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华商韬略 吴苏

一把中国化肥,让韩国、印度都陷入“慌乱”!

上个月,中国宣布对包括尿素在内的化肥及29种相关材料进行管控,韩国车用尿素供应随即受到冲击,价格飙涨10倍,对物流、公共交通、建筑业均产生深远影响,以至于韩国紧急求助中国。

虽然印度闹出的“动静”没有韩国大,但化肥短缺的现象也在上演。据印度媒体报道,中央邦、北方邦、拉贾斯坦邦、旁遮普邦等多地出现化肥供应不足的问题,而这与化肥原料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中国管控化肥原料等都有关系。

中国尿素之所以拥有这样的影响力,是因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尿素生产国和出口国,每年向全球供应约500万吨尿素。

据2021年前9个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出口的尿素中14%出口到韩国,近一半销往印度。正因如此,中国一收紧,韩国、印度“抖三抖”,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尿素如此彪悍,但你很有可能想不到,这背后潜藏着事关亿万中国人饭碗的国产尿素逆袭传奇。

要知道,上世纪70年代之前,不要说国产尿素销往别国,就是自己用都远远不够。当时,农民“一肥难求”,不少人跑到小化肥厂苦求,仍然解决不了用肥问题;用肥紧缺,饭碗便难端牢。

前后对照,沧桑巨变,如今中国成了世界最大尿素生产国,问题在于,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尿素的生产原料。简单来说,尿素主要由煤炭、天然气等生产制作而来。

煤炭恰是中国一大优势资源。别的暂且不说,晋陕蒙就是绝对的产煤大户,早在1979年,山西年煤炭产量就突破亿吨大关;2020年,这三个省(区)的原煤产量27.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超七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煤炭相比,中国天然气势头稍弱,但是经过这些年尤其是近十年的努力,中国天然气储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

有了充足的原料,就有了“改命”的基础,但更关键的,是生产设备和相关技术。用肥关系到饭碗,相当迫切,怎么办?中国的策略是花大力气从国外引进设备。

上世纪70年代,中国从漂亮国、荷兰、日本、法国引进13套大型化肥生产装置,每一个项目投资都超过1亿元人民币,大庆化肥厂更是高达26.7亿元。


特别注意,这可是四十多年前,亿元级当属名副其实的“天价”,这也反映出中国解决尿素问题、解决化肥问题的强大决心。

买来设备,打响攻关战,各种问题却接踵而至。

以云南昭通水富市的一套化肥生产装置为例,上万名建设者扎根工地,为了方便运输设备,工厂只得建在金沙江畔的悬崖之上,要立起生成尿素,重326.59吨、高20.7米的合成塔,更是个“大麻烦”。

当时,全国都没有相应的起吊设备,经过商讨,最终用两台拖拉机、12台10吨拉力的小型起重设备,配合滚筒等“土方法”才把合成塔立起来。

相关人员在央视讲述称:“通往悬崖的绝径泥泞不堪、高低不平,合成塔每前行一寸,都付出着巨大的艰辛和努力。”

13套大型化肥生产装置都是这样艰苦摸索,进而展开规模化生产的。不过,一旦“开跑”,能量惊人,仅仅是云南水富市这一套设备,约一年的时间里就生产出40.2万吨尿素。

当这些尿素生产设备陆续建成投产,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公开数据显示,这些设备的投产,“推动谷物单产在1985年突破500斤/亩”。

正如网友所说:“靠着当年那帮善于借鉴、学习、研究的前辈的努力,一口一口地啃下来石油化 工装置的生产线,直接或间接地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此后,中国对尿素生产装置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能增产改造,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还积累下不少设备制造技术,比如欧美常用的二氧化碳汽提工艺,在国内超过一半的产能中得到应用。研判机构认为,“总体来看,我国尿素生产技术总体水平是比较先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中国生产尿素4147.13万吨(实物量),成为全球最大的尿素生产国,这无疑是多年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结出的“硕果”。

这之后,中国持续稳坐尿素产量世界第一的“宝座”,且仍未止步,一直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乃至近年的“低碳行动”中求索。

不难看出,在尿素生产领域,中国能实现完美逆袭,既源于对自身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全国“团战”、合力攻关的结果。可以说,这是中国式的“制胜法宝”!

参考资料:

1.《国内外尿素生产及技术综述》,微尘环境

2.《新中国规模化生产的第一批尿素,让老百姓用上咱自己的氮肥》,央视财经

3.《我国经多年努力已成为全球最大氮肥和尿素生产国》,新华社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