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点提及语文学习的三大难点,家长有着一致共识:文言文、阅读理解、作文。对此,与我们惯性刷题做加法的策略恰恰相反,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老师于晓冰,却在21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追求做“减法教育”,从其教学和家庭教育中可以看出,想要实现“少即是多”,往往意味着要比旁人思考和实践得更多。

文丨享耳 编丨Zemira

当“抢跑”成为教育常态,尤其在“中考分流”已成定局后,诸多初中生的家长和老师在惯性思维的作用下,依旧不停地为孩子的学习“加码”,就拿语文来说:

难以理解的文言文,常采取机械性抄写来巩固记忆。

失分多的阅读,先掌握答题技巧,再多刷同类型阅读题。

老大难的作文,满满的应试套路往往重于真情实感的表达。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老师于晓冰,同时他还是开明版语文教材编委、人教版国学教材编委,连续十几年担任北京市西城区兼职教研员、中考阅卷题组负责人。除此之外,他也是一名10岁男孩的父亲。

他认为:加法治标,而减法才能治本。要突破惯性思维,去做一些反直觉的减法。

于晓冰老师

在其21年的一线执教生涯,经过艰苦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奉行以孩子为原点做“减法教育”,坚持不可思议的“三不”原则:不拖堂、不加课时、不留硬性作业。

在他看来,现如今教学中不假思索的“加法”,是教育更短视和功利化的表现,但长期看来,并不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普遍说来,语文教育中存在“边际递减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学生语文学习投入的时间越多,在增加到一定量后,所获得的分数的增长会有所下降。

而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说,低投入高产出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因此,“减法教育”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而背后深层反映的是注重培养孩子语文学习能力的“长期主义”。

值得一提的是,于老师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初一初二阶段经常是在同类班级中排名非常靠后,但在中考时,却总能奇迹般地实现逆袭,会排在同类班级中的前列。

最近,于老师的新书《减法教育》出版,借此机会,外滩君请教于晓冰老师,从文言文、阅读、作文语文三大难点出发,分享契合当下“双减”大势的语文减法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减少机械性抄写

增加启发式思考

学习文言文时,语文老师的惯常操作有哪些呢?

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把原文使劲背下来;

为了巩固加深记忆,还要进行“三行对译”——既要写原文,又要解释重点字词,还要写下长篇累牍的现代文翻译。

而在于老师看来,“三行对译”诸如此类的机械性抄写,对中学生而言并不可取。

小学中低年级,一定量的抄写确实非常必要,锻炼手部小肌肉去熟练写字的过程。但如果到中学后,学生继续进行过度抄写,不仅消耗大量时间,实际成效也不尽如人意。

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就观察到,相当一部分孩子,初中课内文言每篇都会,但一到上高中后再去学文言,又相当费劲。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于老师分析道,造成此类现象的核心原因是孩子的见识太过狭窄,非常狭窄机械的文言学习,没有办法形成能力上的迁移。

之所以大部分老师采取这种教学方式,是沿用了自己学生时代所经历的语文授课模式。当他们成为老师后,教授学生也采用了相似的教学路径。

对此,于老师说道:“其实,文言文的学习,从古流传至今,有一个非常成熟的学习思路,那就是‘熟读成诵’”。

中学生正常的写字速度是每分钟20-30字,一篇文言文三行对译下来,可能要1小时左右才完成,而省下这些时间去读文言材料,可以读很多篇。

基于“熟读成诵”的思路,于老师强调在实际的文言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读出声来,体会文言文音韵之美;

第二,通过反复诵读,形成文言文的语感;

第三,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让更多语料进入永久记忆;

第四,把课文作为基础,同时要有大量泛读作为辅助支撑;

第五,不要仅仅依靠课下注释,更要随时熟练使用工具书;

第六,文言文不是外语,现代汉语和古诗词都是很好的学习文言文的材料;

第七,学习文言文不是单纯为了考试,文言文中有太多的精华值得我们吸收。

如此一来,长期“浸染”其中的学生,到初三时对文言文的理解力,就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于老师的教学实践,并不止于此。

他还把“增量”加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在其课堂中,随处可见“启发式思考”的身影。

