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1年3月,中央军委欲组建空降兵。军委让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从全军野战军中挑选,刘亚楼毫不犹豫地说:“我选15军。”有人问刘亚楼原因的时候,刘亚楼道:“15军生气勃勃,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

而这赫赫威名的15军首任军长,正是秦基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秦基伟将军

死都不离开红军的秦大刀

从参加红军的那一刻开始,秦基伟就暗暗立下了誓言:“跟着共产党,永远干革命。”

1914年,秦基伟出生在湖北黄安秦罗庄,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秦基伟从小就受到了很多的宠爱,虽然家徒四壁,穷困潦倒,但是父母与哥哥、姐姐,还有大伯对他的宠爱,却是让秦基伟童年十分的幸福。

然而,灾难总是会无声无息地到来,秦基伟11岁的时候,家乡爆发了一场瘟疫,先是母亲染病,为了医治母亲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也没有能够挽回母亲的性命,母亲去世后,父亲与大伯也相继染病,不久后就去世了,为了躲过这场灾难,父亲临终之前将女儿远嫁他乡。

家里只剩下了哥哥与年幼的秦基伟,然而还没有料理完家里人的后事,哥哥也没有能够逃过这场天灾,离开了人世,一家六口人,最后竟然只剩下了11岁的秦基伟,孤苦伶仃地在自家的茅草屋中,艰难度日。

图|秦基伟旧照

1927年,革命的洪流涌向黄安,为全天下穷苦大众求解放的崇高革命思想深深刻在了秦基伟的骨子里,13岁的他扛起一杆红缨枪,就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因为当时秦基伟的年龄太小,并没有能够加入起义后的整编队伍当中,而是留了下来参加了地方自卫队。但是,秦基伟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两年后,年满十五的秦基伟终于正式参加了红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小鬼”。

由于自幼就喜欢习武,秦基伟的伯父就将自己珍藏的一口大刀送给了他,虽然大刀上锈迹斑斑,但是年幼的秦基伟还是爱不释手,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跑出去练习刀法。当了红军之后,秦基伟的刀法才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因为善使大刀,秦基伟屡立奇功,很快就当上了红四方面军总部警卫团手枪营的连长。

1931年,红四方面军发动黄安战役,战役打得极为艰苦,敌我双方在黄安县城外的嶂山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阵地几经易手,情况十分的危急,师长王树声甚至已经把师直属的手枪队和通讯班都拉了上去,与国民党拼起了刺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王树声大将

看着前方激烈的白刃战,奉命留守总部的秦基伟再也忍不住了,情急之下,秦基伟一脚就踹开了营长的门,高声喊道:“这个岗老子不站了,老子的连队要上去打仗!”

营长实在拗不过秦基伟之后,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是却有一个条件:“打仗可以,连队留下,枪也留下,你爱上哪去就上哪去。”营长这是希望秦基伟能够知难而退,谁知道秦基伟竟然真的一股脑地冲了上去。

一仗打下来之后,只提着大刀的秦基伟杀了好几个敌人,事后,营长拍着秦基伟的肩膀说道:“不错啊,以后就封你为秦大刀了!”从此之后,“秦大刀”的威名在军中广泛传播开来。

多年之后,秦基伟在接受采访中谈起了这一场战斗,他说道:“哎呀,那时候急得要死,外面打得热火朝天,我们却只能憋着,不能动弹。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手枪营平时跟着总部,方方面面都比其他部队要优越,可是打起仗来咱们也要优越呀,上面发了一长一短两支枪,还有一把大刀,可不是为了好看的,关键的时候不见血,还不如烧火棍呢,当了兵要是打不上仗,还不如不会下蛋的老母鸡。”

图|秦基伟

然而,打仗就必然会有伤亡,1932年,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被迫撤离鄂豫皖苏区向西进行转移,伤员太多只能就地进行安置,秦基伟正是伤员中的一员,一发子弹打在了他手臂的动脉上,伤到了骨头。

部队临出发之前,上级首长来看望秦基伟,亲自给了他两块大洋,让他好好养伤。等到大部队出发之后,秦基伟不但没有离开,反而开始偷偷地跟在大部队后边,与大部队一起进行转移。

