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天小周老师分享了一篇《》,从老师的层面给不同情况的孩子们一些很具体的建议。有一条评论提的问题,我前几天正好跟六爸讨论了一中午,特别有话想说,但回复有字数限制聊不过瘾,所以今天来随便聊聊。

其实这个朋友的困惑,我也曾经有过。我小时候,语文六姥姥还会管管,比如给我买书,教我背诗,连带我出个差旅个游,回来都要写游记。但数学,六姥姥自己也不行,我五岁半上小学后她再也没管过,也就学龄前带着我玩过扑克牌儿游戏,比如同时扔出两张牌,瞬间就要说两者之和。

可即使没人管学习,没人布置格外的作业,5岁多上小学时还被七岁的同学们智商碾压,别人能考出100分的时候,我也就是九十一二分。但随着年纪增大,我和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小,从四年级开始考100,到五六年级被学校选出两三个人去参加奥赛。六姥姥在比赛的学校门口等我出来后,还跟我说同去考试的同学家长跟她说,同学在家说我是数学小天才。(我那数学小天才纯属山中无老虎时所得到的奉承,在真正的天才面前绝对就是个渣。)

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天才,但在带六六做口算练习时,我却不得不承认,自己生了个普通的不能再普的普娃,她九岁时口算两张牌的和,甚至不如我五岁的时候速度快。所以,那位朋友说自己没人管也能考第一,我真的相信,但都没人管的时候,不也就出了那一个第一么?

家长都不管的时候,就是拼孩子自己。

而且,我仔细地回想,我们小时候真的没人补课么?

记得小学要参加奥赛时,别人都放学了,但学校会把我们几个参加比赛的孩子留下,老师免费补课,美其名曰备战。那时候补课不是花钱买机会,是成绩好才有机会。准备比赛时,我们是比其他同学多做了大量练习题的,刻意练习,在任何技能的精进方面都少不了。这个世界上不乏从不练习也天赋异禀的天才,但我从来都不是,也不奢望自己孩子是。

只是那个时候,能够参加学校的奥数补课是荣耀,所以我们做题也没觉得是痛苦。

不过三十年前,补课确实不是常态。我印象中,只有在初中时有一位同学,家长给他报了电脑课(有时候自习课,他妈妈会把他接走上课),在我们初中的时候,他就有电脑,学的啥我也不知道。但就是这个同学,高考全省第八,去中科大学计算机了。

我们小学同学,参加奥赛培训的三个人,小升初时一个省实验,两个七中,后来一个国考第一当了公务员,一个考到上海财经留上海,还有一个全国前几的成绩去了中央工艺。

我不能说补课,比别人多做练习,就一定能成才,但在大家基本都不补的时候,我们都是额外更多练习的受益者。(国考行政能力测试时,题量很大,很多人是做不完的,我能考高分,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逻辑题有点儿像小时候的奥数题,我做的飞快且全部正确。)

国家的双减政策,我认为是合理的。有些家庭确实不想在教育上花费很大的精力,过去学校布置写不完的作业,还催着家长检查,真的让一些家长很痛苦。回家刷抖音看综艺和电视剧,绝对比看着孩子写作业轻松快乐太多了。现在双减后,不同家庭,想躺平就躺平,想努力就努力,而对学习不同的态度,正好实行教育的分流。(有些家庭是被迫在教育上躺平,比如留守儿童,父母也很努力很辛苦,但确实没更多精力去管孩子,那孩子只能靠自己,看有多大的几率拼出来。)

小周老师的文章,不是写给所有家长看的。只是有一部分家长,不想在教育上躺平,还是希望能给孩子一些更科学有效的引导,也相信努力才会有收获,但就是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那就可以参考一下。而且,也只是参考,因为每个孩子,每家情况不一样,最终还是要家长自己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就像现在小七身体数据一切正常,我对他的关注就是思维启蒙,能力培养。但六六,现在我最在意的是她的个子,所以她只要吃好睡好运动好,能长个,我们就能接受她学习跟着学校走。

我能接受六六一学期学的不好,但不能接受她骨垢闭合前个子长不起来,那么在长个子这方面就不会躺平、看命。所以,双减后,教育回归学校,家长要如何选择,还是要看家长自己在意什么。当然,太在意太焦虑更不可取,家长教育不得法的时候,不管也比瞎管强。

前天在收到小周老师这篇文时,正好看到小七在书架前,在阳光下看书。我跟小助理说:“双减后,如果家长都撒手,那就彻底是拼孩子了。一部分学习习惯好,上课注意力集中,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能在学习这条通道上继续走(之前妈妈来给咱做分享的那个四年级小学霸,闲暇时的娱乐有时候就是找线上免费课程自学初中数学);另一部分可能就会要分流到职业教育”。

我认可职业教育,如果六六对做饭的爱好长久坚持,未来她要去当厨师,我也是支持的,各行各业,能做到优秀都能养活自己,都能受人尊重。但因为成绩不好,而没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失去选择权,只能被分流进职业教育,我作为妈妈,是没办法接受的,所以我不会选择教育上躺平。即使根据情况战略性做选择,也是不同阶段重视不同方面,完全把她交给学校,让她冒自生自灭的风险,我们肯定不敢。

在我看来,只有三种孩子的家长可以在孩子上小学后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自己躺平:

一种是孩子天赋异禀,完全没人管也能超越99%同龄人的。

一种是学龄前和低年级阶段功夫花够了,孩子习惯培养的极好,入学后不用管,也能跟随学校,甚至利用线上海量资源自主学习的。( 我现在小七身上花那么多时间,就为了未来有机会撒手 )。

一种是家长可以接受孩子任何样子,就像我大姨,从来对我表哥的期待就是快乐就好,她是真的对孩子没要求,而且自己心态也特别好,不会去嫉妒任何过的比自己好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把稿子写完,发给小周老师讨论,看和她想法观点是否一致时,她还就最后一种家长补充了两句。

综上所述,小周老师所分享的关于数学启蒙、关于校内学习的方法论文章,不是跟大家说一定要怎么样。每个选择,自己快乐的就是正确的,每条路都没有错,都能走出自己的人生。方法论的文章,就是一本书,想获得帮助的时候,翻看一下就好,不想看,就当没看到。

连我都在有话说明确表达这学期我们家庭会议后,决定六六这学期学习就跟学校走,也是在跟大家说,没有什么选择是一定的,也不用被别人的做法所影响,每个人都应该Follow your heart,过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