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29岁的张恨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春明外史》,这部小说让张恨水一举成名。

此后长达7年时间里,张恨水进入了他创作的高峰时期,相继完成了《金粉世家》、《啼笑因缘》、《新斩鬼传》等长篇作品。

一时,张恨水的名声如日中天,在赚得丰厚稿酬的同时,也赢得了“民国第一写手”的美誉。

在张恨水成功的背后,有一个女人默默地支持着他,这就是他的第二位妻子胡秋霞。

一、白头到老的期盼

胡秋霞原名胡招娣,“秋霞”是婚后张恨水给她起的名字,取自《滕王阁序》里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个人一为秋霞,一为水,颇有希望两个人相守到白头的寓意。

张恨水起这名字的时候偏偏忘记了自己名字中还有个“恨”字,更没想到的是,或许这个字才是两个人感情的终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恨水和妻子合影,网络图

此时的张恨水,已经从安徽潜山老家跑出来了近10年时间。这期间,他从汉口到芜湖,又从芜湖到北京,虽然逃开了他不喜欢的原配徐文淑,但是一人孤身在外,无论是感情还是生活上都需要一个女人来填充。

于是张恨水就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北平一家平民习艺所,那里经常会收容一些无依无靠的女子,等她们到了合适年龄之后,所里会张罗着为她们寻找合适的人家。

正是在那里,张恨水见到了16岁的胡招娣。

胡招娣相貌清秀,性格温婉,张恨水一见就入了眼,于是为她赎身,带她回了家。

正努力靠写字挣前程的年轻作家,显然并不只是想找个伺候自己的保姆,他情愿陪在自己身边的是一位知书达理的红颜知己,即便不能诗词唱和,总也能够红袖添香。

抱着这样的心思,张恨水开始教胡招娣识字。一个诚心教,一个认真学,很快,胡招娣就能自己读书看报了。

在这个过程中,朝夕相处的两个人感情逐渐升温,1923年,28岁的张恨水和胡招娣成婚。

虽然这场婚礼远没有张恨水在潜山老家的第一场婚礼热闹、气派,但是面对自己挑选的意中人,张恨水的感情自非上次可比,他对两个人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期盼,于是把“胡招娣”的名字改为“胡秋霞”,希望两个人永远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好场景。

二、强大的粉丝群

美好的感情是创作的催化剂,这句话在张恨水的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婚后七年时间里,张恨水写下了他人生中数量最多的长篇小说,最有代表性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春明新史》等都创作于这段时间。

张恨水笔下多的是具有梦幻气质的主人公,他们大多是那个年代较有学识的才子或者才女,感情丰富,可是却往往经历曲折。这些都让这些主人公具有较浓的悲情色彩,看上去孤独、忧郁,又带了些浪漫情调。

张恨水作品剧照,网络图

这些人物形象是很容易引起人们共鸣的,所以张恨水的小说在当时很受欢迎,无论是拥有一定地位的社会名流,还是一文不名的校园学生,都不乏张恨水的粉丝。

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张爱玲就是张恨水的忠实读者,当《春明外史》和《金粉世家》在报纸上连载的时候,张爱玲正经历着父母离婚的家庭变故,敏感而忧郁的女孩读着张恨水的文字,几乎是在镜中看到了自己。

张恨水还有一个有名的粉丝就是鲁迅的母亲鲁瑞:每逢张恨水的小说出版,鲁迅总会在第一时间抢购,然后马上给母亲邮寄回去,这在鲁迅先生1934年写的家书里留有印迹:“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三日前曾买《金粉世家》一部二十本,又《美人恩》一部三本,皆张恨水作,分二包,由世界书局寄上……”可见虽然同为写作者,鲁迅本人并不崇拜张恨水,但是他的母亲却是张恨水的铁杆粉丝。

三、沉默的妻子

丰富的作品产出,在为张恨水带来名声的同时,也为他带来了丰厚的稿酬。漂泊多年之后,张恨水终于在北平买下一所宅子,然后把远在安徽潜山的母亲、原配徐文淑一大家子人都接了过来。

徐文淑因为长相普通,结婚之后就一直不受张恨水待见,此时她跟随婆婆来到北平的新家,自然满怀欣喜,可是没想到的是,张恨水却留了一个更大的“惊喜”在等着她。

那就是已经陪伴张恨水好几年时间的胡秋霞,此时她已经为张恨水生了一个女儿,看上去和张恨水柔情蜜意,感情融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恨水故居,网络图