在跟了好长一段距离之后,秦基伟发现即便是被发现了自己也不会被撵回去之后,就赶紧跟上了贴近着部队走,在部队宿营的时候,秦基伟就在一边帮着炊事班忙活,战士们吃完了,秦基伟就拿些剩菜剩饭,有什么吃什么。

图|秦基伟

由于秦基伟的伤口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很快伤口就开始化脓,发出一阵阵的臭味,甚至伤口处还长了蛆,疼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秦基伟就解开自己的绷带,让脓水全部流出来,自己将伤口中的蛆全部挑出之后,再用那脏的绷带将伤口缠上。

就这样,秦基伟跟着大部队走了一个多月后,最终还是被部队的首长给发现了,上级见他伤势实在严重,在行进到陕西境内的时候,就让他在一座寺庙中养伤。

秦基伟打死不从,他说道:“我死都不离开红军,我是胳膊上受了伤,又不是腿受了伤,我知道部队正在转移作战,伤员对部队来说是报复,但是我绝对不给部队添麻烦,请首长放心,我一不要担架,二不要牲口,只求能跟着部队继续前进,就是爬我也要爬到秦岭去。

部队首长被秦基伟顽强的革命意志所感动,这才勉强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且派了一位年少的通信员一路上照顾他,小战士随着携带着一袋盐,一路上帮助秦基伟用盐水清洗伤口、消毒,帮他包扎好伤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秦基伟

就这样,秦基伟和战士们一样,身穿着单衣,脚上蹬着草鞋,翻越冰封雪岭,一路上,寒冷、饥饿、疲劳、伤病一直困扰着他,胳膊上的疼痛一度让他几乎昏迷,但是秦基伟硬是咬紧牙关,坚持行军,爬过了6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山,进入四川。

当部队抵达通江的时候,秦基伟的整个胳膊因为治疗不及时的原因,已经出现大面积的溃烂,人也瘦得只剩下骨头。后来,在精心护理之下,秦基伟的伤虽然痊愈了,但是胳膊上溃烂的地方却是再也长不齐了,一直都是残缺不全的样子。

上甘岭血战,一战成名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秦基伟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教导团,前往山西组建抗日武装力量,与日寇展开游击斗争,著名的“秦赖支队”就是这个时候发展起来的。

从1937年到1947年间,10年的时间里,秦基伟一直奋战在太行山上。多年之后,曾经有人问过秦基伟,战争年代最深的体会是什么?秦基伟不假思索地道:“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

图|秦基伟与周恩来总理

而对这两句话最完美的诠释,就是秦基伟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上甘岭战役。

1950年6月,朝鲜半岛骤然爆发战争,美帝国主义悍然介入其中,硝烟很快烧到了我国东北的土地之上,这一年的10月,在毛主席的正确指挥之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穷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看到一批批志愿军支援朝鲜作战,正在国内为解放大西南而奋战的秦基伟有点坐不住了,在扫除西南匪患之后,秦基伟甚至都没有休息,直接赶往重庆参加中共中央的西南局会议,在会上,秦基伟主动请缨,要求15军进入朝鲜作战。最终,秦基伟与15军于1951年3月,进入朝鲜参战。

1952年3月,秦基伟奉命率军前往平康、金化等地,接替26军的防线组织阵地防御。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艰巨任务,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曾经这样说过:“中国军队现在控制的铁原、平康、金化等地组成的铁三角,是联合国军最大的心腹大患。”

图|范弗利特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30分,范弗利特通过记者向全世界宣布:“金化攻势正式开始(即上甘岭战役)!”半个小时之后,在范弗利特的命令之下,美军发动300多门大炮、40多架飞机以及120多辆坦克,向着我军上甘岭597.9高地以及537.7高地发起猛烈攻击,30多万发炮弹以及500多枚投掷弹,直接将我军表面阵地几乎全部摧毁。

猛烈的炮击之后,美7师与韩2师在坦克的掩护之下,分6路向我军两处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势,秦基伟指挥着部队进行殊死抵抗,先后击退了美军30多次进攻,激烈的战斗让战士们的枪管发烫,没有水能够给枪管及时降温,战士们只能用尿来代替。最后,两处高地的弹药全部用完之后,战士们只能退入坑道之中,继续与美军展开坑道战。

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整整七天七夜,坐镇道德洞指挥部的秦基伟没有休息过一分钟,面对前线不断传来部队伤亡巨大的消息,秦基伟心痛万分,但是他知道,此时必须咬牙坚持,在与15军45师师长崔建功的对话中,秦基伟这样说道:

“告诉同志们,15军的男人流血不流泪,谁也不准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伤亡再大也要打下去,为了全局的胜利,就算15军全都打光了又算得了什么。请告诉同志们,15军打到最后一个人,我秦基伟上去守阵地!”

