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专栏作者:陈婧

人在异乡的00后福州土著,

还在不甚系统地学福州话。

喜欢怀旧、浪漫

与一切生机勃勃的事物。

△ 配音真鸟囝 | 陈嘉辉

可跳转到“榕典”查注解和读音

福州话无疑是以“难懂”著称的。本地人“攀讲”得热火朝天、外地人一头雾水的情况并不少见,有好多外地朋友都说,福州人聚在一起说话就像鸟叫,叽叽喳喳,不知所云,要听懂“攀讲”内容的难度大过外语考试。

一大原因是福州话里还保留着许多古汉语词汇。中学时学《送东阳马生序》,讲到“媵人持汤沃灌”一句,语文老师便联系福州话与我们科普了一番。与课文不谋而合,“洗澡”在福州话里用“ ”表示,而非“ ”。据《福州方言词典》可知,“水”在福州话里多指凉水,若要指代热水则用“汤”表示。故 “洗水”指洗冷水澡,“洗汤”才有用热水洗澡之意。还有,福州人爱吃的锅边糊,在福州话中被称为“ ”,“鼎”在古汉语中指煮东西用的器物,但如今仅见于“一言九鼎”等词语。锅边糊这种食物因为在古时就已产生于福州地区,福州话中保留了它相当有古意的叫法,至今未改。

古代汉语作为方言共同的源头,在福州方言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古无轻唇音”是指在古汉语的发音系统里没有唇齿音这种发音方式,只有重唇音声母。清代学者钱大昕最早从古人将“阿房宫”写作“阿旁宫”等“笔误”中发现该特点。轻唇音声母,例如“f”,是后来从重唇音声母中分化出来的,而这也能从谐音字方面得到一定验证。如“方”字的谐声字不仅有“防”、“芳”、“房”,也有“旁”字。现代福州话仍然对这一特点有所保留:将声母f改读重唇音,如将“飞”、“肥”二字发音成 ,将“蜂”读 。

上古时代汉语语音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古无舌上音”,即只发舌尖中音,不发舌尖后音。在福州话发音系统中,虫的声母不为“ch”而为“t”、“猪”以“d”而不以“zh”为声母同样也是古汉语没有“舌上音”的体现。这同样能从谐音字方面窥得一二。福州话里,“都”和“猪”、“调”和“稠”两对词都拥有相同的声符,昭示着上古时期他们的发音有可能一样,都是舌尖中音。

但福州话并不是没有自己的发展。在古汉语语音基础之上,福州话在读音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连读体系。二字连读时,后字一概不变调,前字除阴平调有时不变外,一律都要变调,而变为何调则与后字的调类有关。如“青菜ciang55 cai213”二字,就是由“阴平55+上声33”的组合变调为“阳平53+上声33 ciang53+cai33”,读起来更亲切而朗朗上口。

此外,多音词连读时,非首字声母多出现变音,且前字韵尾状况决定后字变音条件。“鼓山 ”二字连读时,“山sang”字的声母受前字“鼓gu”的韵母影响,在连读时便有了和单字不同的读音,变成lang,读gu21-lang55。福州话还有独特的变韵现象,比如,“裤”单字读kou213,如果在前字连读后会变成ku,比如“裤骹 (裤脚)”。

在两千多年光阴中,福州话受不同地区的中原官话影响,于不断演化后才形成了如今的模样。保留着古汉语“DNA”的日常口语,证明了福州话自身语流音变的复杂性,但它并不等同于“古汉语本身”。福州话在包容吸纳、与时俱进中保持它的丰富与生动,而现在的人们不时能从其中一探古汉语的风貌,并在咬字吐音间感受到历史的分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嘿!兄弟~福州腔调旨在展现年轻人使用方言的有趣情景。如果你是95后、00后,对福州话的日常表达有故事想说,欢迎你来投稿。

我们也想听一听你的故事,看看福州城有多少好玩有趣的生活情景。(讲不好也不要紧,我们都是两个声,敢讲最重要

福州晚报文教中心出品

原文载自 | 福州晚报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