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受到广大车友期待的YAMAHA YZF-R7终于开始见到实车,作为YAMAHA车粉,难掩兴奋之情,试乘前一天已经训车300公里,训车完成后又再骑了60公里,中途遇上暴雨也风雨无阻,事不宜迟,接下来就来看看对于YZF-R7的初步试驾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观鉴赏

R7车头配置了远近一体LED鱼眼大灯整合在M型进气口中,两侧点缀了LED光条日行灯,虽说造型概念取自于同为YZF-R家族的R1以及R6,但在试驾看见车头灯光反射时,联想到的反而是SUZUKI GSX-R1000R的独眼阿鲁造型。

远近一体式LED鱼眼头灯整合于进气口中,兼具低风阻和灯具散热效率。M型进气口概念源自于MotoGP厂车YZR-M1。进气口下方有R7字样。LED日行灯眉塑造出R7帅气动感的脸谱。虽然是YZF-R家族一员,但R7的车头反而让站长想起SUZUKI GSX-R1000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也非常喜欢油箱的造型设计,除了与YZF-R的其他家族成员都非常相似以外,YAMAHA厂徽旁的鲨鱼腮裂造型通气孔,也是不分级距都会出现在YZF-R系列的设计之一。油箱造型与其他家族成员相似。厂徽旁的鲨鱼鳃裂通气孔是R-DNA的正字标记。

再来看到车尾,尾壳的造型同样承袭R系列设计,有着篓空的空气力学侧壳;高翘的后座虽然不适合拿来载人,但换上单座盖后的战斗感已经直逼正仿赛车款。R7车尾高翘,散发十足的战斗感。篓空的尾壳为的是让空气力学表现更好。尾灯和方向灯皆为LE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骑乘姿势

从先前YAMAHA官方提供的资讯中,可以得知YZF-R7的车身设计非常的细窄而且狭长,站长实际骑乘后非常有感的部分是,R7油箱在大腿的部分内缩幅度极大,也就是在骑乘时骑士参数图片)的重心是集中在油箱中间的面上而非两侧,如果和自己的R6来比油箱的形状,R6的油箱设计是外扩再内缩,原因在于其车架为了容纳四缸引擎的宽度而这样设计,相较之下R7的车身因双缸设计而更瘦窄,骑乘姿势较为紧缩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YZF-R6的油箱较宽。R7的油箱较为瘦窄。

手把角度部分,感受到R7是比一般的R6还有R1更为紧缩,稍微有一点往内,在骑乘大概头200公里时会觉得重心非常内缩,由于整体的重心非常的集中所以必须要一直靠著大腿去夹持,还有腹部还有背部的力量去支撑上半身,但是到第200公里到300公里的时候,便感受到上半身非常疲惫,且手把相对来说是往内凹的,因此整个骑乘姿势算是有一点彆扭,虽然战斗感很足够,但也是近期来骑乘的车款里面算是体感来说比较容易疲劳的车款,未来准车主可以选择改装分离把,对自身骑乘习惯和姿势做更好的调整。

战斗感很足够,但也是近期来骑乘的车款裡面算是体感来说比较容易疲劳的车款。手把角度部分,感受到R7是比一般的R6还有R1更为紧缩。再来看一下它的脚踏位置,以目前原厂的脚踏位置来说,觉得搭配起来也算是蛮战斗的,如果说未来大家有想要下赛道,或者说在山路上骑乘的比较多,可以试着把脚踏往上改,应该会让整个骑乘姿势更为战斗化。原厂脚踏已经十分战斗,有更激烈操驾需求的车主可以自行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操作介面

接着看到R7的仪表,采用LCD液晶显示,转速、时速非常清楚,也没有太多多馀的资讯,但是也注意到它连水温都没有显示,以仿赛车款来说算是一个小缺憾;此外由于R7并没有太多的电控,所以它的操作手把也是非常简单按钮,比起现代车逐渐复杂的操作介面,R7意外的因为简单利落而独树一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仪表具备档位、转速、时速、油量、里程、时间等资讯,很可惜无水温表仅有水温警示灯。右把手总成有引擎熄火开关、双黄警示灯开关、电启动键。左把手有远近灯开关、方向灯、喇叭以及仪表操作按键。

R7整台车的设定就是非常的仿赛,但是你千万不要让引擎转速低于5,000,因为当它低于5,000,就会产生直列双缸常见的震动感,好像就把你从仿赛激烈操驾的骑乘感给拉回现世,它依然是一个双缸动力的车款。

另外我也相信R7未来会在各国的地方赛事占有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整体的车架还有悬吊,还有骑乘姿势都是非常的战斗,如果能在引擎的部分做一些调整,或是包含换排气管或是把它的整个动力带让它更微往后延伸,我相信它在赛道上所能表现出来的性能还有成绩,是超越目前所有的双缸车款,以上就是这一次带来的静态部分报告。接下来我们将借来R7的最主要竞争对手,APRILIA RS660,看看两者的性能上到底是差异在哪里?特色又在哪里?一起期待下一次的试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