图|崔建功少将

秦基伟誓言一般的声音,很快就传遍了整个15军,响彻上甘岭阵地,成为了鼓舞战士们英勇奋战的号角。

战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之后,双方战士们全部都杀红了眼,秦基伟发誓:“我要抬着棺材上上甘岭”,美军总指挥克拉克则是毫不顾忌地说道:“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尴尬,也要把这场残酷的、保全面子的攻击打下去。”

敌我双方向着上甘岭战场持续增兵,一时之间,整整10万大军云集上甘岭,一场艰苦的战斗很快就演变为一场更加艰苦卓绝的战役。

在这两处高地之上,美军总共投入的兵力超过17个营,伤亡7000多人,甚至在战后美军连长点名的时候,下面回答的人只有一个士兵和一个上士。但是,秦基伟清楚地知道,我军比美军投入的兵力要少,因此我军的伤亡比例要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美军进攻上甘岭阵地

坚守阵地的部队退入坑道之后,由于持续的轰炸,上甘岭两处高地变成了一片焦土,岩石也全部都成了粉末,有的战士被震得耳朵出血,来不及治疗,最后牺牲在了坑道之中,坑道中我军伤员与烈士的遗体越来越多。

敌人占领表面阵地之后,对坑道中的我军毫无办法,只能采取截断水源、放毒气、放烟熏、炸坑道等方法,意图将我军困死在坑道之。战士们吃饭喝水都变得困难无比,许多战士每人每天只能吃到半块饼干,许多人甚至喝不到一滴水,只能互相喝尿来解除那难以忍受的干渴,其中一个坑道中,十几名战士被活活饿死,即便如此,他们仍然端着枪时刻瞄准着坑道口。

在秦基伟的战斗日记之中,他这样写道:“15军发扬英勇牺牲的战斗精神,一人舍命,十人难挡,许多连队已经打光了,有的连队只剩下几个人,还在坚持着,他们是多么可爱,多么可敬的战士。”

图|王近山中将

几天后,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给前线秦基伟打来电话:“老秦,15军打到现在,已经到极限了,现在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打,一条是退下来再说,由你来选择。”

秦基伟吼道:“司令员,你是信不过15军吗?我不下,死都不下,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上甘岭上!”王近山“啪”的一声拍在桌面上,厉声道:“好!15军不下,但是12军也要上,12军我全权交给你来指挥,再给你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

“王司令...”秦基伟一时之间哽咽无声,还有什么能够比这种无条件的信任与支持更可贵的了呢?秦基伟坚定地说道:“只要兵团首长信任我,保不住上甘岭,我提头来见!”

秦基伟很清楚,此时的板门店谈判正在进行着,上甘岭战役的成败甚至有可能决定着谈判的结果,谁的部队在上甘岭打得硬,谈判桌上谁的腰杆就硬,说话就有底气。

图|志愿军战士向537.7高地发起反击

10月30日,在秦基伟的指挥之下,我军总反击开始,15军在喀秋莎火箭炮团与炮兵团的密切配合之下,全歼597.9高地上四个连的美军,成功收复表面阵地。11月11日,秦基伟乘胜追击,全歼537.7高地上的联合国军,在经历了五个昼夜的反复争夺之后,11月15日,537.7高地上的全部阵地,被我军全部收回。

11月16日,美联社在自己的报道中写道:“到此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即上甘岭)阵地彻底打败了。”11月25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再无力发起反击,范弗利特的金化攻势被我军彻底粉碎。

上甘岭战役,秦基伟一战成名,消息传回到国内之后,全国上下为之沸腾,在毛主席发表的关于朝鲜战争局势的讲话之中,毛主席高度评价了上甘岭战役,这一仗,秦基伟顶住了“世界战争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进攻”,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坚守防御作战的光辉战例。

