高法院认为,当公众人物、政府公职人员或者正在竞选公职的人,作为原告起诉第三方诽谤时,他就必须证明第三方所发布的言论是出于“实际恶意”。即要么被告知道自己说的是假话,要么是不计后果地做出虚假言论。

拜登当然是公众人物,凯尔在案发时也是公众人物吗?在案发前,他不是;案发后,他的确也是公众人物了。

所以,凯尔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去起诉另外一个公众人物拜登时。就需要证明拜登的言论是出于实际恶意,是要故意侵害他的名誉权。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凯尔是有备而来的原因。

不过,实话实说,这类案子很难赢。凯尔和他的律师要在法庭上证明拜登的言论是出于“实际恶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这涉及到一个言论自由的问题,法庭可以认为:这是拜登对公共事件的讨论。凯尔的律师也在采访中坦率地承认:起诉拜登的话,赢的可能性很小。

不过,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凯尔也可以起诉MSNBC、CNN等左媒,在这方面,也有过别人的成功经历。

2019年,16岁的尼克·沙曼(Nick Sandmann)在一场活动中,戴着一顶上面写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红色帽子,面对几个黑人示威者。尼克面带微笑,没有做任何过激的事情,反倒是示威者对他大吼大叫。

不过,这妨碍不了一些媒体称呼他是“种族主义者”、“白人至上主义者”。

于是,沙曼以侵害名誉权为由,分别将一众媒体告上了法院。目前,沙曼已经与华盛顿邮报、CNN达成了和解,拿到了不少的赔偿(数额未公开)。目前,沙曼还有六个案子正在审理中。

一些媒体在报道凯尔·里滕豪斯时,有过实际恶意吗?我认为是有的。他们在报道中,隐瞒了很多细节。

更有甚者,比如MSNBC的记者,在报道凯尔·里滕豪斯案时,甚至还去跟踪陪审团的大巴车;如果这不是“实际恶意”,那什么是“实际恶意”呢?

希望凯尔能够起诉MSNBC等媒体,并拿到一笔不菲的赔偿,祝他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