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远在台湾的蒋介石也在密切关注着战场上的一举一动,当初解放军把蒋介石打败,这让他心有不服,而且一直和美国保持着亲密关系的蒋介石在解放战争结束后也遭到了美国的“另眼相看”,蒋介石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经过43天激烈战斗,上甘岭战役取得了胜利,志愿军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金化攻势”。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蒋介石的办公室,他震惊之余给出了惊人的评价。

那么上甘岭战役究竟是怎样的一场战役呢?

蒋介石又给出了怎样的评价?

解放战争结束后一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就在朝鲜内战中横插一脚,但是美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一边插手干预朝鲜内政一边派兵不断骚扰我国的边境地区,严重威胁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唇亡齿寒是老祖宗留下来亘古不变的道理,朝鲜是我国的邻国,一旦朝鲜失守,美国就会把罪恶之手伸向我国。

为此,解放军化身志愿军,在1950年浩浩荡荡地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有着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在他们看来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然而现实却狠狠抽了美国一耳光,抗美援朝的前几次作战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美国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为了扭转战局重新在战场上占据有利的位置,范佛里特策划了上甘岭战役,被美军称为“金化攻势”,并且还极其猖狂的扬言,要用两个营的兵力在5天之内,以200人的伤亡代价,就能赢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足以见得范佛里特的决心之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佛里特

上甘岭实际上只是一个只有3.7平方公里的小村子,在这方寸之地确实不需要投入太大的兵力,起初我军对上甘岭战役的预估也只是战斗级别,可是发展到最后在这方寸之地,双方投入人数逐渐扩大,最终发展成了战役规模。

秦基伟曾经说过:上甘岭战役是一场特殊的战役,它既是敌我双方军力的较量,又是两种世界观、两种价值观、两种思想体系的较量。

关于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原因秦基伟也总结了重要的几点。

开国上将秦基伟

毛主席战略思想的胜利

在经历了朝鲜战争的前四次战役,毛主席对战场上的情况已经了然于胸运筹帷幄,在上甘岭战役之前,毛主席就给出了具体的作战方针:

要利用我军的优势兵力,对成排成连成营的敌军进行全部或者大部歼灭,依据现场情况对于我军被攻克的据点,能守下的就守下,守不下的就放弃,为继续反攻抢占据点做准备,要始终把主动权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这种战略战术也被称为“零敲牛皮糖”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反复争夺失守阵地就是运用了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对敌人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从心理上震慑到了敌人。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也是贯彻毛主席“持久作战,积极防御”方针政策的结果。

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

一辈子净打硬仗、大仗、恶仗的秦基伟对上甘岭战役的评价:上甘岭战役是他这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

在上甘岭的方寸之地,每天都要承受着像雨点一样密集的炮火攻击,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敌军投放了大约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炸弹,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投掷30万发,平均每秒都有6发炮弹落地,每平方米都要承受着76枚炮弹的轰炸。

修筑的防御工事也都被炸没了,一直处于反复修反复炸的境地,山头上都寸草不生,草木都被炸成了灰烬,原本的石头山头都能被削低几米,伸手抓一把地上的土,有一半都是金属碎末和弹壳。

整整43天,整个上甘岭都被尘土和硝烟弥漫,天空都变得阴沉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危险又恶劣的环境下,坑道里的志愿军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敌人不断地向坑道中的志愿军投放各种炸弹,甚至是毒气弹,坑道口都被炸塌,志愿军被困坑道内缺水断粮。

为了活着走出坑道,没有水战士们喝尿来维持基本的水源供给,甚至是舔潮湿的岩壁,没有吃的就饿着肚子。

坑道上敌军的猛烈炮火攻击也给坑道内的战士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据活下来的老兵回忆,当时被炮弹爆炸震得牙齿都不受控制的打颤,有些战士的耳朵都被震得出血不止,他们被困坑道没有弹药、也没有粮食。

但是志愿军都没有放弃,他们坚守在阵地和敌军奋战到底,有些战士牺牲的时候,还在坑道口保持着端枪冲锋的姿势,那些受伤的战士不能及时得到医治,为了缓解身上的疼痛,不影响其他战士,他们将布条死死地咬在嘴里不发出一点儿声响,甚至是在他们牺牲的时候,布条都没能被取出来。

坑道内的志愿军

当时敌人的炮火非常猛烈,这给后勤运输补给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负责运输的战士们都采用接力的方式匍匐前进,一点一滴的向坑道运送物资,毫不夸张的说,那时候谁能送进去一个苹果就算是立了大功了。

牺牲在运输途中的战士们也不胜其数,但是他们都不曾放弃过,凭借着坚韧的精神坚持向坑道的战士们输送物资。

在和敌人进行反复的阵地争夺战中,志愿军不畏牺牲、英勇献身的精神也震撼着每一个人。

匍匐前进运送弹药的志愿军

黄继光所在的连队负责攻下敌人的高地,在战士们进行了多次冲锋后都被敌军严密的火力覆盖给击退,眼看着天就要亮了,在天亮之前如果攻不下敌人高地就宣布作战任务失败。

关键时候,黄继光挺身而出将早已经写好的决心书交给参谋长,参谋长思索再三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黄继光。

