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柿子上市的季节,作为一种季节性的水果,于是,就有人开启疯狂的摄入模式,却没料到,进食不当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图片,图文无关

贪嘴惹出大麻烦

近日,69岁的邓先生在半个月前经常空腹大量地进食柿子,于是意外发生了。一开始,邓先生感觉腹痛,胃部坠胀不适,并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症状,以为是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适,来到当地卫生院就诊。

当地卫生院的医生给邓先生给予消炎、护胃等对症治疗后,邓先生的腹痛、腹胀症状仍不见好转,于是由家人送到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并收进了消化内科住院部进一步诊治。

在诊治过程中,接诊医生刘珍花触诊患者左上腹压痛明显,隐约触及左上腹有包块,无反跳痛,听诊肠鸣音正常,经急查血化验及腹部CT检查排除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一些急腹症。

然而,就患者当时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邓先生腹痛、腹胀原因仍不清楚。看着邓先生痛苦的表情,家属也焦急万分。

在经过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立即进一步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情况,明确诊断后可以给予微创治疗。

由于考虑到邓先生年纪较大,采取麻醉下的无痛胃镜检查方式更为安全可靠,被检查时也不会出现恶心等不适。

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全田生便给给邓先生实施了内镜操作,发现胃内发现了两个拳头大小的椭圆形、褐色团块,质地较硬的胃杮石。并且在胃角、胃体下压出了两个比较大的溃疡。

明确诊断后,医生利用胃镜的活检钳和圈套器将巨大胃杮石分解成多个小块,并将其逐一取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取出胃柿石后,邓先生腹痛、腹胀症状消失,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及家属如释重负、激动万分,再三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寻根溯源,都是柿子惹的祸!

据医生介绍称,每年杮子成熟的季节,都有胃杮石症患者来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胃杮石症形成主要是柿子中含有鞣质及树胶、果胶,在胃酸作用下鞣质与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后者与果胶、树胶及纤维素黏合在一起而形成胃柿石症。高酸环境是胃石发生的条件。山楂、黑枣等亦含有大量果胶与鞣质,常可形成胃石。

网络图片,图文无关

胃杮石症患者发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在大量吃杮子后半小时即可发生症状,主要是上腹部有沉坠感、胀满、恶心、呕吐,呕吐物中有碎杮块,也可呕血,在杮石的刺激下,还可产生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功能紊乱。

病程超过6个月才为慢性型慢性型的症状与慢性胃炎相似,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疼痛、反酸、烧心等。巨大胃杮石在内科及内镜下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需外科手术治疗。

为此,医院专家也提醒广大市民:避免空腹大量食用杮子、避免食用杮子后饮酒、避免杮子与鱼虾蟹等高蛋白食物同时食用;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不要狼吞虎咽,应彻底咀嚼食物,减少胃杮石的发生;积极治疗胃酸过高、胃肠动力障碍等疾病。

虽说遇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每个人都会难以控制,但是凡事要讲究适量,切忌贪食,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以健康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