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的学习无非老师授课,回家练琴和音乐实践,这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练琴。练琴除了全身心的投入,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今天整理了琴童们的学琴“三怕”,一起看看你踩坑了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一怕:只上课,不练琴

有些家长把乐器学习等同于文化课的学习,认为只要上课听懂,课堂掌握即可,实际并非如此。乐器学习的特殊之处在于理性理解不等于实际掌握,练琴需要通过眼、脑、耳、手的严格关联和配合才能贯彻课堂所学内容。

如果孩子不能坚持每天练琴,就不能使这个过程有效运转,势必造成回课质量不高,错音也不知道,更别说音乐表达和演奏方法上存在的各种问题。长此以往,有想放弃学琴的念头也就不足为奇了。

02 二怕:家长出“脑子”,孩子出“手指”

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经常见到聪明却不会动脑的学生,多数是因为家长没有准确地把握陪练尺度。比如,家长过分的责任心,几乎包办孩子练琴的一切,甚至帮忙识谱。

家长出“脑子”,孩子出“手指”,在短期内会有较大进步,却背离了学琴的初衷,以至于有些孩子学琴好几年,识谱能力仍然很差,更不用说分析和诠释作品的能力。

原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家周海宏教授曾说:家长应该做啦啦队,而非“监察员”的角色,避免破坏孩子学琴的情绪氛围,还会使孩子感到练琴问题要由家长负责的不良感果。

03 三怕:一味求进度,不练基本功

常有孩子和家长互相攀比进度,攀比考到了几级,或一味求快连续跳级考,不重视练习基本功,甚至在潜意识里认为练习基本功浪费时间,这种想法的危害很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家里有学琴孩子的你们都知道,如果在钢琴上架台摄像机,家家都仿佛在直播一部恐怖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郎朗也说:“我小时候有阴影,怕,特别怕,一怕就不敢弹了。我不敢说弹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快乐的,光苦谁愿意当钢琴家,苦尽甜来太晚了,已经荒废了很多人的希望。”

弹琴,如果想超过99%的人,靠的是天赋,想超过90%的人,靠的是好的方法。

THE END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