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追剧的习惯,甚至于对于连载体小说,也会准时查看更新结果。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追剧呢,或者对连载体小说情有独钟,甚至于在某些做短视频的博主来说,如果只有开头,没有结尾,博主的评论区可能会骂声一片。

因为我们更加关注故事的结果,甚至于这种关注已经超越了情节本身。

比如追剧的过程中,对于主角你会更加关注她的心理活动,那么,对于一些配角人物,你也不会放过她的结局,即使这个配角很不显眼。你也想知道她的结局,而不是历经过程。

再比如,你听到一起肇事事故,大多数人一定会追问:“车里的人安全吗?”其次,再讨论事故的过程。

这就叫做过程忽略。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我们把更多的关注度放在未来的结局上,而对过程的把握却极少思索。

所以,我们去算卦,看星座,这就是对结局的期盼。从理智的角度来讲,这是不理智的。

当然,这是人类的通病。但是,如果你想改变人生走向,就必须从这种通病中走出来。

因为,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单靠乐观心态决定人生走向,具有巨大的危险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的不可预测

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实验。

作者曾在以色列军队服役,并被派到部队的心理科,主要工作就是对士兵进行心理评测。

然后部队组织了一次集体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根据士兵的行为方式,判断各士兵的性格。

有些士兵在指挥,这样的士兵,肯定具备领导能力。

有些士兵直接当了逃兵,判定为懦弱。

有些士兵看上去就非常软弱,直接就被淘汰了。

但是,这批士兵真正被录取到军官学院之后的表现如何呢?

结果却大跌眼镜,预测的结果只比随意乱猜强一点而已。但是,作者却仍然对自己的预测信心满满,感觉数据完全没有问题,有理有据,怎么可能会出错?

然后,作者又对另一批士兵做了相同的实验,但是所得结果是一样。

其实,作者也和我们具有一样的通病,对于某个判断的主观自信并不是对这个判断的正确率的合理评估。

所以,自信对我们人类来说,仅仅只是自以为的一种感觉冲动而已。所以,如果有人对你说,明天会更好,并非明智之举的安慰,那只是在试图在你的脑海中构建一个连贯性的虚假情节而已,但未必是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乐观偏见

在美国,小型企业能够生存5年以上的概率是35%,在中国,这个概率仅为7%,但是,准备创业的年轻人却依然抱着乐观的态度继续创业,因为他们相信这些数据并不适用于自己。

  • 有这样一组数据显示:创业者对“任何类似企业”的成功概率的平均估值为60%——几乎是正确数值的一倍。当他们评估自己企业的胜算时,偏见就更为明显了。有81%的小型企业创办人认为他们的胜算达到70%甚至更高,有33%的人甚至认为他们失败的概率为零。

即使我们知道,未来存在极大的不可预测性,但是,我们对未来却仍然存在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我们人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未来世界会是美好的,同时,我们还容易夸大自己预测未来的能力,进而导致乐观的过度自信,当然,完全与分析决策严重脱轨。

当然,并不是说世界不美好,而是所谓的美好,只存在于自己的想象而已。就像开篇所说的,我们总是侧重于结局的幻想,而对过程的把控去创造美好,却很少主动行动。

乐观仅仅只是一种能量,它与积极行动有关,而与理智分析几乎毫无关系。

就好像一次考试,担心做不好,所以胆怯,不敢进考场,此时,你的朋友劝你,一定要有信心,你很棒,你比我们任何人都优秀。此时,你的胆怯心理大量缓和,昂首阔步迈入了考场,但是,不会做的题目依然不会。乐观只能帮你解决有勇气迈进考场的问题,却做不到让你考高分的问题。

  • 罗翔老师说过:说明天会更好的人,那叫鸡汤,而且是有毒的鸡汤。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我们的人生总是有许许多多的挑战,所以不要用明天会更好这句话来麻醉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的过好今天,不断的训练我们去接受未知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乐观心态如何正确使用

乐观偏见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性情,如果你有乐观偏见,不要担忧,因为我也有,绝大多数人都有,因为我们更偏向于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

当然,乐观偏见本身并不是错,而是很多人用错了地方,所以对乐观产生了偏见。如上所述,乐观与决策并不是直线性的逻辑关系,与之产生直接逻辑关系的是,是行为推动。

也就是说,你要有积极心态勇敢地走下去,当需要采取行动时,即使略带妄想,乐观主义也是件好事。但是,绝对不能忽略逻辑过程,用乐观预测代替决策。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乐观心态只要用对了直线性的逻辑关系,乐观本身将会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找那个起到极大的主导作用。

纵观历史长河,很多的政治家,军事家,都存在这样的积极心态,但是同样也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从来不会依据乐观心态取代决策层面。

在古代,军队领袖利用乐观心态的亢奋心理鼓舞士兵士气,在近身厮杀的过程中,增加获胜概率。

而同样他们也是明智的,即使只有一人,也绝无可能抵挡千军万马,乐观心态的奋起搏杀仅仅只能体现出一种武士精神,而对战争的结局,早已了然于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理智

  • 罗翔老师说过,对于可控的事情要保持谨慎,对于不可控的事情,要保持乐观,人只能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要接受这个事实。并且以乐观的心态去应对这一切。

我非常喜欢罗翔老师这句话,我理解为,当我们对于某一件事件非常熟悉,但是也要谨慎,保持理性分析,不可发生乐观偏见。就像一句很流行的话,淹死的绝大多数是会有游泳的人。但是,对于不可控的事情,是不存在谨慎依据的,因为初来乍到,无知程度很高,并无从预测,但是,我们要利用乐观偏见走下去,只做自己认知范畴范围内的可控区域,慢慢弥补不可知短板,人生路途才能一步一步踩出来。

拓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都是路。想了解更多认知领域,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