徐文淑就沉默着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她一刻不停地操持着家务,照顾婆婆,照顾丈夫张恨水,也照顾张恨水的二婚妻子胡秋霞,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妹妹。

她看起来不像张恨水的发妻,倒更像是走进这个家门的保姆。

这个私塾先生的女儿默默操持着这个家,她在北平的这个院子里有时候就是一个无声的存在,但是偶尔有她去不到的地方,很有可能就会引来大家的一阵忙乱。

现实无声地证明,她是缺少不得的,尤其是当胡秋霞的儿子出生的时候。

胡秋霞的第一个儿子出生的时候,浑身冰冷,正当别人都准备放弃的时候,已经痛失一子一女的徐文淑却默默地走过去,把孩子抱在怀中,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他,直到孩子终于发出了第一声啼哭。

从此之后,养育这个孩子的重任就交给了徐文淑,这个贤淑的女人也一心一意地抚育照顾着这个孩子。

她自知不能再得到丈夫更多的爱与关注,再也不可能有怀第三个孩子的机会,所以她把这个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来养:当他哭的时候,她在他身边;他笑的时候,她也在他身边;当他的父亲忙于写书,无暇顾他的时候,她在他身边;当他的母亲在外看戏打牌,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她还在他身边。

世间真正的母子感情也无非如此。

北平这所宅子里的日子一直过得很平静。

打破这平静的,是张恨水自己。

四、啼笑因缘

1931年,36岁的张恨水在北平春明女中遇到了16岁的女学生周淑云。

一个著作等身,功成名就,一个青春正好,人比花娇。

他的笔下曾经有那么多才貌俱佳的才子佳人,他的心中曾经流淌过无数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他为他笔下的人物哭泣,他为他们开怀大笑,给了他们美满或者悲惨的结局。

张恨水作品剧照,网络图

此刻,他们的风情似乎都凝聚在了他的眼中,定定地看向那满脸崇拜看向自己的女生。

这是此生唯一的一次沦陷吧?张恨水如果是在写以自己为主角的小说,或许会这样写。

心中掠过的波澜,最终也在家中掀起了让张恨水无法承担的巨浪:得知张恨水别有所恋之后,胡秋霞把所有自己和张恨水的合影都撕得粉碎,然后咬牙切齿地要和张恨水离婚!

相比之下,倒是徐文淑保持着一贯的冷静,她既不吵,也不闹,反倒是非常耐心地劝说胡秋霞,让她看在孩子的份上不要离婚。

最后做出妥协的是张恨水,他提出不让周淑云进这座宅子,自己和她在外面另寻住处。

五、鸳鸯蝴蝶

胡秋霞同意了,她感情复杂地看着张恨水走出这所宅子,去到另一位女子的身边。

那位女子是和自己当年一样的年纪,想必也有着自己当年的美貌,不过,她比自己更优秀:她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据说知书达理,气质温婉,还能歌善舞,擅长诗词。

每一样都是他喜欢的。

这大概就是许多男人最为理想的“君子好逑”吧?

胡秋霞看着那个男人走出门去,原来满腔的爱意都化作了冰冷的怨恨。

张恨水作品剧照,网络图

徐文淑却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像当初新婚之夜张恨水看到自己之后就吓跑的时候,像婚后不久张恨水就离家远行的时候,像自己进了这所宅子就看到胡秋霞已经先入为主的时候……

不知道是她所有的热情都已经磨灭在琐碎的生活细节中,还是消散在日夜诵读的佛经之中,或者,她已经把全部热情都投注到她亲手抚养的孩子身上?

还是,原本就没有?

没有人知道这位看似平常实则不俗的女人在想什么,没人能从她平静的表情上读出她的内心。

人尽皆知的是,当年八月,张恨水就和周淑云结婚,婚后不久,他就将周淑云的名字改为“周南”,取自《诗经·国风》中的“周南”。

同样有着美好的寓意和期待吧?

只见新人笑,忘却旧人哭。

或许每一段感情的开始,都想过要去认真对待的,只不过,谁都想不到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最终这份深情会化为风中的树叶,干瘪枯萎,跌落在地。

仿佛再也无法展翅飞翔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