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穆迪下调中国奥园公司家族评级 将世茂集团公司家族评级列入评级下调观察名单

11月22日,穆迪将中国奥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家族评级(CFR)从“B2”下调至“Caa2”。同时,将其发行债券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3”下调至“Caa3”。评级展望从评级观察名单中移除,调整至“负面”。

穆迪副总裁兼高级分析师Celine Yang表示:“由于中国奥园在未来6-12个月的融资渠道和到期债务规模较大,此次下调反映出该公司流动性和再融资风险上升。”

负面展望反映出中国奥园在未来6-12个月内偿还所有到期债务的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Yang补充道。

穆迪预计,鉴于信用环境紧张和债券价格疲软,中国奥园在以合理成本从在岸和离岸渠道筹集新资金以满足其再融资需求方面将面临困难。中国奥园在2022年12月底之前有大量债务到期,包括但不限于2022年1月到期的6.86亿美元离岸债券、2022年6月可回售的2亿美元债券和2022年9月到期的2.49亿美元债券。

截至2021年6月底,该公司拥有524亿元人民币非限制性现金,但能否将所有这些现金资源用于偿债尚不确定。此外,该公司对合资企业的风险敞口较大,这可能限制其控制现金的能力。

因此,中国奥园将不得不使用其内部现金偿还部分到期债务,但这将降低其运营和财务灵活性。此外,鉴于经营环境有所影响,预计合同销售额将下降,其运营现金流可能会减弱。

该公司已出售了部分海外项目,并计划进行更多资产处置,以解决其债务到期问题。然而,穆迪估计,迄今为止收到的现金收益不足以支付其即将到期的债务。此外,鉴于市场情绪低迷,未来资产处置的时间和体量仍存在不确定性。

由于结构性次级风险,中国奥园的Caa3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比公司的Caa2 公司家族评级低一个子级。次级风险反映出中国奥园的大部分债权都在其运营子公司层面的状况,并且在破产的情况下,优先于控股公司的债权。此外,控股公司缺乏显著缓解结构性次级风险的因素。因此,预计控股公司的债权回收率将会降低。

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穆迪考虑了公司主要股东郭梓文和郭梓宁的集中所有权,截至2021年6月30日,郭梓文和郭梓宁共持有公司55.3%的股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世茂集团公司家族评级列入评级下调观察名单

同时,穆迪已将世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Ba1”公司家族评级(CFR)列入评级下调观察名单。列入评级下调观察名单前展望为“稳定”。

穆迪副总裁/高级分析师Celine Yang表示,“列入评级下调观察反映了我们预计世茂集团的合同销售额将在未来6-12个月内下降。这也反映了在融资紧张和市场情绪疲软的情况下,该公司是否有能力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新的融资解决其规模庞大的境内外债务到期问题这一点仍存在不确定性。”

穆迪预计世茂集团将有足够的内部现金偿还其短期到期债务,但偿债将减少其流动性缓冲和同期运营可用资金。

截至2021年6月30日世茂集团拥有748亿元人民币的无限制现金,而报告显示短期债务为444亿元人民币。然而,穆迪预计,该公司的部分无限制现金将保留在项目层面,无法立即用于偿还债务。其中除银行和其他借款外还包括17亿美元债券和89亿元人民币的在岸债券将于2022年到期或可回售。

穆迪预测,世茂集团的合同销售额将在未来6-12个月内下降,主要因为融资条件紧张导致购房者信心减弱以及土地收购放缓导致可销售资源减少。2021年10月世茂集团的合同销售额较2020年10月下降了32%,达203亿元人民币,而2021年第三季度的合同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4%。合同销售的放缓也将减弱该公司的经营现金流,进而削弱其流动性。

穆迪预计世茂集团的利息覆盖率(以EBIT/利息衡量)将在未来12-18个月下降至3.5倍-4.0倍,部分原因是预期利润率下降,而截至2021年6月的12个月为4.0倍。与此同时,穆迪预计,该公司杠杆率(以收入/债务衡量)在同期将基本稳定在85%左右。上述关键财务指标对其“Ba1”评级而言较弱。

穆迪审查将侧重于(1)世茂集团的流动性和融资渠道,特别是其筹集新融资以解决到期债务(包括可回售债券)的能力;以及(2)公司实现稳定销售和经营现金流的能力。

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方面,穆迪考虑了主要股东许荣茂先生对公司的集中所有权,截至2021年6月30日许荣茂先生持有公司65%的股份。

穆迪还考虑了公司根据香港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企业管制守则》的要求建立了内部治理结构和标准。特别是,公司八名董事会成员中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董事会设立了三个委员会,并有具体的书面职权范围,以监督公司事务的特定范围。这三个委员会都只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

如果世茂集团加强其融资渠道、流动性和信用指标,并改善其经营现金流,穆迪可能会确认其评级。

另一方面,穆迪可能会下调世茂集团评级,如果该公司的流动性和再融资风险增加;其获得境内外融资的能力减弱;或者,由于房地产销售或建安费用下降,其经营现金流出现重大下降。(来自:观点地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