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成都全域降为低风险区。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市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稳定,工业、农业生产有序,物流供应链畅通,但餐饮住宿、批发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接触性服务业受到直接影响,部分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

如何加快恢复经济运行正常秩序,全力实现年度目标?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11月22日,成都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精准应对疫情冲击助企纾困解难全力实现年度目标的工作措施》(以下简称:《工作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电价、保用工、保资金

《工作措施》明确,精准要素供给,保障重点工业企业稳产满产。

稳住电力保障,实施电力优供保供。成都将加快市外购电及电煤调运,实施电煤应急保障补贴,加大对重点产业和绿色高载能产业电价支持力度。

做细用工保障,完善重点企业用工保障“一对一”联络和24小时调度机制,成都将采取余缺调剂、共享员工等多种方式,定点定向、及时按需保障企业用工。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重点工业企业提供用工保障的给予职业介绍服务补助。

优化资金保障,持续开展“交子之星”产融对接行动,推广普及“蓉易贷”等政策性普惠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做好重大项目融资对接和中小微企业保障工作。

《工作措施》提出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深入落实国家减负稳岗扩就业、阶段性税收缓缴等惠企政策,落实基本养老保险“降率调基”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阶段性降率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措施》明确,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在征集年度内缓缴社保费,缓缴期间不收取滞纳金。

成都还将持续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行动,加强传统批零住餐、文化旅游、租赁商务、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定向纾困,对承租市属国有企业经营性房产的非国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房租减免。

推动消费服务止滑回稳

受到疫情冲击的消费服务业将得到专门的支持政策。

在线下,成都将推动线下消费服务企稳,加快兑现首店经济、生活必需品保供等支持政策,适时推出宣传推介、促销等重大活动,重启各类会展活动。

在线上,成都将大力拓展线上消费增量,促进传统商贸企业开展数字化应用,支持批发、零售、餐饮等实体企业拓展线上业务、扩大无接触配送网络。同时大力拓展线上消费增量,发展在线文娱、直播带货等消费新模式,鼓励支持定制消费、数字消费等消费新业态。

《工作措施》提出,推动房地产供需回升,积极拓展农村市场,推动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向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深入延伸,实施汽车、家电下乡行动。

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成都将实施项目攻坚。计划推动79个新开工项目按期开工、507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97个竣工项目全面竣工达产。

支持本地建筑企业参与成渝中线、川藏铁路等项目建设

提升进出口拉动作用,《工作措施》提出,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给予小微外贸、跨境电商及物流等企业保费补贴。根据进出口规模对贸易型进出口企业给予奖励。

推动建筑业提质增效,《工作措施》提出支持本地建筑企业做大做强,鼓励积极参与成渝中线、川藏铁路等项目建设,加大跨区域市场开拓力度。

在稳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上,成都还将推动市属国企在市外建立季节性蔬菜调剂基地,全力保障蔬菜、生猪等供给平稳。鼓励支持大型批发市场、大型商超与规模生产基地开展产销对接。

据悉,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作措施的系统性、精准性、实效性,要求相关市级部门赓即出台相应的工作措施。市经信局就“抓大稳小促进工业多做贡献”、市商务局就“保企业经营促消费稳外贸”、市文广旅局就“加强文旅企业帮扶促进行业恢复”、市住建局就“支持建筑业提质增效和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就“服务经营主体保障农业农村经济健康运行”、市交通运输局就“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进交通运输业恢复”、市人社局就“做细企业用工保障和人社公共服务”、市市场监管局就“加强市场主体服务和助企纾困”、市金融监管局就“精准应对疫情冲击全力实现金融业年度发展目标”,都将出台相关工作措施。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