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的父母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的,对于孩子的智商都有一种执念,尤其在老一辈人的影响下,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能扯到孩子聪明上。

宝宝学会笑的时间,背后代表着智商高低?大家一定听到过这类老人们的说法,那到底科学吗?

能理解父母们的希冀,也能理解为人父母,看到孩子任何一种表现和特征心都要化了,但有些真相还是要知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我家孩子刚出生时,不知道被什么逗笑了,婆婆高兴地到处跟别人炫耀“孩子笑得早,长大肯定很聪明”。

结果孩子用班里倒数的成绩狠狠打了婆婆的脸,可就算这样婆婆还是坚持“孩子笑得越早就越聪明”的说法。

当然,婆婆只是这一说法支持者之一,身边很多人都觉得宝宝笑是在回应周围的人和环境,能对外界做出反应,这就是聪明的直接表现。

虽然听起来有几分道理,但目前还没有任何科学可以证明宝宝越早笑就越聪明。更何况,胎儿发育时,还在照B超的他们其实就已经会笑了。

宝宝不同阶段的笑有不同含义,和智商没啥关系!

出生时的哭和笑是本能

新生儿往往都是伴随一声啼哭降生,接下来他们大多数的情绪除了哭也就是笑了。

这时候的哭和笑都是本能下的反应,比如饿了冷了不舒服都需要用哭声表达,相对应,如果宝宝感到舒服和满足,自然就会笑。

5~6周的宝宝,受到刺激会回应

两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回应了,这种刺激和回应会在宝宝脑海中不断重复。

比如妈妈哺乳时,宝宝能看到妈妈的脸,如此反复,吃奶的舒适和看人脸就会相关联起来,突然看到人脸时宝宝就会回应微笑,因为脑海中想到的是吃奶的满足和舒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个月左右的宝宝,识人后微笑

到4个月时,宝宝基本上就已经开始“认人”了,看到妈妈或比较熟悉的面孔会很开心地笑出来。如果是陌生的面孔宝宝就不太会开心,甚至会感到害怕,从而大哭。

虽然宝宝的笑不能作为聪明的依据,学会笑的时间早晚也不影响什么,但经常让宝宝笑确实是有好处的。因为笑的信号和行为都是由大脑发出指令,所以经常逗宝宝笑可以促进大脑发育,也算是后天培养了。

除此之外,宝宝笑的时候面部肌肉、腹肌和胸肌都在同时发力,也相应得到了锻炼和按摩,对身体发育也有不少帮助。

如何有效逗宝宝笑?

跟宝宝肌肤接触:

宝宝很喜欢接触父母的肌肤,这会给他们一种安全感和舒适,感到舒适就会笑。

平日里父母想逗宝宝笑,可以一边玩一边触摸他们的脚丫、手指、脸蛋……揉搓、轻咬的动作都能接触肌肤,既能逗笑宝宝又能增进情感沟通。

用表情逗宝宝:

小孩子看到各种鬼脸和表情时都会被逗得哈哈笑,所以利用夸张的表情逗宝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通常表情越夸张宝宝的反应就越大。

用声音吸引宝宝:

当宝宝对外界的刺激有明显反应时,父母可以制造一些小动物叫声或其他可爱Q趣的声音,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声音也能引得宝宝笑。

注意:逗孩子笑也要“天时地利人和”,这些事马虎不得

宝宝有自己的个性,对笑也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宝宝喜欢触觉,有的宝宝则更容易被声音吸引,父母要找到规律,有针对性地逗宝宝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在宝宝吃奶或喝水、打嗝的时候,千万不要逗笑,很容易呛到宝宝,不及时处理还容易引起窒息。

宝宝睡觉前也不要长时间逗笑,易使宝宝大脑兴奋,变得入睡困难。刚睡醒时宝宝需要时间自己清醒,如果强行逗宝宝笑,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宝宝不安。

哪怕是平时,逗笑的时间也不要太长,尤其是张口大笑这种程度的要适可而止,宝宝的骨骼还是比较脆弱的,持续张口大笑容易使下巴脱臼。

说到底,宝宝的智商除了天生就是后天培养,与其傻傻相信那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传言,不如真正付出陪伴与行动,助力孩子的智力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