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日,全国首个专门服务慈善基地的多委托人模式慈善信托——“杭工信·善创空间慈善信托”成功设立。为响应浙江省民政厅、杭州市民政局有关慈善基地建设工作要求,杭州市慈善总会联合浙江锦江公益基金会、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三方共同作为初始委托人,杭州工商信托为受托人,设立“杭工信·善创空间慈善信托”,市民政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郑要志出席签约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签约仪式现场

长效运行、可持续发展,慈善信托发挥金融优势

《慈善法》实施以来,我市紧抓机遇,积极推动慈善信托发展。经过5年的发展,截至10月底,杭州市备案的慈善信托已达105单,资产规模达10.79亿元,慈善信托数量及种类均位居全国前列,信托规模更是位居全国各类城市首位。慈善信托的受益范围以扶贫济困为主,涵盖环境保护,促进科、教、文、卫、体事业发展等领域,信托资产包括现金、股权艺术品等多种类型,累计资助 项目145个,受益人群超过10万人次。

“杭工信·善创空间慈善信托”结合杭州市慈善事业发展现状,以传承和传播慈善公益文化、培养和提升慈善公益人才专业能力、孵化慈善公益组织及特色服务为抓手,将信托财产全部用于建设和运营杭州“善创空间”慈善基地,有效打造慈善文化品牌,助推慈善文化建设向基层延伸,助力杭城慈善事业发展。

善创空间

作为杭州市民政局针对慈善公益领域的创业、孵化所打造的慈善“根据地”,杭州市慈善基地“善创空间”根据浙江省民政厅有关慈善基地建设工作要求,结合杭州市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坚持从传承和传播慈善公益文化、培养和提升慈善公益人才专业能力、孵化慈善公益组织及特色服务这四个板块入手,汇聚行业内外专家、学者,整合社会资源,服务杭州市“慈善组织”及在筹建的“慈善组织”。

在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同时,杭州市慈善基地“善创空间”从规划到建设,在各个领域充分考虑基地运营的长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杭工信·善创空间慈善信托”的设立正式保障基地的长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创新。

双重监管、健全机制,慈善信托开启双赢模式

慈善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开展慈善活动的行为。慈善基金会携手信托公司的合作的模式,是双方都高效发挥自身优势,互补短板的双赢模式。基金会组织结构完善,拥有专业的慈善团队与决策机构,擅长于慈善项目的选择和推荐;信托公司所特有的制度优势使项目运作更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

相比慈善捐赠,慈善信托财产管理、处分透明,财产独立性强,可有效实现财产隔离。其资金运用受到银保监会和民政部门双重监管,监督机制健全、公信力较高。“杭工信·善创空间慈善信托”在设立规模、期限、运用方式等方面充分尊重委托人的公益意愿和慈善目的,点对点服务杭州市慈善基地建设和发展的具体项目。

未来,杭州市慈善基地将继续整合慈善行业相关资源,发展更多可持续性发展创新项目,广泛动员社会公众和企业参与慈善活动。“杭工信·善创空间慈善信托”保障了各方参与度,希望更多相关组织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慈善基地及慈善事业建设中来,形成“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社会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签约仪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