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城记智库城城

一座城市的个人所得税金额,侧面反映它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情况。

目前,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城市个税收入排行出炉:相比之下,西安5.7%的经济增速,与个税31%增速形成鲜明的反差。从这个数据背后,我们能看到什么?

排名:西安个税位列16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收入为征收对象的税种。作为我国财政收入中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具体说来,它的征收范围包括:工资、劳动报酬、经营、利息、其他所得等方面。个税越高,侧面反映城市整体工资水平和高收入人群数量。也可以说明,一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特点。

工资薪酬收入,是个税的核心。要知道,只有地区的居民收入增加,才会使个税增加,也能反映当地居民的收入情况。

上海和北京个税超过1000亿◎NEWS

从2021年前三季度的个税排名来看,前20强城市起步为100亿。这其中,上海,北京个人所得税突破1000亿。

京沪堪称是世界城市,也是各类型总部聚集地,经济实力雄厚,高薪群体规模庞大,人均工资水平也领先全国。第11-20名,个税范围100-200亿。西安,前三季度度个税为125亿。

根据「城记智库」近五年来,西安个税呈波动状态:2018年为最高,位居第15位;2020年最低,为18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安五年来个税排名变化◎制图/城记智库

从GDP排名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西安排名23位。相比5.7%经济增速,西安个税以31%增速,“倒挂”明显。

单从这个指标上来看,西安个税收入超过青岛、无锡、长沙和合肥等城市。同样,福州和东莞亦是个税收入排名,也高于GDP排名。

某种程度上,个税收入也是城市“隐性活力”的体现。那么,这与西安的经济结构有何关联?

税收:经济运行的最佳体现

对一座城市来说,税收最实实在在,它是经济运行的成果体现。对西安来说,民营经济和产业结构,起到明显的作用。

从目前西安的经济运营和发展来看,西安的民营经济已全面拓展到工业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地产建筑以及城市公用事业等多行业、多领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社会贡献日益突出。

今年上半年,西安民营经济实现税收529.43亿,占税收总额68.43%。全市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在民营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

2017年西安纳税前十五强名单◎制图/城记智库

2020年西安民营企业百强中,2019年实现纳税总额为1139.48亿,户均1.13亿

近几年,西安税务局未公布西安纳税企业排名。但是,根据2017年西安纳税企业排名前15强来看,除烟草和金融机构外,华为、比亚迪、杨森、法士特和中软等榜上有名。

它们,主要集中在研发、汽车和软件等行业。

以华为为例:近5年,华为累计在西安本地实现收入349亿,本地纳税59亿。比亚迪,近些年累计投资达228亿,实现工业总产值超2860亿,上缴税金126亿,解决4万人就业。

华为西安研究所◎图/城记摄影

再比如隆基,其一期年产15GW高效单晶的电池项目,预计2022年3月投产后:年均实现营业收入120亿,上缴税收6.4亿,带动就业4000人

经济,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有近2500万户民企,对中国经济起到举足轻重作用:国家税收贡献超过50%,城镇就业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达到了90%。民营经济强,则市强、省强和国强。

龙头企业聚集,首先是经济的“发动机”。龙头示范效应,一旦形成矩阵,就带来“中下游”企业的聚集,奠定城市经济的基底。

实际上,西安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变化,这来源于西安最重要的优势。

变化:西安的下一步

西安的优势是什么?毫无疑问,科研!数千年的文化沉淀、1949年以来建构的城市基础,让西安有着其他城市“仰望”的科研和人才基础。

长久以来西安有着“孔雀东南飞”之谓,为什么?因为人才和资本,用脚投票!产业不强,就无法给人才提供足够的空间。

新常态下,西安要突破传统的工业制造、形式的产业转移等,抓住核心优势和竞争力,进行升级。在“新一线城市”崛起的当下,青年人才奔涌而至,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蓄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为,是西安产业升级的最佳代表。全球有十六个研究所,人数超过18万,研发人员达八万多(占总数45%)。西安,也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报告显示,西安对95后年轻人才的吸引力位于全国第十二名。在高学历人才方面,95后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方面,西安位列前十。

从行业来看,95后人才更多分布在新兴产业,对于互联网、电子、通信等新兴产业。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硬科技、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无人机、卫星通信这些科技热词与西安紧密联系在一起,西安也成为很多科研工作者、年轻科技迷们所向往的城市。

航拍西安高新◎摄影/城记影像

我们不止一次提到,西安是一个人口总量和经济发展“倒挂之城”。作为事实上的超大城市,西安的经济总量还远远不够。

对于西安而言:第一,工业必须再度提升:比亚迪、法士特等发展,可以看出对城市的贡献。第二,西安科研产业能量巨大:以华为、中软为代表,说明西安“硬科技”实力。

经济下行压力面前,人和钱流动起来,才可能向着更好层面发展。西安某些产业和消费方式,比南方更南方;古都西安,与深圳一样因年轻人聚集而充满活力。

下一步西安要做的,是如何发挥西安最大的优势。我们认为:是放手而非插足、是服务而非坐等、是提升而非钳制、是规范而非放任。

发现脚下这座城

我们尝试通过跨专业、跨学科和跨领域等

连续多年观察、发现和勘察西安

我们将正式推出这本《重新发现西安》

精选内容,全网超500余万阅读

包括100,000余文字,以及30余张原创图表

我们用这种方式,致敬这座城市

“城城”群中,也有数千位「城友」

一起聊聊西安,说说未来

欢迎加「城城」微信入群(xachengji):

①加入「城城」微信→②通审后入群

让我们一起读懂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