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刚刚,韩国前总统全斗焕去世,

网上铺天盖地都是新闻,

而另一个沉痛消息,

却始终无人问津:

2021年11月20日,

这个寒冷的冬天,

奏响了一曲悲伤的挽歌,

中国医学界痛失巨星:

抗击非典老将,

抗击新冠疫情的大功臣,

中国呼吸医疗领域最优秀的领军者,

浦其斌去世.......

短短47载岁月,他毕生的心血,

全部为中国医疗事业奉献!

然而网上,至今没有半点波澜.......

1974年出生的浦其斌,

20岁参加工作,

迈入医学这个救死扶伤的领域,

他的人生已不再是他的,

属于医院,属于患者,

在不断治病救人,

和学习先进医疗知识的过程中,

他的机械通气、

气道管理等呼吸治疗相关技术,

逐渐具备极高的造诣。

他短暂一生,是“抗疫的”一生。

2003年非典来袭,

浦其斌作为第一批进入杭州隔离病房的医生,

踏上他人生中抗击疫情的第一个战场。

在与病毒艰难作战的时刻,

浦其斌凭借其优秀的医学才干,

出色完成任务,

获得浙江大学,

“抗击非典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9年,他又“披挂上阵”,

成功参与救治了,

浙江省首例重症甲流患者,

和甲流危重症产妇。

2013年和2014年,

H7N9禽流感肆虐而来,

浦其斌带领呼吸治疗科全体,

参与救治H7N9危重症患者。

杭州第一例患者转到浙大一院时,

是他亲自去接的。

在病房医生查房会轮班,

但他雷打不动,

每天上午下午的查房必在。

每一次疫情降临,

每一次我们最需要他的时候,

他总是挺身而出,怀着满腔热血,

挡在每个患者的前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多年抗疫的同时,

他发现一个并不乐观的事实:

中国的呼吸科十分薄弱,

甚至全国都没有一个,

系统治疗呼吸疾病的科室。

为此,从2009年起,

浦其斌在浙江大学医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大一院),

开始了创建呼吸科的壮举。

从每一台呼吸机配备,

到病房的设施安排,

到手术中需要的仪器,

再到医学人员的招募......

每一个过程都有浦其斌参与的身影

在他的一手创建下,

浙大一院呼吸科成立,

这是全中国最早的,

独立设置呼吸治疗机制的医院;

年仅34岁的浦其斌,

成为其创始人!

2020年,严峻的新的疫情出现,

浦其斌再次踏上没有硝烟的战场,

从浙大一院之江院区ICU,

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开始,

他为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竭尽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是他,

提出了新冠肺炎患者呼吸支持策略:

也是他,

做出了浙大一院方案,

为全国的新冠患者呼吸治疗提供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工作是呼吸师,

是离呼吸道感染风险最近的医生,

要给患者吸痰,要做支气管镜,

要气管插管,

这些都是要和患者零距离接触的,

才能完成的操作,

随时可能产生的飞沫,

让周围“危机四伏”。

而在这“危险的战场”,

浦其斌,

是那最坚毅的一道身影。

他说,需要有人靠近病人、

帮助病人、救治病人。

在危重病房里,患者不能说话,

盯着呼吸机,他要做到的,

就是第一时间从仪器跳动的数据中,

辨别出患者危与机的信号。

同死神赛跑,

每一次紧张的抢救都惊心动魄,

他可以说是整个医院最忙碌的医生,

因为呼吸治疗和医院很多科室都有交集,

心脏外科手术,需要他;

病房的患者出现呼吸问题,

需要他;

急诊、ICU病人的抢救更需要他;

每一次公共卫生事件来临,

还是需要他......

多年行医,

浦其斌没有上班下班的概念,

病人病情一旦出现反复,

他就会第一时间出现。

医护人员和学生们,

在临床中碰到呼吸相关问题,

不管任何时间,给他打电话,

永远不会打不通,

不管是大年初一的凌晨,

还是除夕的晚上,他总是在。

同事们说,

好像自从认识他,他没怎么休过假,

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了患者,

大医精诚,他已无他

病人、病人、病人,

浦其斌满心装着的,

都是病人。

他对患者的认真能到什么程度?

随身带着笔记本,患者的病情记录,

密密麻麻工工整整,

工作这么些年,

笔记本都积攒了好几箱子......

他的家里人说,

浦其斌经常晚饭后出去散步,

有一次问他去哪转悠了,

才知道原来他的散步就是去病房看病人。

他对患者的关心能到什么程度?

他的手机里,

存了很多病人家属的电话,

每个病人发病前的所有细节,

他都会询问,

如果这个家属不了解,

他会继续找了解病情的家属追问。

浙大一院有一款新的呼吸头罩,

为了了解病人用得舒不舒服,

浦其斌就戴上头罩亲自试,

这个头罩第一次用在病人身上时,

为了观察使用情况,

他在病人床旁守了好几天,

看看有没有漏气,病人用得好不好。

他还会“读心术”,

曾经参与救治一例甲流危重患者,

白天刚拔管,

浦其斌半夜查房,

发现患者还辗转反侧,

多年经验让他练就“读心”本领,

肯定不对劲!

他判断患者一定是难以入睡,

这样下去很容易出现谵妄情况。

于是他立马安抚患者的情绪,

一晚上守在患者身边,

直到患者安稳入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读心术”,

也被他运用于新冠患者救治中,

近两年来,他没有休息日,

总是在医院奔波,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浦其斌的身影。

他不放弃救治中任何一个细节,

尽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

在抗击“新冠”疫情最艰苦的阶段,

他写道:

“我们都是浙大一院培养出来的孩子,

我们为此自豪,我们更会不辱使命!”

然而,

这样一位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的抗疫大功臣,

上天怎么能忍心,

在他风华正茂的年纪,

残忍地夺去他的生命!

2021年11月20日,

浙大一院全部精兵强将多日救治后,

无奈病情危重,浦其斌还是走了,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

他念念不忘的还是他的病人,

可他忘了,

自己也是一个病人啊.......

浙大一院这样写道:

我们失去了最优秀的呼吸治疗师,

最敬业负责的医者、

最和蔼可亲的老师,

和最赤诚谦和的同事,

四个“最”字,份量何等之重。

他的学生悲伤万分:

“亦师亦友,如兄如父,

救了那么多人,

救不回一个您......”

躬行大义,一片丹心,

无奈天妒英才,陨我巨星!

浦其斌,

中国呼吸领域最优秀的医师,

中国医学界一颗伟大的灵魂,

抗疫一生,

挡在无数中国人的前面,

在这之前,

我们不知道这位抗疫功臣的名字,

不知道他的故事,

更没有对他说过一句“谢谢”........

而在我们终于知道他的今天,

他却在年仅47岁之际,

永远地离我们而去,

这是全中国的损失!

今日,

沉痛送别浦其斌教授,

待得荡涤疫情日,

中华遥遥寄哀思!

—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华人星光原创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