有别于传统课堂的单向灌输知识,于老师的课堂是用“问题思维”串联起来的,不时发问各种延伸问题产生,启发学生动脑筋思考。

这些问题,有些是从教材中所生发出来,也有些是从日常生活中某件事情生发而来。

比如,于老师曾经的学生,现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刘齐,曾写《记水寒老师》一文,得以窥见于老师授课一角:“水寒老师不布置笔头作业,他让我们拓展,他讲《醉翁亭记》,让我们查欧阳修,六一居士是哪‘六一’……”

再比如,于老师个人很喜欢《论语》,因此时下事件会用《论语》做解读,并和学生分享。

谈及这样做的初衷,于老师一方面想让学生意识到文言经典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另一方面希望学生能找到类似《论语》这样,自己喜欢的作者或书,主动内化其思想成为自己的见解,由此成为自己认识世界的思想武器。

于晓冰老师授课

减少“做阅读”,增加“阅读”

在于老师《减法教育》一书中,分享了一位学生的吐槽:

“我这个语文渣渣这两天考了三场语文。历史考试考了一大堆根本看不懂的文言文,阅读量简直比语文还大;政治考试我写了好几篇小作文,还考了几句古诗词……”

依照这个角度来看,某种程度上,大多数学科都在变相考语文的阅读理解力。

面对如此重要的阅读能力,当孩子欠缺时,会如何做呢?

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绝大多数的第一反应是,先掌握阅读技巧,然后针对性地做阅读。这样做,确实能在较短时间练习后,学生成绩见涨,但其实治标而不治本。

“阅读技巧如同数学公式,同类型题目确实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当题目出现变化时,阅读技巧就不适用了。”

于老师以朱自清的名篇《春》举了个例子: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问:请欣赏下面这句话,说说它好在哪里?

阅读答题技巧的模板是: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因此,很多学生这样回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野花比喻成眼睛和星星,非常生动形象。

但是,如今语文考试的趋势是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大概率会这样问: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非常生动形象,请具体说说生动形象在哪里?

面对不仅要求“知其然”,更要求“知其所以然”的问题,这时候,阅读技巧的作用就不明显了,必须要真正理解了才行。

那这句话妙在哪里呢?

野花在草丛中,在微风吹拂下,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时隐时现,就像人的眼睛一样,一开一闭。微风吹拂下的野花,和眼睛、星星就有了绝妙的相似点,都是“眨啊眨”的。

因此,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分强化阅读技巧的公式套路化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对学生而言,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是什么?

于老师表示:“语感,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没有语感,很难真正意义上提高读懂文章的能力。而对语感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阅读来实现。”

正如苏东坡所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在讲解阅读材料时,于老师经常使用“比较阅读法”。这种教学方法,不局限在完成阅读材料的常规讲解,还要花费时间在阅读材料和整篇原文的对比上,把“做阅读”扩充为“阅读”。

让学生阅读原文后,在鲜明的对比中去体会刀砍斧劈的考试材料中,所存在的逻辑断裂,语言的干瘪等问题。

同时,引发学生进一步深度思考,逐渐清晰自己对日常阅读的筛选标准:

日常阅读中,你会选择整篇原文,还是局限在删改后的阅读材料?

哪一种方式,对你来说收获更大?

“答案可想而知,逻辑断裂的阅读材料,不仅降低孩子的阅读鉴赏力和深度思考力,同时他还会不自觉地在写作中模仿。这等于是‘取法乎下’的过程,而要想做得更好,一定要‘取法乎上’”。

减少作文评判,增加生活表达

写作作为阅读的延伸,于老师也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式,作文应该有意识地分“两条道路”去走。

一条道路是初一、初二时着重的日常写作。

写作课堂上,素材来源除了阅读的输入外,更多来自于生活的输入。学生愿意将对生活的思考,真情实感地表达出来,这一点需要渗透在教学中去培养强化。

要给学生这样的认知,写作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非要呈现给老师评判,而是要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举个例子,期中考试快到了,教室板报会有相应倒计时,于老师就会“借题发挥”启发学生思考:

人生当中每一件事,是不是都需要倒计时?

对你来说,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而不太好的方面,又有哪些?

