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章:我的医生朋友

前几天,跟一位三甲医院的朋友聊天,他是单位里微创介入学科带头人。

他会在手术结束后画出一张自己想象出来的“秘密”通路图分享给他的患者和需要帮助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这种方式被我认为,是一种刻意让信息差缩小的思维模式变化。

而这种变化,正是在新环境下可以促使专业技术水平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本质需求。

在介入术中,面对形态不成规则、扭曲打结、错构紊乱的血管,技术高超的医生凭着想象在脑海中生成了各种各样、神秘而精准的血管通道维像,用以重构正确的路径。

而当你在面对形形色色错综复杂个性化保险案件处理时,不要空谈人性。

因为专业价值会审视你的只会是:思维模式里面的底层逻辑框架。

我们知道,细节决定社会发展的轨迹。

那么如何衡量一个保险案件与司法人文环境完美结合程度呢?

第二章:三种逻辑

于是,这里我要谈的三种底层逻辑,就是保险服务思维里面:隐秘的细节。

第一种:寻找任何保险合同相对方或三方的失误或漏洞,以让对方或三者损失来达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实现;

第二种:公正科学合理地找出问题解决的根本原因和方法,找到法律解释并寻求公众舆论支持,以达委托人合理的合同权益或效益的实现为目的。

第三种:遵循公平定律致力于合同双方以及三者共同减少损失,解决责任配比,用专业水准创造出保险合同的内涵或衍生价值,共赢共生,以致实现共同利益。

第一种是情,第二种是理,第三种是道...

三种服务逻辑都需要练就高超的技术能力来铺垫。

那么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第三章:真相

但后来我又发现,实施中的每一层逻辑框架并不是一层不变的。

就象我们知道永恒的真相其实就是变化一样。

比如我刚刚遇到一个责任险案件:保额80万,伤残比例10级10%,9级20%...,伤者退休年龄,诊断“单侧2-9肋骨骨折”。

迅速协同客户单位和伤者迅速会商解决建议按《工伤评残标准》10级提前调解8万。

本以为一帆风顺,保险公司理赔人员却不认可。

他说因为伤者已退休无法认定工伤,要求按《人身保险评残标准》评残。

再三确认之下、无奈、入戏,按这个保险公司的要求评残9级(按人身保险标准评残),赔偿16万。

注意,这里又有两个涉及两核专业水平的隐秘细节:

1、《工伤评残标准》里面的八级伤残是要求双侧肋骨骨折导致胸廓畸形,九级伤残没有肋骨相关指标。《人身保险评残标准》里面的伤残是只跟几根肋骨骨折有关。

2、肋骨骨折数量的诊断甚至直到出院时都可能不确定性的,因为多数是在愈合过程中骨痂形成才可以被确诊,而根据骨痂产生的量也可以判断大约受伤时间。

最后真相大白:

该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缺少法医学知识框架,

对伤残鉴定标准和检测没有进行系统训练过关,

且无动态更新地学习意识,只是按固有经验办事,

单纯认为《人身保险伤残标准》比《工伤伤残标准》更严格。

态度的傲慢拖延,还弄巧成拙,造成了保险公司本应8万解决而赔偿16万已板上钉钉。

关键是,这个结果客户单位也极其不满意。

连被动获得双倍赔偿的伤者家属间接也对保险公司在处理上拖延散漫不专业而唾弃。

间接性地对保险机构造成了在当地的声誉影响。

这个案件背后的逻辑是:从客户单位的风控层面是解决单位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这个责任范围之外,伤者赔多或赔少与单位无关,

衡量案件解决效果的核心问题是没给他带来后续风险。

虽然这个案件保险公司赔偿了更多费用,但客户单位仍然是有风险(他的法律顾问认为存在视同工伤纠纷)。

所以该客户单位认为,保险公司这种经验主义造成的极其不专业的危险行为导致后面的一系列处理方案对他的利益可能会带来损害,

因此,客户单位的不满意是理所当然的。

经验主义、人为操作地存在,但是经不住专业检验的。

比如我们对畸形愈合并不确定,后面如果争议,也会被要求重新评定。

第四章:启迪

对于保险两核人员还是代理(经纪)从业人员,一定要看条款,研习条款。

专研一个个案件,不断总结就好,实际上很多条款已经打破经验。

举个简单的例子,都以为保险产品有宽限期,错了,不是所有都有,所以最好就是按时交费。

还有某保险公司对于雇主责任险的部分线下产品(非线上定制),制定出一系列从客户需求出发利于解决地方案。

例如无法做出工伤认定的约定,则按《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伤残处理方案。

这种符合劳务纠纷的一种解决方式,实为因势俱进。

<本文完>

第五章:如吟

保险服务思维的动态演变,进展,来源于多去接受和你不一样的独立思考的意见、思维方式,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孤独的、一缕青烟般的思绪。如吟:

独作阡陌语

黯然化浊忧

潦着轻衣孤赏默凭栏

名刹卷青灯
雪过剑无痕
风吟漫天寂寥叠几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