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墓葬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因为古时候人们相信“入土为安”,所以自古以来,土葬的下葬方式被大多数人接受,而土葬得到必备就是棺木、陪葬、墓碑。这三种随便衍生出来都是一种文化,今天主要详细说的就是墓碑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在自己的亲人去世之后,就会在墓碑上刻上亲人的生平,如果有特别突出的事迹的,也会在上面一一说明。古代人们信奉死者为大,所以在人死后,他生前的所有恩怨一般都会一笔勾销,只由亲人在墓碑上写他过往有意义的事情。

而墓碑上对亲人的称呼,又有一些学问。在传统节日里去祭拜先祖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在墓碑上看见“故、显、考、妣”这几个字,它们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故”字很好理解,一般我们在古文里见到的“故”多是指旧人,相识的旧友,而若是到了墓碑上,则是指去世的人。

“显”字在古代能用到墓碑上的,基本上墓主人都是达官显贵或者德行高尚之人,所以“显”字经常会和“考妣”连在一起用,称为“显考”“显妣”。在形容一个人痛苦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个词,就是“如丧考妣”,形容一个人就像丧失了父母一样痛苦。而“考”在古代的时候指父亲,后来逐渐演化成去世的父亲,“妣”用来指代母亲,后来也逐渐演化成去世的母亲。

“显考”“显妣”很明显就是对已去世的父母的美称,但是上文提过一般人不能拿来用。而普通百姓既想表达对自己已经故去的父母的尊敬,又不用忌讳该怎么做呢?于是就有人将“显”改成了“先”。“先”字本意就有“先祖”“先人”的意思,是对亡人的敬称。所以“显考”“显妣”又和“先考”“先妣”有所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要注意的是,“考妣”若是用在了一起,那么就证明这个墓穴是夫妻合葬,而且如果没有子孙后代加上家中长辈尚且在世,“显考”“显妣”也不能用,只能改为“先考”“先妣”。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地位规制的约束力逐渐减弱甚至于没有,“显考”“显妣”使用的地方逐渐增多,大家也只是为了尽一点孝心,有时候在生前虽然不能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子女想让自己的父母称呼好看一点也无可厚非。

墓葬文化本就是前人依据身份地位变化而来,皇家贵族的葬礼规制繁多冗杂,多是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尊敬以及权力的象征,普通百姓就没有那么多规矩,墓地也简单朴素,但墓碑文化给了平民一个除了规格之外能给先人的一种心理上的尊重,自然而然就会都使用。

虽然现在国家为了减少土地的使用而提倡火葬,但是墓碑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大家仍然会在墓碑上记录亡故之人的生平事迹,表达在世之人对他们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