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日本在1981年,开始接收美国提供的F-15重型战斗机,掀起了东亚地区装备第三代战斗机的开始。而在这之后,南亚的巴基斯坦在1983年,接收了美国F-16A/B战斗机,印度也在1984年开始,从法国获得幻影-2000战斗机。这些第三代战斗机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地区的局势。而中国在整个80年代,却始终以歼-7、歼-8这些第二代战斗机,甚至性能更差一些的歼-6作为主力,直到1992年苏-27战斗机的到来,才真正装备首批第三代战斗机,在整个80年代面临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而事实上,国内确实在80年代,为获得第三代战斗机进行了大量努力,甚至一度与美国F-14重型战斗机只有一尺之遥,却又擦肩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获得的F-15J

在1982年,国内收到了法国的邀请,参观其刚刚完成研发的幻影-2000战斗机。而由于当时两国关系不错,因此国内派遣了包括两名试飞员在内的团队,前往法国体验当时刚刚量产的幻影-2000。经过飞行员7个架次的试飞之后,给出的试飞报告认为,幻影-2000的飞行品质非常优秀,除了发动机动力不足,导致高空性能和超音速飞行不及国内歼-8之外,可以说是全面胜出,完全具备引进的潜力。唯一的问题在于,法国当时为幻影-2000开出了单机2000万美元的高价,并表示幻影-2000是刚刚推出的主力战斗机,为保证后续其他国家的订单,短期内不可能转让技术,最多只能允许国内以组装的方式生产。给出如此高昂的价格却不能获得技术的收益,这显然是国内不能接受的。因此,国内逐渐放弃了引进幻影-2000,获取第三代战斗机的希望,转而又放在了美国身上。

▲印度空军的幻影-2000

一开始,美国提供了在F-16基础上衍生出来的F-16/79。这是美国在1977年出口禁令出台后,专供出口的一款“猴版”F-16,最著名的特点就是将F-100涡扇发动机,更换成了上一代F-4战斗机使用的J-79涡喷发动机,不仅推力骤降20%,同样也带来了机动性大幅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虽然美国表示F-16/79的价格比较便宜,并可以转让生产线,但国内还是拒绝引进F-16/79。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拿出了当时美国海军装备的F-14重型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当时不愿意提供完全体F-16

作为一代名机,F-14重型战斗机的技术水平在当时极为耀眼,除了变后掠翼技术及异常耀眼的颜值之外,F-14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其搭载的AN/AWG-9 远程搜索雷达,和AIM-1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其中,前者在理想状态下,对大型轰炸机类的目标,最大探测距离超过250千米。而后者的有效动力射程超过160千米,组合起来之后,实战中完全具备在140千米左右,猎杀敌方大型轰炸机的能力。即使其外贸型号性能会有一定削减,但100千米左右的攻击距离也是能保证的。而当时国内长期面临,来自北方的图-22M“逆火”超音速轰炸机的巨大威胁,引进F-14加不死鸟的组合,能在极大程度上应对这种威胁。因此,当美国在1985年表示,可以提供F-14战斗机之后,国内迅速做出反应,在1986年派出由多位航空专家参加的代表团,前往美国F-14生产厂家访问。

▲F-14加不死鸟的组合在当时简直梦幻

当时,美国F-14战斗机的生产商格鲁曼公司,正在与国内联合开发“佩刀Ⅱ”战斗机(这就是日后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斗机起源),相互有一定了解。同时,F-14在在对外出口的过程中多次失利,只获得了伊朗的80架订单,最后还由于局势变化变得极为尴尬。因此,当时格鲁曼公司对来自中国的代表团非常重视,除了不允许直接驾机飞行之外,参观F-14生产车间,登上飞行座舱,甚至直接拍照都得到了许可,使得代表团对F-14的性能,有了大体的了解。

▲“枭龙”战斗机最终在21世纪才成熟

在归国之后,国内综合代表团给出的报告认为,F-14及其配套的不死鸟远程空空导极具引进价值。但问题也非常明显,F-14作为美国海军正在服役的主力重型战斗机,不可能转让生产技术,组装生产也几乎没有可能。并且F-14是重型战斗机,当时的价格极为高昂,按照80年代末期,F-15E重型多用途战斗机约5500万美元的售价来看,F-14在1987年左右的售价不会低于4500万美元。即使小部分可以通过工业产品抵付,剩余部分对当时的中国空军而言,也仍然是一个极大的负担,毕竟国内在1987年的GDP总值也不过就1200亿美元左右。因此,虽然格鲁曼公司又作出了许多努力,包括特意制定了相应机徽,生产了纪念衬衫,甚至还将一架F-14涂上了为中国准备的涂装。但最终国内在高昂的代价以及不能获得明显技术收益的情况下,还是选择放弃引进F-14,使得有关于“中华狸花猫”的种种想法,最终也只存在于外界的想象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F-15E是后期改进的多用途型号

从日后来看,F-14加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的组合,确实非常优秀,但在80年代末期及之后海湾战争的实战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这款组合的有效作战范围,虽然能达到140千米左右,但这种超出时代射程的背后,付出了末端机动性严重不足的代价,实际上只能针对大型轰炸机或预警机、电子战机等目标,对于机动灵活的战斗机,威胁严重不足。此外,远远超出其他空空导弹的射程,在实战中还有一个明显的弊端,那就是敌我识别,由于敌我识别系统总是存在种种不足,使得在实战中远距离识别是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并在海湾战争中导致了多起意外,使得美国海空军最后要求,战斗机需要在目视确认目标后才能开火,因此,F-14的几个空中战果,都是使用“麻雀”空空导弹取得的。

▲F-14在实战中的表现有些尴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由于苏联在1991年就解体,曾经威胁巨大的“逆火”也随之不复存在。届时,F-14加上不死鸟的组合,相比于其高昂的价格,不免就有一丝鸡肋的味道。因此,国内在关于是否引进F-14,实际上是做出了一个在事前事后都比较明智的决定。而最终国内在引进的苏-27战斗机基础上,成功衍生了歼-11、歼-15、歼-16系列战斗机,这是F-14不太可能做到的。此外,美国海军的F-14后续却由于种种原因已全部退役,如今只剩下伊朗还有少量“波斯猫”仍然还在服役。站在今天回望,中国与F-14这段颇有渊源的历史,令人不甚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