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流,不在于厚黑学,不在于三十六计,而是阐明观点,尽可能让对方认同自己的看法。有些人不怎么会写文章,却特别会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一件事情,表述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想要让你的话语变得更加优雅大方,不妨看看以下几个例子。

1. 更换称呼为“你”

对方表述的内容,不大清楚。大多数人会说:“不大清楚你的意思,你能说的更清楚一些吗。”或许会无意中对对方造成伤害,特别是比较敏感的人——啊?!你是在假装糊涂,还是责备我语言表述不清楚?

换一个说法,或许可以用:“如果你能增添更多细节介绍,或许我们可以对在这一方面达成共识。”这个说法更加委婉地提醒对方注意表达方式尽量通俗易懂,沟通会更深入。

2. 化道歉为感谢

若是迟到了,多数人会表达歉意:“非常抱歉,让你久等了。”歉意诚恳,获得对方谅解,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也是常见操作。

还有一种表达方法:“感谢你耐心等我。”一方面,暗示自己清楚已经迟到了,不好意思;另一方面,赞美对方,让人难以拒绝。当然,若是领导迟到了,他们很少作出任何解释,或许会转向交通拥堵,或者说自己日理万机,忙得不可开交。

3. 表述更加简洁

看到对方的文章有逻辑有些混乱、层次不清的问题,你可能会说:“如果层次清晰一些、表述逻辑更清晰,这真的是一篇非常棒的文章。”似乎是赞美,反过来看,更像是批评——现在不够棒,因为层次、逻辑表述不够好。

好吧,换个说法试试,假装你不知道:“调整一下,如同画龙点睛。”嗯,这确实是好文章,若是有点睛之笔,如同锦上添花。

如果你是老师、家长,让孩子写作文,是一针见血提出存在问题,还是让他们学着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文方面,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4. 巧妙暗示

有的人发送通知、提醒,心如豆腐绵软,话如钢丝锐利。比如,要求将总结在周五下午五点交上,我们常常看到的通知是:“总结尚未上交的,请在周五下午五点之前交上。逾期不交,后果自负(或者说,通报批评)”虽然加上了“请”,完全没有客气的意思。貌似先礼后兵,做到仁至义尽。有话好好说,没了心理抵触,大家皆大欢喜,和谐融洽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的事情,也可以这样说:“你是否已经写好了总结?如果有时间的话,请及时交上。我们需要足够时间汇总各部门总结,为年终职工会议做好准备。谢谢各位配合。”

第二种表述方法,可以看得出更加柔和,交上总结不是任务,而是在帮助对方。即便没有时间上交,也好在最后期限来临之前了解尚未提交总结的原因。

柔和,看起来缺乏对权威的主张,但多了几分亲和力,令人如沐春风,协调起来更方便。

5. 增强确定性

人们喜欢柔和的表达方法,但柔和的表达应当具有足够的确定性。比如,给出建议的时候,很多人会以“我以为”/“我觉得”开头:“我觉得,课堂上应该少讲一些,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如果对方并非感同身受,就会认为你在偷懒,或者标新立异——难道“你觉得的”就是你觉得的那样?!

古文中,出现过一些“窃以为”,表达了“我觉得”的意思。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说话人的谦虚、谦卑,因为有更多的表述在后面,不用担心听众、读者认为自己思想具有不确定性。现在的议论文中,应该很罕见了。

不妨换用这样的说法:“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思考,有助于知识消化、思维深化。”有理有据,表述简洁,免得断章取义。

以上论述仅为抛砖引玉,揣摩之后,愈发明白人际交流可以非暴力沟通:多数情况下,谈话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达成共识,而非在交谈过程中,取得压倒性优势,让对方张口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