图|战士们欢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史上最有杀气的阅兵式

1955年,秦基伟被授予中将军衔,同年,秦基伟被毛主席亲自点名前往云南,担任昆明军区的司令员,镇守祖国的西南大门,同时,秦基伟也是177位中将中最早一位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中将。

枪林弹雨中趟过的秦基伟,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性,同时也让他明白了从严治军的重要性。

秦基伟曾经说过:“严才能出战斗力,严才能出过硬的作风,严才能出人才。治军不严,部队松松垮垮,平时问题多,战时就不能过硬。”

因此,秦基伟主张对部队、尤其是对部队中的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大胆地管理。在秦基伟手下工作过的同志们都知道,秦基伟抓工作从来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他交代下来的任务,谁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图|秦基伟

198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北举行一次现代化防御大演习,秦基伟作为这一次演习任务的总指挥,对演习提出了“标准要高,要求要严,工作要细,效果要好”的四个严格要求。

演习最后一天,激烈的战斗场面让邓小平欣喜不已,100分钟的对反突击作战,他不断地鼓掌,战况激烈的时候,邓小平甚至站起身来,身体微微向前倾,就那样专注地看着,在滚滚的烟尘之中,邓小平仿佛回到了波澜壮波的淮海决战战场一般。

华北大演习,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向着现代化迈进的姿态集中展现在了世人面前,给了我国全体人民极大的鼓舞,是对国际霸权主义者一次非常强烈的震慑。国际对这一次大演习评论道:“这是一支精良的军队,是一次精彩的演习,是人民解放军最盛大的一次力量显示。”

图|1981大演习,秦基伟向邓小平介绍情况

1984年国庆,这是继1959年国庆阅兵之后,时隔25年的再一次阅兵仪式,意义重大,秦基伟再一次受命阅兵总指挥,他再一次将四个要求带到了阅兵任务之中,从上到下严字当头,所有的军事活动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钢铁之师,迈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天安门广场,他们威武雄壮,眼神中充满了坚毅与肃杀之气,这一次阅兵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装备最新、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同时,也被无数人评为是:最有杀气的一次国庆大阅兵。

秦基伟对部队、对工作十分的严格,但是,他也是爱兵如子的典范,他认为,要带好兵,首先必须爱兵如子,带兵要爱兵与从严治军是一致的,秦基伟说道:“从严治军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要真正做到这一条,首先必须以爱兵如子为基础。”

图|1984大阅兵总指挥,秦基伟

战争年代,秦基伟虽然整天叉着腰,一副威严无比的样子,但是关心战士们生活的他同样无比细心。长途行军,战士们的脚上打了泡,秦基伟就烧热水给他们泡脚,为他们一个一个地挑泡。

秦基伟历来强调一点,不准丢下一个伤员,行军时,他的坐骑都让给有伤、有病的战士来骑,亲自帮着体弱的战士们扛机枪,带头带着战士们一起唱军歌,鼓舞士气。秦基伟要求,部队的伙食一定要搞好,让战士们能够休息好,吃好,每一次下部队视察,秦基伟都要去厨房、养猪房去看一看。

在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时候,某个星期天,秦基伟乘车路过某部队的训练场时,看到战士们还在艰苦训练,他立即叫停了车,下来了解情况,班长报告道:“是连里让我们加班进行训练的。”

图|秦基伟

秦基伟听完后立即将这个团的团长叫了过来,批评道:“不注意战士们的休息,平时训练紧张,星期天战士们要洗洗衣服、洗澡、写家信、看看书,也要休息,一定要给战士们做这些事情的时间,千万不能搞疲劳战术。”

还有一次,秦基伟在听说某部连续发生打骂战士的事件之后,非常地生气,立即召开了全军区的电话会议,要求立即停止这一行为,秦基伟说道:“老百姓将他们的子女交给我们,我们要对老百姓负责,干部与战士在政治上是平等的,我们只有关心、爱护和教育帮助他们的责任,打骂他们,这叫我们怎么对得起老百姓!”

结语

在秦基伟将军的回忆录中,他曾这样评价过自己:“我活着干,死了算,革命到底的初衷,从来都没有变过;我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精神从来没有变过。正是靠着这两点,我在革命道路上磕磕绊绊地走了半个多世纪,勉强跟上了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