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困惑的,强烈的自我意识不断把客观世界的存在指向人类自身。“物质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构成?″;”我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客观物质与我的关联又是什么?″···类似的疑问不停地催促着人类科学进展的脚步。

如果给你一架全能的深空望远镜去探知浩瀚宇宙中的一切存在,你会发现宏观世界是如此的无边无垠以至于渺小无比的人类无法企及;如果给你一台超分辨率的显微镜去窥视物质粒子的结构,你会发现微观世界竟然是超乎想象的奇妙且可以无穷无尽的细分,以至于人类在”夸克禁闭″面前戛然止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物质世界的结构虽然是扑朔迷离的,但科学家相信再宏观的存在也是由微小的单元所构成。探索寰宇奥秘首先要从微观粒子进发,经典物理理论已经证实自然界的万物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更小的夸克粒子则构成了质子和中子。

但夸克粒子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它必须和其它夸克并列存在以使得夸克所带色荷总和为零,从而获得夸克粒子间的平衡。因此人类是不能直接观测到夸克结构的,这就是“夸克禁闭”。

粒子物理学根据作用力的不同,把基本粒子分为三种,夸克、轻子和传播子。而这些基本粒子由于色禁闭和过于微小,人类运用科学仪器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一般都是在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对撞实验中根据数据推测而出的。

标准粒子模型认为希格斯玻色子是模型的基本单元,希格斯场创造了物质的质量,因而希格斯玻色子被称为“上帝粒子”。2013年,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粒子对撞机(LHC)的实验结果证实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那么希格斯玻色子真的就是微观世界的尽头吗?其实并非如此,”无内为小",物质在理论上应该是可以无限细分下去的。

这一点在粒子物理界,事实上已得到了广泛的默认。近几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观测数据不断地证实完美的自然的粒子模型并不存在,一些粒子物理学家表示如有更大的粒子对撞机,可能会撞出比“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更小的粒子,说明在技术上粒子标准模型应该是不完美和不自然的。CERN的理论负责人在2017年已发表论文委婉承认了人类目前的粒子研究存在问题。而大多数粒子物理学家对他们已作出的明显失败的预测则保持沉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观世界究竟是怎样一种结构呢?量子力学的量子场论给出了全新的解释,这种理论认为基态量子是物质世界的最小单元,离散的量子构成宇宙的空间(量子真空),激发态的量子之间则会形成对应的量子场,而所谓的”粒子″就是激发态的量子场。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实就是激发态的场与场之间的动力学作用。相互作用的粒子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因而物质世界就是由激发态量子构成的无数的场而已。

把宇宙中的四大基本力统一起来的弦论是基于量子场论的前卫理论,它认为自然界的基本单元是普朗克尺度的能量弦的闭合圈,闭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宇宙万物都是由振动的能量弦构成。所以这个世界其实根本不存在物质只有能量,结构化的能量包括就是粒子。而宇宙的最初恰恰就是一团炽热无比的能量体。

我们眼中的万物实质都是由细小的振动的能量场构成,而我们每个人自己都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结构体。唯一的区别是这个能量结构体知道自己由能量而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