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到了,感恩节富有美好的寓意,更多的节日不仅是节日仪式,而是一个善解人意的提醒。感恩节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善良,不要忘记珍惜和感恩。虽然不是我国的节日,很多学校和家长会利用这个契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教孩子感恩师长为他们成长的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和学校也希望通过感恩教育让孩子更听话,更懂事儿,更孝顺。但是感恩并不是孩子说一句“谢谢”,更不是朋友圈的感人话语,活动的仪式化是感恩速成,并不等于感恩教育。一些感恩活动富有煽情的话语让孩子哭得欲罢不能,带来的是内心的负担和愧疚

01、感恩教育不是速成

有一年高考前夕,一所学校进行的考前动员活动中,有一个感恩环节。高三所有学生2000名,齐刷刷一排排跪在地上,给父母磕头三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懂得感恩,曾有报纸称这种感恩教育变味了。

类似的感恩活动很多,一曲满怀感恩旋律的音乐,一番饱含深情的话语,学生们泪流满面,哭声此起彼伏。一位老师通过亲身经历讲述了关于学生的感恩教育:之前的学生不听话,不好好学习该骂就骂该打就打,现在这种教育方式不行,学校曾经进行感恩活动,感觉效果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学生们在集体感动痛哭之后,听话了,学习也积极了,可是好景并不长,就恢复原形。但每到开学季,家长和学校却乐此不疲地继续感恩教育,又一轮的哭跪,然后又一段时间继续恢复原形。

成人在形式化的感恩教育中看到的是孩子变得听话,管理起来省事儿了,其实对孩子来说是在绑架他们的感情。山西师范大学的教授李海云曾经说:孩子们在专门创造的场景接受隆重感恩教育的,只会感到因为被迫带来的亏欠,因愧疚表达的感恩并不是出自灵魂深处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一朵云被另一朵云推动,一棵树被另一棵树摇动,一个灵魂被另一个灵魂唤醒,这才是成功的教育。速成的感恩教育只是短暂的形式,并不能深入灵魂,这不是真正的教育。

02、孩子发自内心的感恩,才能化成动力

东京奥运会,我国年龄最小的跳水小将全红婵,如果不是因为奥运会推迟,她的年龄都不够参赛资格。在一举夺冠的轰动时刻,所有人为她喝彩,被掌声、鲜花和无穷的赞美包围。而下了领奖台接受记者采访时,全红婵的一段话让全网泪目。

当被问到为什么技术水平这么高,全红婵非常真诚而认真地说:就是一遍一遍练习,因为妈妈得了一种病,我不认识那个病的名字,要好多钱来治,我就想给妈妈治病,要赚钱……。说到中间她已经哽咽啜泣,此时她的心中一定浮现出了妈妈的身影。

一个14岁的小姑娘,甚至对奥林匹克精神和奥运的概念都懵懵懂懂,但却有一个信念“给妈妈治病”。热爱加上信念是支撑她成功的关键。在这个小姑娘内心,对父母的感恩和回报之情已经化成了巨大的动力。她曾在采访中说,自己训练的累和苦,从不告诉父母,她去参加比赛也不会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父母知道了要看电视,就耽误了爸爸工作妈妈做家务,比赛结束拿了奖后告诉他们。因为没有钱,其他孩子去游乐园习以为常,但这是她的心愿,全红婵连队友给她一颗糖,讲笑话逗她开心,就满怀感激

父母没有给她足够丰厚的物质,但却让懂得体谅父母,懂得感恩深入内心。感恩不是任何说教和提醒,而是孩子发自内心,这样的感恩会化成动力,也会变成信念,变成通往成功的行动。

03、感恩教育在于潜移默化

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毋庸置疑要提倡要推行,但是感恩是人们的一种感情,因为心怀感恩可以更善良更懂得爱。感恩教育不是在一番慷慨激昂的煽情之后给父母洗一次脚,更不是“洗脑”教育。感恩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并不是以感恩作为教育内容举办一场活动。

父母的言行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教材,如果生活中不懂感恩的父母,有上千次形式教育,效果也甚微或者根本没效果。如果父母是一个尊老爱幼,善良懂感恩的人,日常生活中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与人相处懂得理解她人,体谅、尊重老人,帮助弱者。

父母的这些生活态度,为人处事原则,孩子看在眼里学在心里。不需要作秀,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点点滴滴已经渗透到孩子内心,成为他人生观的一部分。

凌晨妈妈来叨叨:

任何教育和感情都是点滴积累、循序渐进地引导出来的,孩子的习惯不管好与坏,也是日常中耳濡目染的结果。与其费劲力气利用节日的契机形式主义地灌输感恩,不如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父母用行动做出示范。这样孩子学到的感恩存在实际意义,他们的感恩也将发自内心的。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