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过坦克世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轻型坦克从来不是让玩家拿去和人硬碰硬的,就轻型坦克那个脆弱的装甲和软弱无力的小水管,遇到中型坦克就是被一顿乱杀。而游戏中的道理放到实战里也是一样的,想靠轻型坦克对付中型坦克,就算是给轻型坦克装上反坦克锉刀也是没用。毕竟反坦克锉刀只能削薄博物馆里的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但却不能在实战里打穿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那个炮火连天的时代里,苏联红军当真是把轻型坦克玩成了主力,反复让轻型坦克冲到一线去找德军拼命,结果全员落了个扑街的下场。得说,这事情还挺让人奇怪的,苏联红军自己也不是没有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怎么就突然犯浑让轻型坦克承担起正面作战的任务呢?

坦克?坦克

事实上,让轻型坦克去一线拼命这事情,某个角度还真不是苏军独有的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各国基本都是这么搞的。毕竟早年坦克发展刚起步的时候,是按照战场职能来划分为负责支援步兵的步兵坦克和负责装甲对抗巡洋坦克。

当然,各国在具体称呼上有所区别,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比如说玛蒂尔达Ⅱ步兵坦克、B-1重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都属于是支援步兵的步兵坦克范畴,而索玛S-35中型坦克、三号中型坦克在开发之初都是用于装甲对抗的巡洋坦克范畴。

苏联装甲部队的起点,是从引进英国维克斯轻型坦克开始的,T-26轻型坦克就是从维克斯轻型坦克延伸而来,因此,苏联装甲部队早期也就带上了“英伦范”,坦克也打算按照职能进行划分,于是T-26轻型坦克很快就变成了支援步兵,而后开发的BT系列快速坦克则基本专注于进行装甲对抗。

当然了,让T-26轻型坦克去支援步兵确实不太靠谱,可只要看看那些被斯大林怒称为“杂货铺”的多炮塔坦克,嗯,还是用T-26轻型坦克应付一阵吧。考虑到各国主力都还是轻型坦克,那T-26轻型坦克继续苟一阵也没啥问题。

可从实际角度来看,上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各国的坦克发展就开始有些转向了,德国的三号中型坦克、法国的索玛S-35中型坦克就是个例子,虽然名义上还是巡洋坦克的战场定位,但设计上已经跳出了巡洋坦克的思维定式,开始走向火力、机动、防御三项属性均衡发展的路线,而英国嘛,忘了英国吧,他们还坚定走自己的偏科路线呢。而苏联呢?苏联其实也跳出思维定式了,跳出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在西班牙被打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班牙内战时期,苏联派出了一个装甲旅前往帮助西班牙共和军,但可惜共和军的战斗力是烂泥扶不上墙,好端端的坦克交给他们也无济于事,愣是在战场上被德国秃鹰军团的反坦克炮打得找不到北,大批的T-26轻型坦克和BT快速坦克被轰成了废铁。

经此一战之后,苏联算是彻底想明白了,轻型坦克是没有前途的,要搞就得搞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于是西欧那边风起云涌,苏联这边开始攀坦克科技树,最后成功搞出了T-34中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

还得轻坦克挑大梁啊

相比于德国开发的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T-34中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在设计上更具前瞻性和优越性,因为它从一开始就选用了76.2毫米长倍径坦克炮,装甲防护和机动性也不是德国当时配备的中型坦克所能比拟,当真是那时候最优秀的坦克。

然而,苏联既然已经有了如此优秀的坦克,怎么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战场上还是成群结队的轻型坦克被摧毁呢?莫不是苏联人吃饱了撑的,觉得自己坦克太多了?

归根到底,其实还是苏联在1940年制定的机械化军建设方案导致的,足足29个机械化军啊,每个机械化军都得有1031辆坦克,其中半数是T-34中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那真是把苏联的工业产能往死里压也造不出来的,更别说还有49个独立坦克旅等着坦克到货。没办法,苏联只能把那些老旧的T-26轻型坦克和BT系列快速坦克都保留在军队里了,最起码还能保证部队能有坦克用不是?

于是乎,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时就闹笑话了,苏联29个机械化军听着是挺厉害,但你仔细一看这装备估计就笑掉大牙了,在人员编制和装备编制上满编的机械化军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大多数机械化军就都是不满编的状态了。

罗科索夫斯基的第9机械化军都算是运气好的,有298辆老旧的BT快速坦克,运气不好的你看第17机械化军,全军就只有63辆快要报废了的T-26轻型坦克,简直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啊。

等于说1941年苏德战争初期的苏军只能用T-26轻型坦克和BT快速坦克撑场面,少量的T-34中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也不能扭转战局。虽然说这两种坦克在战场上挺吓人的,可最多也就是把德国人吓一跳罢了,随后就被德国人用俯冲轰炸机给摧毁了,等于说苏联只能靠轻型坦克来撑撑门面了。

而且就算是这样苏军也没能撑太久,大批的T-26轻型坦克和BT快速坦克在战场上被摧毁,或者沦为德军的战利品,油漆一刷就成了德国坦克了。

悲壮的轻型坦克

因为各种不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T-34中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产量低,连续的战役失败导致大量坦克被毁、被缴获,总而言之就是到了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苏军的装甲力量已经十分紧张,有些坦克师所拥有的坦克可能还不足30辆,战斗力尚不及德国的一个装甲连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显然是不可能搞出高配的装甲力量了,基本上只能有什么用什么,于是T-60轻型坦克这种仅配备了20毫米机炮的坦克,就成了苏军当时的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明显,这种坦克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会有多好,几乎就是一种战场上的消耗品了,可考虑到当时苏联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那么苏联也只能让这些不靠谱的T-60轻型坦克冲到一线去和德军拼命。

于是乎在莫斯科战役期间,这些T-60轻型坦克跑得遍地都是,担任了苏联在1941年末到1942年初的冬季攻势的装甲主力——仅从数量和战斗力上来算确实是主力,因为T-34中型坦克和KV-1重型坦克的数量太少了。

可这种情况并非是什么个例,而是当时苏联军队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或许是苏联军队迷信数量上的优势,又或者是太多的部队需要拥有轻型坦克,于是在当时苏军就将轻型坦克视为了一种主力单位。在当时苏联军队除去装备T-60轻型坦克和后继型的T-70轻型坦克之外,美国的M3轻型坦克也是他们的主力装备,这些轻型坦克会被编组为独立的坦克营投入战斗。

实际上这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这本身会加剧坦克兵的损失,但当时苏军面临的战场压力十分巨大,不这样根本不能提供足够的装甲力量,于是这些轻坦克也不得不担负起重任。

当然,苏军往往是将其用于突破德军的步兵防线,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可实际结果是这些轻坦克组成的装甲部队很容易遭到德国装甲力量的反扑。苏军的各类轻型坦克面对德军防线上的37毫米反坦克炮和50毫米反坦克炮尚且力不从心,遇到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就更是损失惨重了。

结语

事实上,将轻型坦克投入到正面作战里,本身就是一种无奈之举,如非必要任何指挥官都不会做出这样疯狂的事情来。但考虑到苏联当时面临的恶劣战局,那么苏军也只能选择这一方式了。当然,在经过了1943年的库尔斯克战役后,苏军的装甲力量得到了恢复,工业已经能够提供足够的T-34中型坦克,甚至在日后还能提供新锐的IS-2重型坦克,此时轻型坦克就不用承担悲壮的正面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