在一连串的问题启发下,对日常生活不起眼的细微处,学生就逐渐拥有了思考力。

于老师接着强调:“尤其日常生活中熟视无睹的事件,更值得思考。并不是习以为常就一定合理,很多时候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其不合理性。我倾向从日常细节入手,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知道,每时、每刻、每个事物,都有值得思考的空间。”

在课堂上,对于思考的结果,有些学生会动笔输出成作文,也有些学生不写。

而这方面,于老师并不做硬性要求。“表达并不一定都落在纸面上,哪怕是口头说也可以,口语表达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写作”。

另一条道路,是初三时侧重的考试写作。

此阶段,于老师会讲一些考试写作最基本的规范和要求,会解释从考试命题到阅卷的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会告诉学生如何去满足考试的要求。

比如,中考作文中比较好的开头结尾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结合他个人的经验来说,需要满足这样四个条件:

  • 开头结尾都要短;

  • 开头点题结尾扣题;

  • 开头结尾要由浅入深出;

  • 不能是万能的开头结尾。

但为什么到初三时,考试写作才成为重点?

于老师分析,如果在初一、初二大篇幅讲解考试作文,无形之中会让学生形成一种观念:我是为了考试才写作文的。

诸多学生一写作文就抓耳挠腮,很痛苦、很有压力,而且他还得想所谓很多套路再去写,很难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呈现出来,文字苍白无力很难打动人。

但当积累了阅读和洞察生活的输入后,同时孩子有愿意去表达。到初三时,学习些许考试作文的思路和归路,就基本不发愁了。

减少阅读干预,增加阅读选择

从前文可以看出,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的输入,因此对家长而言,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前段时间,一则有关孩子阅读的新闻,引起了家长圈的广泛关注:

有家长在通读《伊索寓言》后,认为其中充满了暗黑童话,会给小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反复投诉出版社,要求删改、全面下架《伊索寓言》。

对于这位家长追求“无菌式”阅读环境,于老师以为没必要过分“精细化养育”

作为10岁“小书虫”男孩的父亲,在孩子阅读选书方面,他更倾向“粗略化处理”,从不限制对于孩子阅读书籍的选择。

“阅读一定是开卷有益的,只要内容不过分不适宜,我都可以接受。在我看来,孩子只有水平高、低的书籍都去读一读,阅读鉴别的能力才会有所提升。”

比如,于老师的儿子在二、三年级时,非常喜欢读米小圈系列。

换成其他家长可能会觉得这套书的内容太浅了,就不让孩子读。这是基于成人角度的判断,事实上,孩子对这类书籍读得津津有味,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必经阶段。

一段时间后,于老师的儿子自然而然就不读米小圈了。而且,诸如此类的书籍他都不去读,因为觉得太浅了。

所以,给孩子自由选择阅读的时间和空间,非常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绝大多数家长并不具备,替孩子遴选每一本书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最简单可行的办法,是把孩子送到图书馆或书店的相应适龄区域,这里书籍已经过图书工作人员的初筛,不会有大方向上的问题。让孩子去翻看挑选他对哪些内容更感兴趣,然后把感兴趣的书籍搬回家。

除此之外,家长可以在家庭当中,给孩子营造适宜的阅读氛围。

“一定要有大量藏书,这样做一点都不浪费。我家就有几千上万本书,我也并不是本本都读过,但保不齐某一次机缘巧合,我拿起来一下子就读完了。类似事情在我儿子身上,也时常发生。如果家里根本没书,想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真的很难。”于老师分享道。

于老师家中书柜一角

一直以来,于老师还坚持将多年语文教学中的所思所感,分享在“水寒说语文”微信公众号中,让学生、家长、同行也能直观地体会到他的思考不停、笔耕不辍。

他在21年的教育思考和实践中,在文言文、阅读、写作方面坚持“少即是多”,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减法教育”其实减去的是那些非必要的学习负,老师和家长智慧地运用学习规律和教育常识,先减下来、慢下来,孩子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更快。

正如于老师自序中所写:教育应该“宁慢勿快,宁拙勿巧,宁迟勿早”,尤其是在没有太多把握的情况下,更应该如此,如果只是拼命求快,拼命做加法,最终可能是不堪重负,追悔莫及。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