他身上带着炸弹和另外两名战士负责炸掉敌人的火力据点,在前进的路上,黄继光身边的战士一个壮烈牺牲,一个身负重伤倒下了,此时的黄继光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注,他忍着剧痛爬到敌人的火力据点,奋力将手中的炸弹扔了过去。

但威力不是很大,只是炸掉了敌人半边的火力据点,反应过来的敌军迅速地发起反攻,冲锋的志愿军再次被火力挡住。

此时黄继光身上已经没有多余的弹药了,身体多处部位都被子弹击穿伤痕累累,黄继光再也顾不得其他,奋力站起身冲向敌人的机枪口,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敌人猛烈的炮火攻击,为战士们发起冲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黄继光的牺牲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战士们愤怒大喊:“冲啊,为黄继光报仇。”

一举冲向敌军高地全歼敌军两个营。

黄继光油画

上甘岭战役中像黄继光这样身先士卒不畏牺牲的战士不在少数。

在激烈的战斗中,通讯设备是与外界联系必不可少的东西,指挥部及时了解战况才能及时指挥战士们进行下一步的战斗。

但是敌人强力的火力覆盖,将通讯设备的线路给炸断了,前线和指挥部失去了联系,当时情况危急,战士牛保才不顾生命危险将电话线绑在自己的身上,冒着敌人的炮火一步一步的前进将断掉的电话线给重新接上。

牛保才浑身上下多处受伤也没有放弃,电话线接到最后少了一截接不上,牛保才就把电话线的一端缠在自己的手上,另一端用牙齿紧紧咬着,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连通了前线阵地和指挥部之间的联系,争取到了宝贵的通话时间,可是牛保才却再也回不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士孙占元所在的部队在对敌人阵地发起反攻的时候,双腿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战友看着孙占元血肉模糊的双腿,想让他到大后方去医治,可是孙占元却拒绝了,他坚定地说道:“我是一名军人,不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绝对不离开前线。”

他忍着巨大的疼痛,在地上匍匐前进,来回指挥作战,带领志愿军战士摧毁敌人3个火力据点,在敌军冲上阵地的时候,孙占元拿着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了,牺牲的时候,年仅27岁。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和志愿军勇于牺牲的精神以及顽强的意志力是分不开的,以血肉之躯抵御炮火,才最终取得了胜利。

炮兵的保驾护航

在上甘岭战役中,炮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志愿军的攻击提供了有力的火力保障。

但是敌军的火力覆盖力度,远远要超过我军的火力覆盖,为了弥补作战中存在这样的缺点,志愿军集思广益想到了很好的作战方法,那就是诱惑敌人的炮火,合理利用我军的炮火,在实际作战应用中起到了奇效。

我军率先开炮佯装攻击抢夺阵地,然后继续开枪制造冲锋假象,敌军听到枪炮声就像往常一样做好了抵御进攻的准备,隐蔽起来的敌人纷纷冒头开始冲锋,此时炮兵又突然改变方向朝着敌人的阵地轰炸。

出其不意地给敌人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在上甘岭战役中,炮兵的作用非常大,歼灭敌军人数达到了总人数的一半,摧毁敌人的火炮汽车以及坦克多辆,给敌人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坑道筑就坚固的防御

在上甘岭战役中,修筑防御工事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应对敌人最好的火力覆盖方式就在修筑坑道战壕等防御工事抵御敌人的进攻。

虽说在坑道内作战躲避敌人炮弹有很多缺点,在危急时刻容易被困在坑道内,造成缺水断粮,断掉补给的艰难处境,但是有坑道作为保障,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志愿军的大量伤亡,为后期的反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整个抗美援朝中,志愿军会在地下开挖一条互通互联的U型猫耳洞,在敌人发动炮火攻击的时候就在猫耳洞深处躲避敌人的攻击,当敌人的步兵接近阵地的时候,再冲出坑道对敌人以致命打击。

在上甘岭战役中,坑道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防御工事,为志愿军长久持续作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依托坑道作战的志愿军战士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给美军以沉痛的打击,让特曼重新认识了中国军人的风范,美国提起上甘岭都将它叫做“伤心岭”,美军在上甘岭战役中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对上甘岭战役的评价:这个开始为有限目标的攻击,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救面子的恶性赌博,这次作战是失败的。

双方反复争夺阵地,反复拉扯投入的兵力和伤亡人数都在逐渐增大,最终联合国军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我军上甘岭战役胜利

原本小小的上甘岭战役,随着双方兵力的不断投入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这场激烈阵地争夺战,荣誉之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让世界都为之震惊不已。

上甘岭战役志愿军获胜的消息更是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大有出一口恶气的评价:“说我蒋介石不行,打不过毛泽东,你们美国从头武装到脚,还不是照样不行,没有人是毛泽东的对手,也没有人是解放军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