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意见》明确的主要任务是,规范医疗保障托底性制度安排,夯实医疗救助托底功能; 同时强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比如慈善救助、医疗救助和商业健康保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就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发文,聚焦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图/视觉中国

文|记者 刘登辉

作为医疗保障领域的痛点,重特大疾病保障亟待改进。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就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发文,聚焦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

为解决群众高额医疗费用负担,中国于2012年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建设。据国家医保局统计,2020年大病保险在基本医保基础上提高报销比例超过13个百分点。以住院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水平衡量,2020年居民医保实际支付比例未公布,但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达70%,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基金支付85.2%。

对于重特大疾病保障,现有制度保障仍有不足。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告诉财新,目前居民大病保险保障仍然局限在目录内,而无法报销的目录外大病费用高,使得很多大病患者自费比例仍较高,给贫困群众甚至中产阶级群体带来治疗压力。同时,依据医保待遇清单制度设计的封顶线要求,短期内通过提升大病保险保障重特大疾病的空间有限。

此次文件中对于过去大病保险向特定困难群体的倾斜性政策予以明确,但大部分描述仍聚焦在医疗救助层面。“最担心的还是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因病支出困难重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保障,随着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核心是在新时期怎么界定救助对象及如何救助。” 朱铭来说。

国家医保局在政策解读中亦提到,医疗保障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显现,还存在托底保障功能不足、救助不及时不充分问题,一些大病重病患者也时有反映负担较重。其表示,意见紧扣医疗保障托底“保障谁”“如何托”“托到什么程度”“怎么建立长效机制”“如何优化管理服务”等问题,夯实托底保障。

医疗救助保基本

三重制度保障中,此次文件大部分篇幅聚焦在医疗救助托底保障。意见明确医疗救助定位于“保基本”,着眼于统一规范医疗救助待遇标准,解决救助政策不平衡、待遇水平区域不均衡问题。

一位长期研究医疗救助领域的专家告诉财新,当前医疗救助统筹层级很低,基本以市级为单位甚至各个区(县),各地待遇保障差别很大。相对而言,东部救助基金筹资来源较为多元,规模较为充足。从救助对象看,低保、特困人员等往往有原则性规定,保障待遇差异较小。“因病支出困难重病患者群体差距最大,保障多寡基本仰赖基金情况和管理者意识,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等缺乏统一的制度安排。”他说。

如何打响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医保局:医疗救助暂不宜直接明确各级财政投入比例[2021-08-13]

作为医疗保障的兜底制度安排,医疗救助基金的投入责任尚未明晰。国家医保局近日回复多项医疗救助建议提案,其中明确表示,医疗救助暂不宜直接明确各级财政投入比例,下一步将会同财政部统筹研究完善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结合各地救助资金支出、救助政策实施情况,综合研究确定国家基础标准。

中国于2003年和2005年分别在农村和城市建立医疗救助制度,2015年完成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整合,该项制度的建立对于解决困难人群的基本医疗和因病致贫、返贫发挥重要作用。依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待遇清单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定位于对救助对象参加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资助,同时在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受的符合规定的自付医疗费用给予救助。

险企承保大病保险 报价要理性、亏损要问责[2021-05-21]

为进一步规范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业务行为,5月21日,银保监会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印发了《保险公司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其中要求,保险公司应建立内部问责机制,认真测算价格,理性参与大病保险投标。

所谓大病医保,是国家针对城乡居民推出的一项医疗保险制度,地方政府每年从医保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向保险公司采购大病医保服务,中标的保险公司则在新农合基础上为出险人群提供医疗费用报销。

2020年全国基本医保收支增长均不到1% 为十年来最低[2021-03-01]

2020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支出增长骤降。国家医保局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去除合并统计的生育保险支出后,2020年全年基本医疗保险支出为20046.51亿元,相比2019年全年支出仅增长100.78亿元,增速不足1%。

对比基金收入情况,包括生育保险基金在内,2020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4638.61亿元,相比于2019年24421亿元的基本医保收入,增长217.61亿元,增速同样不足1%。

责编|任波

版面|刘登辉、周信达

本文首发于财新网

我们坚持并尊重原创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授权、投稿及爆料请联络财新健康管理员

邮箱: denghuiliu@caixin.com

恰询: caixinhealth@ca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