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础货币创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引导着信贷的投放方向、也蕴藏着赚钱的机会。

1

碳货币趋势愈发明显。

1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专项再贷款,总额度是200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继11月8日央行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碳减排货币支持工具后,为响应“3060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而推出的又一项信贷支持政策。

只是两者略微不同:

碳减排支持工具暂无额度上限,操作是银行先向碳减排相关企业(以新兴产业为主)发放贷款、之后可从央行那里获得贷款额60%的新资金,比如某银行向碳减排企业发放了100亿的贷款、则可从央行那获得60亿的新资金…利率只有1.75%。

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有个2000亿额度上的限制、但可以100%“先贷后借”。比如某银行向煤炭清洁企业(以传统产业为主)发放了100亿的贷款、之后则可以从央行那里获得100亿的新资金,各家银行都可以争抢这2000亿的额度。

什么意思呢?

就是央妈向银行提供大量的资金、而银行获得这些资金后只能放贷给特定的行业,即碳减排相关企业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相关企业。

我们知道央妈放出的钱就是基础货币,所谓的央行扩表就是印基础货币、这个表就是资产负债表,而银行放出的钱就是信贷货币,是资金的具体投放方向…即钱被哪些行业和企业使用了。

请记住哦,根据这两个政策,只有用于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贷款、才能从央行那里获得新资金…才能扩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若银行把贷款放给房企、自然不会获得新的资金,这就是引导信贷的投向。

无论碳减排支持工具还是专项再贷款,均是由央行提供基础货币,对金融机构发放绿色贷款提供资金支持。也可以理解成,这两个政策均能促使央妈创造更多的货币、印更多钱出来。

而这两个政策跟什么相关?跟碳相关,也就是说是碳创造了更多的货币,这就是本文开头“碳货币趋势愈发明显”的由来。

创造货币的形式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2

前些年、包括现在,仍有很多人认为美联储的扩表或缩表对中国冲击很大,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中国央行的货币供应量、他们认为美元是人民币创造的基础…这是因为对货币创造的原理不懂造成的。

美联储扩表或缩表会让美国甚至世界中的货币减少(因为世界贸易中,美元是通用货币),进而影响消费、而中国又是世界最大的实物贸易出口国,并由此会影响中国的出口、进而冲击经济,而绝不是什么影响中国央行的货币量供应。

这就要说到什么影响到中国央行的货币供应、创造人民币基础货币的资产是什么,即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是什么(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就是印出来的钱)?

这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职央行职能,即不能吸收存款、也不能发放贷款,而是管理各家商业银行、实际上是一个政府管理机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发行货币…把钱印出来给各银行后、各银行拿到钱后再对企业和居民放贷。

可央妈给各银行钱、各银行用什么资产抵押在央妈那里呢?

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资产是票据,如本票、汇票等,因为在刚改革开放后、银行手里也没有什么资产,这种贴现再贷款一度占比高达70-90%。

事情的变化出现在1990S后,随着我国出口的增长、外汇(主要是美元)也逐渐增加,外汇就逐渐成为银行向央妈获取资金的抵押物。因为各出口企业卖出货物收到的外汇、不能私自占有,只能储蓄在银行那里、而银行就可以把这些美元外汇抵押给央妈获得新资金。

这种状况在中国加入WTO的2000年后日趋明显。中国出口越来越多、已成世界工厂,所以创造的美元外汇也越来越多,由此银行持有的美元资产也越来越多、而这些美元就被广泛的质押给央妈获得资金。

在2013年时,央行的总资产中83%是外汇、主要是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基础货币的83%主要是由美元创造的、也因此有了前面“美联储影响中国货币供应”的说法。

可是在当下,外汇只占央行总资产的53%、且这种趋势还在下降,反而对各银行的债权却在大幅增加、目前已增至33.7%。

对各银行的债权底层资产是什么?是这些银行持有的国债、金融债、企业债、信贷(比如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对三农的贷款、当然以后还可能包括对碳减排相关企业的贷款)。

3

继本票/汇票、美元外汇、国债/金融债/企业债/支小支农信贷资产后,碳相关的信贷资产(对碳相关企业来说、这是借款负债,可对银行来说这就是资产、并可以把该资产抵质押给央行获得资金)正在成为央行印钞的新支持工具。

如果以上内容你没看懂也没关系,只需记住结论即可:政府支持包括新能源、清洁能源在内的碳减排相关产业的发展,并给予或即将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

而这就是机会所在。

今年以来,在楼市连遭重锤、债务暴雷不断的同时,新能源行业却成绩耀眼,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股价的暴涨、甚至不乏价格翻倍的行情,投资于新能源的股票基金也同样净值涨幅超50%、甚至翻倍。

很多人的困惑是,价格都涨这么高了、再进场不是接盘站岗吗?!

这里要谈一下宏观跟微观、长周期跟短周期的关系。

宏观上肯定是看好碳减排这个大行业,这是一个很长的周期。

但在微观操作上则复杂的多,因为短周期内影响价格因素的很多,如人的情绪、心理预期、信贷宽松、其他投资标的对比等等,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会造成估值溢价或估值折价,一旦把握不好节奏、就会在最有前途的行业里亏得血本无归。

也有人会说,既然长期看好、那现在买入肯定有一天会涨回来。

这个方向当然没错、但时间会是多长呢?我们都是生活在小周期里的。也许那一天到来了,或许你早就等不及了、甚至可能杠杆也断了。

看好碳减排相关的产业和行业,并不是让你立马梭哈全仓All in,而是说这是一个大趋势,可以去研究、学习、理解、琢磨,之后找到合适的介入时机。

碳货币时代要来?就怕有些人成了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