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动用550万军队从南、北、中三个方向对苏联三个城市群发动进攻。战争前期,由于苏军准备不足,德军推进得异常顺利,到11月时已经推进到莫斯科城下,苏军精锐部队被歼灭殆尽,南、北、中三个方向的战线均告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1年11月7日,苏联在德军兵临城下之际如期举行了红场阅兵,参演部队在接受检阅后直接开赴战场。经过长达一个月艰苦卓绝的战斗,苏军打赢了莫斯科保卫战,将德军击退200-300公里,战争进入拉锯阶段。随着冬季的到来,德军陷入战线拉长、补给不足的困境中,失去了进攻能力。

据报道,12月5日苏军发动反攻之际,莫斯科附近的气温骤降至零下40度,德军对莫斯科的冬天准备不足,配备的棉衣、手套不足以御寒,军用车辆的汽油、防冻油也凝固,甚至因气温极低而拉不开枪栓。由于补给线受到袭扰,德军缺乏御寒物资,不得不靠燃烧汽油取暖,更加剧了德军的补给紧张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如果仅仅是物资补给困难,还不足以拖慢德军的进攻速度,关键因素是苏联对莫斯科以西进行了残酷的坚壁清野行动。在1941年夏天,趁连日大雨、德军进攻困难之际,苏联高层指示苏军实施焦土抗战,撤离和疏散所有民众后,又用列车和军车运走所有粮食、燃料,烧毁所有房屋、树木,还炸毁了第聂伯河大坝。

这种自杀式的坚壁清野给德军的进攻造成了很大困难。在冬天来临后,德军在占领区找不到一粒粮食,也找不到任何一座可以取暖的完整房屋,连可供燃料的树木都没有。

正是靠这种近乎同归于尽的打法,苏军才在连续溃败中站稳了脚跟,争取了难得的喘息时间,后来才能从容地调集远东地区的人口和工业力量补充兵源、生产战争物资,在后来的战争中发动反击,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