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海,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南山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三级高级警长。作为一名交警,他已扎根深圳40多年。1979年12月,深圳市公安局交通大队正式成立,那时的宝安县公安局治安股交警班只有17人。一个岗亭、一把太阳伞,就撑起一个片区的交通安全。

转眼间,40年岁月流转。期间,袁海任职过道路巡警、事故处理、特勤中队等多个岗位,始终抱着一个目标:保障出行安全和道路畅通。

无数个酷暑与寒冬里,袁海和同事们昼夜不停地开展巡逻,走街串巷地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为了交通安全,他们一直在路上。

交规面前,人人平等

袁海经手处理的案件数不胜数,他并不局限于完成工作任务,还时常思考总结。比如,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肇事者的共性和解读交通法规的意义......“发生交通事故,多数时候是因为人们没有考虑违规的后果。而法律的意义,就是规范人们的行为。”袁海说。

在口岸事故处理大队时,袁海接到很多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事故的案件,且当事双方均各有诉求。在进行事故责任判定时,袁海会通过监控视频、行车轨迹、路面刹车痕迹等谨慎还原案发时路面情况,从不偏向任何一方。“如果所有人都遵守交通规则,绝大多事故便可以避免。”

时代在变,初心未改

“交通安全是一件防大于治的事。”袁海说。为了减少辖区交通事故的发生,袁海和同事们一直致力于宣传交通安全知识。过去,交警们需深入一家家学校、单位、企业,给驾驶员们讲课、播放事故案例视频;如今网络日益发达,许多交警在网络上走红,只需通过新媒体,便可向更多市民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更有助于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袁海对此感到十分欣慰。

尽管时代在变,袁海和同事们对道路安全畅通的期盼和所付出的努力未曾变过。

守护与见证

40年来,袁海和同事们的工作条件从简朴变得现代化,也见证着深圳城市的发展——从只有1个交通信号灯发展到有3000余个电子控制信号灯;从自行车巡逻发展到铁骑巡逻管理;从一部电话发展到集对讲机、电子监控、智能终端为一体的现代化交通指挥网络。

此外,通过大数据,利用“拉链式通行”“潮汐车道”“反转通行”来提高通行效率......深圳交警织密织细覆盖全城、高速传输的城市交通安全畅通感知网,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推进智慧交通建设,不断为深圳市民创造更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除了见证发展,深圳交警也在每个节点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全。1997年香港回归,袁海和同事们护送驻港部队返深,那时的自豪和兴奋之情他至今仍记忆犹新。近年来,中高考期间,深圳交警护送考生准时抵达考场、搭载忘带准考证的考生回家取证的场景时有发生。袁海说:“这就是公安精神,尽管时代不同、岗位不同,但也要把服务人民、保护人民的初心传承下去。”

视频制作 广东省公安厅新媒体中心

编辑 陈丽君

审核 周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